语文阅读指导的有效实践

2016-08-04 17:53付淑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学诗课外阅读读书

付淑君

读书决定了一个人的境界和修养,读书让人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畅游万里山河,可以在思想的国度中触摸内心,净化灵魂。与好书相伴,如同被清泉洗涤,人会变得清澈明亮。

作为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学科要凸显阅读所带给学生的多角度的思考,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生机,让阅读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部分。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困扰着语文教师,这种尴尬的现状让语文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几度面面相觑。个人以为,阅读教学应该实现几个层面的互动,即口语交际与文本内容之间的互动,作者关注与师生感悟之间的互动,课堂内的学生交流和师生互动。完成文本、作者、学生的对话是一堂阅读指导课的生命力。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我尝试着摸索进行切实有效的阅读指导,现把自己的一些简单做法总结如下。

一、落实课堂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热爱

1.在文本的初读中热爱阅读

文本教材是以截取典型生活片断和塑造典型艺术形象为主要特点的,其内容丰富多样,让人心动。

有人喻《红楼梦》为一部百科全书,里面包罗万象,有天文地理知识,有琴棋书画,有诗词曲赋,还包含着医药学、建筑学、美学、服饰、礼仪、哲学等。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整体感知《香菱学诗》文本时,打开学生的思路,从通过人物对话鉴赏人物、诗词赏析的角度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把握。这里我采取的是设问质疑的方式和当堂口语训练的方式。在课堂上,我抛下问题:香菱她如痴如醉地学诗,大观园里是不是人人都欣赏?谁欣赏?谁不欣赏?学生结合文本,很快做出反应:薛宝钗不欣赏,在作品中有写到香菱向薛宝钗请求学诗,但是薛宝钗拒绝了她;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宝钗的对话,这里就看出薛宝钗不是很欣赏她去学诗;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因为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大家讨论激烈。我继续抛下问题:香菱学诗困难重重,但她矢志不渝,这得益于哪些人的帮助与信任呢?她是否写出了让众人称赞的好诗呢?

又如,在讲《孔乙己》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我们已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你能推测孔乙己最终是怎样死的吗?在教师的激发下,学生们纷纷发言,根据自己的思考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有的说饿死了;有的说冻死了;还有的说自杀了,每个学生都为自己的推测找到了理由。我对这些不同的推测一一给予肯定,最后又让学生自拟题目,根据自己的推测续写了课文。由此我们就完成了在文本的初读中产生了阅读兴趣的过程。

2.在文本的研读中热爱阅读

课文是阅读的焦点,也是阅读的核心。在阅读指导中要求聚焦课文,咀嚼、揣摩、品味,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思考研读课文,把语言赏析、创新思维能力等渗入到探究中。针对每一篇课文,指导学生整理出个性化的读书卡片与同学分享。

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歌颂真善美的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讲的是一家人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学生在完成自读这一流程后,获得美好的初步阅读印象,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于是学生们在读书卡片中,谈到了一家人互相包容、互相体谅的精神,谈到了可贵的亲情、温馨的气氛,谈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谈到了春天美丽的景色、生命的气息……

对文本的研读过程既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三步对话,又能引发学生的一些可贵的思考,带领他们在文本的研读中逐步热爱阅读。

二、关注课外积累,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多处强调了“阅读”和“积累”的重要地位。“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是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以及阅读效果着实让人担心,有人借口作业做不完,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只读作文类书籍备考,有人沉迷于玄幻网络小说。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加大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正确指导。

1.营造班级读书氛围,让阅读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在教室建立班级图书角。图书或来自学校图书室或是学生自带,让孩子们在学校有书可看。走进教室,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书香。

在教室外的走廊上张贴精美的木制字匾,时刻学习古今中外的读书名言,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无意识地观看、思索,进而达到熏陶的目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方面我们学校更有一个优势,因为近几年我校推行“雅行”教育,所以整体的校园氛围十分适宜读书。

2.开展班级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部分

(1)为学生列出“荐读书目”,并让学生参与到好书推荐活动中,让学生互荐自己已阅读的书目给全班或小组。

(2)有效利用一周一次的阅读课,可以进行阅读指导,可以进行师生读书体验交流,可以开展“我最爱的作品”美读比赛等。

(3)每学期组织一次古诗诵读比赛和读书演讲比赛,通过比赛,不仅让学生更多地参与了读书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让更多的人分享了学生的读书心得与乐趣,从而激发、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读书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多写,甚至可以尝试一书众人读,一书众人感。

(5)定期举行主题班会,根据学生的前期阅读情况开展主题班会,及时反馈情况。这学期开展的“好读书,读好书”和“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以及“走进小说天地”等活动,加强了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让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让阅读引领了学生成长。

例如“好读书,读好书”“名家大家猜”环节中,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有学生提问,他是一代翻译巨匠,早年留学法国,因不愿从流俗而闭门译书,翻译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他多艺兼通,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均显示出独特的高超的艺术鉴赏力,“文革”中因不堪忍受污辱,与夫人双双含冤自尽,实现了文格与人格的统一,这位名家是谁;有学生提问,他是元末明初人,自幼聪明好学,他的作品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美国女作家翻译时将书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位名家是哪位; 有学生提问,他是一位伟大的苏联无产阶级作家,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福马·高尔杰耶夫》,他曾把自己比作“海燕”,代表作《母亲》《我的大学》,这是哪位名家;有学生提问,他出生在法国,他是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左拉盛赞他是“新的艺术法典”的创立者,成名之作是《包法利夫人》,这又是哪位名家。学生的提问根本没法停下来,抢答的学生也是热情四溢。

3.鼓励家庭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教育是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事业,哪一方面偏废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家庭是激发孩子阅读兴趣的重要场所,为了鼓励督促家长在家里给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我采取以下方式开展工作:

(1)采取问卷调查,了解阅读现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更有效地争取家长配合并支持 “书香班级”的工作,我对全班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全班百分之三十八的学生热爱阅读,有阅读计划且能坚持阅读习惯,百分之二十二的学生不参与家庭阅读,其他学生有家庭阅读的习惯,但缺乏正确的导向且不能坚持。

(2)指导家长落实家庭阅读。针对调查显示的问题,通过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介绍如何给孩子创设较好的读书条件,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如:房间布置得有阅读的氛围、书籍购买有个计划等;孩子读书时,家长要尽量保持室内安静,电视、谈话等声音要尽量少对孩子的干扰;父母要经常在孩子的“书房”里指导孩子读书,或与孩子一起读书,耐心倾听孩子谈书中他认为有趣的内容,与孩子交流读书体会,使孩子经常体验到“书房”的温暖;父母要经常带孩子逛书店,尽量满足孩子购书的愿望,但购书时要根据孩子的阅读能力、兴趣和书本内容慎重选择。同时还要求家长积极参与“我与父母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让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交流阅读体会。

三、注重教师表率,让阅读成为一种示范

只有真正“爱上阅读”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爱上阅读”的学生。想要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教师必须自己先有兴趣,有方法,有将阅读作为自己终身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的意识。

1.要做有阅读思想的教师。要认识到重视阅读应该成为一种全民性的高度共识。要明确阅读对于语文教学本身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有终身阅读的意识,不宜带着明确的功利性目的读书。作为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

2.要做有阅读计划的教师。给自己拟定可行的阅读计划,每天每周达到一定的阅读时间,摘抄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还要列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有计划地安排阅读进程。有购书计划,坚持定期购买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和文学艺术作品。

3.要做有阅读兴趣的教师。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有热爱阅读的习惯,有把阅读和写作结合的兴趣,保持写作热情。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平时勤写随笔,主动积极向报刊投稿。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课堂阅读指导中走出固化误区,大胆尝试创新,完成关于文本的内容层面、语言层面、鉴赏层面三个维度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应用力、审美力。同时要发挥学校宣传的主导作用以及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积极倡导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从而让学生受益。

猜你喜欢
学诗课外阅读读书
学诗笔记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读书为了什么
文史大家浅谈学诗——《学诗浅说》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