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县种植业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之我见

2016-08-03 07:27李正多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广西柳州5452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农技推广种植业问题对策

李正多(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200)



柳城县种植业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之我见

李正多
(柳城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广西柳州 545200)

摘 要:文章针对柳城县种植业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依法构建农技推广体系,完善队伍网络建设,提高农技队伍整体素质等一系列相应措施。

关键词:柳城县 种植业 农技推广 队伍建设 问题对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科学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的第一要素和重要载体。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是农技推广事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主体,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建立和拥有一支与时俱进、技术精湛、专业性强、工作高效的推广队伍尤为重要。

1 柳城县种植业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1.1 机构建设

柳城县共设立农技推广机构22个,其中,有县农技推广中心、县农技推广站、县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县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县种子管理站、县蚕业发展服务中心、县水果生产管理办公室、县甘蔗研究中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10个,12个乡镇各1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经历了数次归属管理过程。1998年以前,实行以乡镇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技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1998~2002年,归县农业局主管;2003~2011年,又由乡镇主管;2012年至今,再由县农业局主管。

乡镇主管时段,人员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部分农技人员被“串角”安排在非农技推广岗位。2012年以后,柳城县按照《农业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财[2012]71号)等文件精神,深化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从农业服务中心剥离,成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以下简称乡镇站),恢复机构设置,核定人员编制,乡镇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人、财、物“三权归县”、“县乡共管,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技推广工作重新步入了正常轨道。

1.2 队伍建设

柳城县种植业农技推广机构设置总编制数共129人,其中县级定编73人,乡镇级56人。目前,在编职工总人数116人。其中,县级73人,乡镇级43人。

1.2.1 年龄构成

县乡两级农技人员50岁以上(含50岁)有32人,约占人员总数的28%;40岁以上(含40岁)50岁以下有45人,约占39%;40岁以下有39人,约占33%(其中30岁以下仅有4人,约占人员总数的3.5%)。

1.2.2 学历(专业)构成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中,有81人毕业于

农业院校。其中,1人为在职研究生学历,约占1.2%;28人为本科学历,约占34.6%;40人为大专学历,约占49.4%;12人为中专学历,约占14.8%。非农业院校毕业35人,多为历次机构改革重组中,非农技人员和退伍军人,因不具备专业技术知识,不能胜任农技推广工作,只适于安排在工勤技能岗位。

精密称取药材样品(编号:11)细粉适量,共6份,按“2.2.2”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再按“2.1”项下试验条件进样测定,记录离子信号强度并计算含量,结果见表4。

1.2.3 职称构成

目前,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中,有专业技术职称共79人,全员聘入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岗位。其中,副高职称5人(正高职称0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中级职称52人,占65.8%;初级职称22人,占27.9%。

2 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技推广人手缺乏

由于农技推广工作比较辛苦,多数人不愿从事这方面工作,特别是乡镇,不仅农业院校毕业生不愿到乡镇站工作,原来的乡镇站农技人员大都想调入县级单位。据统计,“十二五”期间,调入或借调到县级农技推广部门的有8人;调入或借调到县非农口单位的有3人,乡镇站农技人员外流现象令人堪忧。

目前,乡镇站空编缺员13人,在岗人数3人以下(含3人)有8个,占67%,甚至个别乡镇在岗人数仅有1人,达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具有执法证件的抽样人员不得少于两名”的人数[1]。

2.2 人员年龄老化

县级40岁以上在岗从事农技推广人员占2/3,乡镇级占3/4。近10年,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新招农业院校毕业生仅5人,其中县级机构3人,乡镇级2人,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农技推广队伍后继乏人。大龄人员占比高,知识老化,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2.3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偏低

2.4 专业技术高级职称晋升难

目前,柳城县高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3%,仅为全国11.5%的一半左右的比例[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约为1∶10∶4,与全国总体控制目标1∶3∶6[4]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种“中间大两头小”结构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一是机构队伍新招进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少,导致初级职称占比过低;二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门槛高,一些硬件如“成果奖项”成为晋升无门的主要障碍。

2.5 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现象

全县116名农技推广人员,有16人被安排在非农技推广岗位,占人员总数的13.8%,甚至个别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技推广骨干人员,也被安排从事非农技推广工作;乡镇部分农技人员还承担着乡镇政府的中心工作,精力分散,不能专注于农技推广,脱岗现象时有发生。

2.6 队伍网络不健全

目前,柳城县农技推广主体和渠道单一,推广主体基本上只是县乡两级公益性推广部门,而推广渠道则仅限于“公益性推广部门—农民”这条线,多主体、多渠道的推广网络尚未形成,农技推广难以全面到位。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体系建设,稳定农技推广队伍

必须优化工作环境,改善生活条件,完善激励机制,确保农技人员在推广一线能蹲得住、留得下。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毕业生和科技人员到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充实和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2],培养新生力量,补充新鲜血液,解决人员断层问题,确保农技推广后继有人。

3.2 强化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严格把好新进人员的准入关,选拔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科学配制岗位设置,提高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加强农技队伍现有人员的知识更新和学历提升,着力培养业务精、能力强、实践技能过硬、理论基础扎实、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骨干[5],确保农技推广工作优质高效。

3.3 畅通晋升渠道,激发工作热情

人才晋升应当注重真才实学、工作能力和思想表现,对在县、乡镇、村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应当以考核其推广工作的业务技术水平和实绩为主[2]。特别是对长期工作在推广一线的乡镇农技人员,应该适当放宽条件,重点考评其推广实效和推广对象的认可度。通过科学合理地把握晋升条件,畅通晋升渠道,公平、公正选能用才,提高农技人员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3.4 理顺用人机制,确保工作效能

严格按照农技推广机构的工作职责范围,科学安排工作岗位,保证农技推广人员“入其编则在其岗、在其岗则履其职”,避免人员“串岗脱岗”、“一人多岗”,确保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不受影响。

3.5 构建多主体网络,提高推广工作效率

培育发展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主体,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推广网络,构建“科研、教学和推广‘三位一体’、公益性推广队伍与经营性推广队伍协作”的推广体系,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农村辅导员、科技示范户等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通过社会化服务,解决公益性推广机构人手缺乏的问题,使农技推广工作从“单一主体、单一渠道”服务转变为“多主体、多渠道”服务,确保农技推广全面到位、快捷高效。

参考文献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2012,(08):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08):31

[3] 陈生斗.基层农技推广改革建设现状与展望.中国农技推广,2015,31(08):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06,(11):17

[5] 韩清瑞.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特点及思考.中国农技推广,2014,30 (04):10

猜你喜欢
农技推广种植业问题对策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技推广工作,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如何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钻研种植业 带头奔小康童进礼
种植业饲养业他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