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资源整合
陈鹏飞
(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 113122)
摘 要:乡村发展离不开农村资源的开发,整合农村资源可以帮助加快乡村的发展。然而,农村资源的整合主要是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的问题。文章主要探索和梳理农村资源的内涵、外延及类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整合农村资源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农村资源 农村资源整合 新农村建设 乡村治理
目前,治理和建设乡村的重要措施就是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来实现农村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关于整合农村资源方面的理论实践研究,都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开展的,大部分学者研究的内容就是通过整合农村资源来加快新农村建设。有学者表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速度、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整合农村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就是挖掘开发、重组协调、优化激活农村中所拥有的和可开发利用的各类资源,来充分实现资源效益的价值。还有学者表示,农村内外部资源整合与创新是新时期背景下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更有学者表示,让农民认识到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这些资本是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
农村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1)根据资源要素对农村资源进行分类,为劳动力资源、劳动手段(劳动工具)资源、劳动对象(土地)、资本、技术等。(2)根据资源形态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就是实体性或物质性资源,比较常见就是农村自然资源和土地、水力、水利等生产性资源;无形资源也被称为虚体性资源,主要就是指潜在知识性和文化性资源,具体就如劳动者的智力素质技能、技术、传统风俗文化等。(3)从农村社会结构角度把农村资源分为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文化资源。(4)根据资源来源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外部资源主要依靠企业投入和政府支持;而内部资源主要就是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闲置的农村资金等。(5)根据资源地域把其分为村落资源、县域农村资源、中央资源。其中,县域资源指在某个县域范围内全部农村所有资源的总和,由于县域经济的地域性和综合性与乡村存在紧密的联系,也可以称为县域经济的农村性,而这部分资源就是县域资源建设乡村的重要资源;中央资源主要就是指制度资源(如村民自治等制度供给)、政策倾向、财力保障等。
2.1 以村落为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
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将农村资源的整合模式分为4种:继承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外延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选择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攀升型农村资源整合模式。
以村落为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的出现与村庄自身所拥有的资源有密切关系,同时与新农村建设模式是相对统一的。
2.2 超越村落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
超越村落单位的资源整合模式表示,研究农村发展要全面开展,不能局限在某个地域范围,有学者提出应在县域范围内来研究农村资源的整合。
县域经济有地域性、特色性、不平衡性、综合性、层次性、农村性、过渡性和模式多元化等特征。进行农村资源整合主要考虑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县域资源的多样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县域范围内的农村民族特征、文化传统、集体资产、管理模式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进行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县域农村资源的整合可以使农村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从而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很大程度地增强村级综合实力,使得农村经济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同时,管理成本也会相应的降低,农民负担也会大大减小,是实现“先富”带“后富”的战略目标。
2.3 整合内外部资源、有形无形资源
新农村建设应该加强互动整合,不应该侧重外部支持、政府治理,减缓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对农村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该把重点转移到农村本土基础、内生力量和内在机制的建设。要使农村资源整合取得更好地效果,就要内外兼修,就一定要理清楚三大关系:外部支持与本土崛起的关系、政府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关系、市场机制与乡村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简单地说,就是要让村内村外、有形无形的资源进行重组来发挥其最大的效率,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治理的最大化。这种整合模式最为关键的地方,是要发现乡村内生力量与外部支持有效连接的措施和方式。
农村资源的内涵和外延相当丰富。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乡村社会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资源,这些资源有的还没有开发,有的开发不恰当。
农村资源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面推进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农村资源有效整合,才能达到1+1>2的效果。这个问题不仅是政府要思考的,而且更是农民、市场、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
参考文献
[1] 陈志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2,(05):3 058~3 059
[2] 李冰清,王占岐,金贵,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中国土地科学,2015,(03):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