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健(江西省丰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丰城 331100)
丰城市水稻高产创建模式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李 健
(江西省丰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丰城 331100)
摘 要:丰城是江西的粮食主产区,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14万hm2(双季稻比例95%以上)。针对农户水稻生产上存在的制约因子,将双季超级稻、增加用种量、双季双抛、双季机插、土壤培肥、优化施肥、好气灌溉、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集成应用于水稻高产创建。通过优势技术的集成推广应用,使当地种粮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增强了丰城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关键词:水稻高产 创建模式 技术集成 示范推广
2012~2014年,分别在拖船镇、秀市镇、荣塘镇、丽村镇、筱塘乡、隍城镇、张巷镇等7个乡镇建立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9个,万亩示范片面积1.97万hm2,涉及113个村委会。丰城市31个乡镇辐射推广面积23.39万hm2,占水稻总播面的52.4%,水稻高产创建模式与技术集成技术普及率达农户总数的60.4%。项目实施以来,示范区、辐射区水稻比非技术应用区平均增产8%以上,3年累计增产稻谷15.11万t,农民增收3.88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在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各种高产、高效、安全、轻简栽培新技术(新品种)等优势技术的组装集成、科学配套与示范推广,充分挖掘水稻增产潜力,实现粮食增产,粮农增收。
2.1 更新品种,推广双季超级稻模式,充分发挥品种高产优势,提高粮食产量
粮食要增产,品种是关键。为此,结合新品种展示项目,在多点试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丰城市栽培的超级稻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在双季超级稻品种推广的基础上,为农户提供合理的早、晚稻品种搭配方案和播期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户盲目选种,品种搭配不科学的问题,确保了粮食的持续增产。
2.2 合理密植,推广“多用一斤种 亩增百斤粮”技术,插足基本苗,提高成穗率
双季稻生产既受生长季节和发育特性的限制,又具有全生育期短、大田营养生长期短和幼穗分化早的特点。为此,要增加有效穗数,必须适当增加基本苗数,通过栽足基本蔸,确保基本苗,并争取一定比例的有效分蘖,达到足够的有效穗数是双季超级稻增产途径之一。
2.3 轻简栽培,推广双季双抛、双季双机插模式,缓解劳力紧张,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劳动力紧张,劳动力成本过高是当前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轻简栽培技术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项目组把“双季双抛秧技术”和“双季双机插技术”两种轻简栽培模式加以重点推广,把品种搭配、育秧技术、栽插技术、大田管理技术作为重点难点加以突破。
2.4 配方施肥,推广精确施肥,优化水稻基蘖穗肥比例,防止水稻早衰
根据田间土壤检测数据,针对性的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做到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3年来,共计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2.26万张,避免盲目施肥,减轻了环境污染。针对农户存在的“重基肥、轻穗粒肥;重氮肥,轻磷钾肥“的施肥习惯,根据当地土壤肥力特点,提出了“前促、中控、后补”水稻施肥建议,使水稻“前期长得起,中期稳得住,后期健而壮”。通过主攻穗数,适当争取粒数和粒重,实现稳产高产。
2.5 改良土壤,推广稻草还田,冬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稻田生产力
土壤肥力的高低决定了水稻产量的高低。为此,项目实施过迥度重视稻田地力建设。以恢复绿肥生产,大力推广肥-稻-稻耕作制度为重点,通过稻草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提高稻田生产力。据统计,3年来万亩示范片绿肥种植面积达1.57万hm2,占总面积的79.9%。2014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面积0.83万hm2,涉及22个乡镇,早稻秸秆还田应用腐熟剂333 t。万亩示范片稻草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
2.6 好气灌溉,推广薄露灌溉技术、创建高产群体环境和质量
为有效解决本地双季水稻生产中灌水过深、串灌漫灌、露田不勤、晒田不入的灌溉习惯,项目区全面推广了水稻薄露灌溉技术,即薄水灌溉,适时露田。每次灌水的田面水层在20 mm以下;每次灌水后都让其自然落干露田;连续淹灌时间超过5 d就落干露田。通过3年的技术培训、示范宣传,目前,该技术已基本为万亩示范片农户掌握,技术入户率达96%以上。
2.7 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危害
弓形虫是一种特殊的寄生性生物(原虫),寄生在细胞核中,形体很小,肉眼看不见,结构也很简单,但可作为病原体导致传染病。弓形虫的生活史中可出现5种不同形态,即滋养体、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囊合子(卵囊)。包括人在内的各种恒温动物,如猫、狗、牛、羊、猪和鸟类等均有可能感染弓形虫。感染后,弓形虫寄生在肌肉和内脏中,但猫(或许还包括其他猫科动物)比较特殊,可以从粪便排出弓形虫囊合子,成为重要的传染源。
为提高药剂防治效果,截止2014年底,丰城市共组建成立了78个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从事专业化防治人员1 529人,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面积累计推广11.7万hm2,累计服务农户数11.34万户。拥有自走喷杆式喷雾机7台,推车式机动喷雾器4台,担架式机动喷雾器199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1 249台,提高了病虫防治效果。示范区比非示范区防效提高5~10个百分点。为使病虫发生信息和防治技术第一时间被农民了解和掌握,强化了《病虫情报》进村入户工作,根据病虫监测和田间调查及时将水稻病虫防治信息快速传递给农户,向农民提供防治方案。目前,丰城市村小组建立植保专栏2 511块,使项目区农民“病虫发生早知道,防治技术都掌握”。此外,在加强药剂防治的基础上,在示范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主要有:稻田耕沤灭螟技术、稻鸭共育治虫治草,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性引诱剂诱杀害虫技术、灯光诱杀害虫技术、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目前,示范片生物防治面积占总防治面积的34.7%
3.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使粮食高产创建落到实处,丰城市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农业局局长、财政局局长任副组长的“丰城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市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市农技中心主任任组长,农业局、农机局、农技中心技术骨干和各乡镇农业服务站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专家服务组。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同时,建立起了技术人员联系示范片、基层农技人员联系示范户制度,形成了“任务落实到地块、干部指导到田间、技术服务到地头、物资供应到农户”的运行机制,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作。
3.2 抢农时早谋划,做到有计划有准备
每年年初对水稻高产创建工作都进行了预先安排。针对农时季节紧,农业生产任务重的实际,在年初召开的全市农业工作会、农技推广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对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及时下发了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和任务,并把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纳入乡镇年终考核目标,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强化技术指导,注重技术的实用性、普及率
为确保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的实用性、普及率,多次聘请省农业厅、江西农大、省农科院专家对项目组提出的技术措施进行修正和完善,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
3.4 完善制度建设,推进项目规范管理
为确保粮食高产创建活动规范有序进行,制定下发了项目《工作方案》《技术实施方案》《考核评估办法》和《测产验收办法》,明确了工作任务、技术模式、保障措施和监督考评办法等。在项目管理上做到了“八有”,即创建活动有方案、主推技术有集成、推介品种有公告、万亩片分布有详图、核心区内有标牌、农户手里有技术、田间试验有记载、项目资料有档案。
3.5 加强督导检查,增强参与人员责任感
为确保粮食高产创建的实施效果,专门制定印发了粮食高产创建督导工作方案,成立了督导小组,对粮食高产创建工作进行全方位督导。为准确评估粮食高产创建实施绩效,制定印发了粮食高产创建绩效考核评估办法,明确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的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同时,对高产创建活动实行量化目标管理,签订管理责任书,把工作绩效与年终考核评优相挂钩,增强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主动性,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6 实行技物结合,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
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对参与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的农户在农用物资上进行了适当补贴,消除了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的顾虑,提高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速度。
4.1 领导高度重视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的粮食高产创建领导小组,明确了粮食高产创建目标和职责,发挥了监督与激励作用,促进了各参与单位的紧密协作,形成了创建合力。行政推动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了示范片的质量和规模。
4.2 科学制定方案是实现均衡增产的基础
每年年初按照项目要求,制定科学、详细的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方案、技术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实施步骤、技术操作要领和相关技术参数,保证了粮食高产创建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丰城市粮食均衡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4.3 技术宣传培训是提升种粮水平的有效途径
提高广大种粮农户栽培技术水平是高产创建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长远目标,项目组从多个层面,利用电视、技术培训班、集市咨询、墙体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培训工作。技术推广过程中,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技农艺相结合,强调技术的物化、简化和集约化。同时,将集成技术编写成明白纸等培训材料,广泛宣传推介,确保了集成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农户种粮水平明显提升。
4.4 整合各类资源是提升项目示范成效的有力保障
一是整合项目资源。加大了与早稻集中育秧、大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新品种展示、土壤有机质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重大项目整合力度,扩大了示范的规模和影响力,提高了创建效益。二是整合技术力量。项目专家服务组集中了全市农业系统内部包括栽培、土肥、植保、农机、种子等相关专业的中高级技术人员65名,分工协作,为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4.5 量化考核评价是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有效手段
项目实施过程中,强化目标管理,建立督查制度,制定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对参与项目实施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科学评价,并制定了相应的奖罚措施,调动和增强了各技术骨干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促进和保障了高产创建项目的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