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庞大老年群体的养老、医疗、社会服务等方面需求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因此,合理开发与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成为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以分析黔西县當前人口老龄化数据,阐述黔西县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找出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提出从政策支持、经济支持、思想观念的转变三个方面提高黔西县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水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大现象,黔西县位于中国西部且正处于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明显且突出。因此,如何有效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降低人口老龄化给黔西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对促进黔西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开发黔西县老年人力资源的目标
老年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人力资源是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的,60岁以上的人口。了解老年人人力资源的发展趋势,作出相应的开发利用措施可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合理开发及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有利于促进当地社会建设发展。
2、合理开发及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有利于改善老年人生活,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3、合理开发及利用老年人力资源,有利于减轻社会压力和国家财政负担。
2 黔西县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1、老年人就业率偏低
据统计,1982年我国老年就业人口为21999383人,1990年老年就业人口为36642154人,1995年抽样调查所得老年就业人口为434162人,这三年老年人口就业率分别为23.65%、31.36%和29.21%。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资料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就业率为33.1%,其中,城市为13.4%,农村为43.2%;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的就业率为25.1%,其中,城市为9.4%,农村为32.9%。由此可见,我国的老年劳动人口就业率较低,且城乡分布不均。
2、老年就业人口中男性高于女性
无论是整个老年人口就业率,还是分年龄老年人口就业率,城乡老年人口就业率,均是男性大于女性,这是我国老年就业人口比较突出的特征。城市60岁及以上男性老年人“仍有工作”的比重占0.38%,而女性老年人只占0.16%;乡村60岁及以上男性老年人“仍干农活”的比重为44.66%,而女性老年人只有26.11%。
3、老年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
我国老年就业人口有70%以上在第一产业,职业的构成,以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为主,第二、三产业就业为辅。
3 提高黔西县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措施
(一)政策支持
1、深刻认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就目前来看,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初步阶段,对老年人的劳动价值没有进一步的了解,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理论还有待完善,对于如何开发,如何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还缺少有力实施方案。就政府及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开发是以中青年员工为标准而制定的,从而使得老年人力资源的价值没有得到有效的认识,严重阻碍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深刻认识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成为开发与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先行条件。
2、制定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法律法规
黔西县正处于快速改革发展阶段,就业岗位逐渐增多,对人口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多。因此,重视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政策法规,为老龄人口的在就业、创业提供法律基础及保障,让老龄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3、提高老年人的教育培训体制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发展。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下,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使得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由于过早的退出历史舞台,对现有的生产技术及设备不熟悉。因此,加大对老年人的教育与培训,使得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对他们的在就业、创业提供有力支撑。
4、改革退休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水平得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老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大幅提升,使得退休老年人群体剧烈增加。从而,一些因老年人增加而带来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改革退休制度,延长退休年龄,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一步。
(二)经济支持
现如今,退休的老年人大多都是原国有企业或工厂的老员工,退休工资低,个人存款并不多。因此,对于部分充满创新精神,想自主创业的优秀人才来说,资金成为当前创业的头号问题。所以,在经济上给予支持,解决其创业上的难题,有利于激发老年人才的奋斗激情,从而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对于积极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组织及企业,因给予鼓励和经济上的支持,使得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参与进来,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供经济保障。
(三)思想观念的转变
就目前看来,退休老年人在就业的阻碍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子女的反对。因此,改变传统的在家养老、子女养老的思想观念,对开发与利用老年人力资源的优点进行宣传,已成为当前改革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一步。只有让子女的思想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让老年人再就业、创业得到子女真正的支持,才能使更多的优秀退休员工参与到社会创造中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熊必俊.老有所为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3.53-56
[2]董之鹰.老年社会角色转换价值的理论研究—构建21世纪老年人口价值观的思考[C]//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文集.2006,(3),68-69
[3]陈红.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1,(S1),56-57.
[4]马英.论我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J].黑河学刊,2006,(06),24-26.
[5]胡春才.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05),33-38.
[6]风笑天,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其再就业机会获得的关系[J].理论月刊,1998,(08),37-38.
作者简介
王竹军(1993-),男,穿青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