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玲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文献资料信息中心,也是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机构。当今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已逐渐改变了人们的日常阅读学习方式。高校图书馆要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继续提供优质化服务,就必须掌握资源的利用途径,逐步向数字化馆藏方向转变,以适应时代发展和用户需求变化,提高为用户服务的能力。为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及其对教学科研的指导作用,并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提升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情报事业;教学科研;作用
现代高校图书馆在情报收集、整理、开发、检索、传递等各个方面,都相继了实现了开放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基于逐步改变的传统服务模式,创新服务理念已刻不容缓。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是是本校师生,因此,要深化图书馆服务创新改革,就必须把教学与科研服务作为自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搜集、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种专业的文献资源,为师生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充分发挥图书馆在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的信息先导作用,使之成为教学科研活动的向导。
1 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能
(一)教育辅助职能。教育的核心内容即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正是教育职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终生学习”理念在我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图书馆的教育职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高校图书馆依托丰富的学术文献资源,不仅能为广大师生用户提供丰富的教学科研文献资源,还能协助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掌握学术前沿信息,产出更多的教科研成果和成绩。
(二)信息支持智能。信息职能是指图书馆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从而促进文化信息产业发展的职能。随着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咨询的方式已经不再局限于文献传递、馆际互借等,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采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互动平台提供信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范围与方式的转变,显著提高了用户对信息的依赖度。高校图书馆也应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完善文献传递与参考咨询服务。
(三)文化传播职能。高校图书馆的文化职能主要表现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传播。图书馆成立的最初的目的就是尽可能保存精神文明财富。高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中介结构,通过向用户提供文献、书刊等资料达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目的。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扬优秀文化,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坚持将保存信息资源为己任,还要积极运用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发挥文化传播职能,提高校园文化氛围。
2 高校图书馆对教学科研的指导作用
(一)对资料进行高效分析处理和加工。高校图书馆通过网络开展信息跟踪服务,为本校门户网站建立“课题跟踪”专项服务平台,借助便捷高效的校园网络以及馆内丰富的数字文献资源,成为了高校重点教学科研项目提供坚强的信息资源后盾。换言之,如高校教学科研人员有课题跟踪的服务需求时,只需在网站中进行相应的课题申请,经有关负责人审查确认之后,即可成立一个单独的课题档案,之后科研人员只要登录网站就能查看从立项至结题期间针对课题跟踪的完整信息记录。
(二)帮助用户及时掌握学术前沿信息。即在课题立项之前,借助科技查新服务对本课题进行国内外文献的综合检索和分析,并切实掌握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是十分必要的。当师生用户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鉴定、报奖时,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依据也是必不可少的资料。科技查新职能虽然只是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中的一项基础性服务,但在课题立项、成果鉴定验收以及技术转让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教学科研作用的优化建议
(一)按照高校教学科研需求确定馆藏目标。通常,每一间图书馆的藏书结构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学科比例是否恰当,因此,高校图书馆应结合本校专业特色情况,采购不同学科、门类以及不同层次的书籍,并酌情添加电子音像资料。但要注意的是,藏书不仅要注重数量,也要注重质量,要兼顾理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专业及学科,并辅以相应的磁带、光盘、电子资料等,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提供全方位支持。馆藏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高校图书馆要结合时下发展需求,按照本校具体的专业设置、招生指标、就业形势等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结合采用多种载体形式,以充分体现本校专业特色。
(二)大力开发文献资源。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和科研,故而高校图书馆室要时刻围绕这一中心工作来发挥应有职能。毋庸置疑,图书馆所有馆藏资源均是为了使用,而要提高各类信息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就要大力开发文献资料。为此,高校图书馆要与本校教师生做好沟通和交流,提前了解和熟知教学计划与科研任务,据此提供与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参考书目及文献资料,根据科研的进度,按时提供专题书目及最新出版的文献期刊资料。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高校图书馆也应与时俱进,引入信息化工作模式,建立网络交互平台,定期向师生用户提供相应的网络教学参考资料和科研文献期刊。值得一提的是,在信息化模式运用当中,文献检索指导也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能的一项有效手段。文献检索作为教学科研前期工作的重要部分,可以节省师生用户大量的文献检索时间,使教学科研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课题研究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诸如光盘检索、网络检索等多种新型检索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多教学科研便捷,但这其中不乏一系列复杂的操作方式和技巧,因此,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要主动指导教学科研人员掌握这些检索技术和方法,以切实提高其文献检索效率。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当加强馆内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利用,配合本馆检索平台对资源类目进行科学细分,为教学科研人员检索和使用开辟更多便捷渠道。
(三)提高图书馆人员专业素养。高校图书馆馆员是文献信息的导航员,其工作内容兼具服务性、教育性,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价值。尤其是以大量接受高等教育人才为服务对象的高校图书馆,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具备以下基本素质:首先,应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高校图书馆馆员不但要精通图书馆学相关知识,还要积极了解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要具备较高的外语能力,以敏锐捕捉国内外各专业前沿信息,主动充当教学科研人员与前沿学术信息之间的联系纽带。而且,全面的知识结构对于图书馆员顺利完成文献编目、提供优质的检索咨询服务也有很大的帮助。其次,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心。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坚持人本服务理念,妥善处理服务和育人之间的关系,自觉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排除障碍、提供帮助。
4 结语
站在时代前列,高校图书馆要彻底改变以往重藏轻用的传统观念,树立主动为广大教师生服务的观念,深化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师生用户之间的互动和对话,进一步推动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同时加强图书馆管理队伍的素质建设,秉承学术新使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发挥情报职能和教育职能,保证所属大学完成其教学科研任务。
参考文献
[1]李佩瑾. 高校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创新策略研究[J]. 图书情报导刊, 2016, 1(2).
[2]姜彤. 高校图书馆创新教学与科研服务的途径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1):9-10.
[3]梁茹, 李建霞, 刘颖,等.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综合服务能力评价[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 33(2):38-46.
[4]原方. 高校图书馆在高教科研过程中的知识服务策略研究[J]. 创新科技, 2015(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