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靖雯/文
亳与谯
●葛靖雯/文
安徽省亳州市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相传为古南亳之地,是商王成汤建都之所在,距今约3700多年。《史记》《孟子》等书中记载有“汤居亳”的语句。当然,这里的“亳”与今天我们所谈的“亳州”,两者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学术界对此争论颇多。这并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所要谈的是“亳”与“谯”的关系,即以“亳”命名的亳州、亳县,和以“谯”命名的谯郡、谯县、谯城、谯国等,它们所指示的地理范围的异同。从地域角度考虑,在历史上二者的概念曾经相同过,“谯”的称谓一度被“亳”所取代,如新中国成立后至2000年的亳县;但二者的概念不相同还是常态,这种情况下,“亳”的概念都比“谯”要广,前者包含后者,比如今天的亳州与谯城就是这样。
本文仅从地理角度疏理“亳”与“谯”在历史上的指代关系,以加深人们对千年亳州历史的了解。为简单明了地厘清二者的关系,笔者以“亳州”这一称谓出现的时间为标准,从“亳州”称谓出现前和出现后两个历史时期加以说明。
一
“亳州”之名出现前的时期,即北周之前(579)。这一时期,基本上是用“谯”来指代谯城的。事实上,从文化角度考虑,“谯”所包含的历史信息并不比“亳”逊色。“谯”是从“焦”演化而来的。杜佑《通典》称:“武王克殷,封神农之后于焦。”是为焦国,在今天的谯城。东周时期,焦先被陈吞并,楚国灭掉陈国后,改“焦”为“谯”,凸显了谯城重要的军事地位,因为“谯”的本意为“古代城门上建的楼,用于瞭望”。秦朝建立后,废分封,行郡县,将此地设为“谯县”,先后属泗水郡和砀郡。西汉时实行郡国并行制度,谯县属沛郡,东汉时属豫州。曹魏时期称为谯郡、谯都;西晋太康九年(288),司马逊被封为“谯王”,在此设“谯国”;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在此设“谯郡”,北魏至北齐置南兖州或谯州,治所在谯县。这段时期朝代更迭较快,地名也比较混乱,谯郡下辖陈留、小黄和浚仪。但根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小黄县即在谯县之境内。北周宣帝大象元年(579),“是时始改谯称亳,取南亳以名州”,自此“亳州”之名开始出现在历史典籍中。
二
“亳州”之名出现后的时期,即北周之后(579)。这一时期,尽管谯城也多被称作“谯”,但亳州之名逐渐兴盛,遮掩了“谯”的风采,“谯”也往往只作为亳州的一个县而存在。隋大业三年(607),隋炀帝改亳州为“谯郡”。唐贞观八年(634),又改谯郡为亳州,下辖谯县、鹿邑、蒙城、永城等七县。宋朝在此设节度使,统领“谯县”等七县。亳州被金国占领后,被封为节镇,统领“谯县”在内的六县五镇。元朝张柔镇守亳州后,“以民户稀少”为由,将亳州境内的六县合并,此时亳州只辖谯县、城父和鹿邑三县。明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将亳州降为县,先后属于凤阳府和颍州府。清雍正二年 (1724),升亳州为直隶州,下辖谯县、太和、蒙城三县。雍正十三年(1735),亳州又被降为县,隶属颍州府。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亳州尽管是县,但比现在的谯城范围要大,同治三年(1864)设立涡阳县时,将亳州划出去一部分后,亳州的范围和现在的谯城区才基本一致。同治三年(1864)涡阳县设立后至2000年地级亳州市成立,谯城的名称被亳县或亳州取代。2000年至今,亳州与谯城又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三
“谯”被称为“亳”的时期和“谯”的其他称谓。纵观亳州历史,“谯”被称为“亳”的时期相对来说较为短暂,大约有三个历史时段:一是北周大象元年(579)至隋开皇初年 (581);二是明洪武六年(1373)至清雍正二年(1724);三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至2000年。将“谯”称为“亳”,多是由于亳州被降级为县后,辖区只有谯城一地,便直接把谯地称为亳县或亳州。
“谯”除被称作“亳”外,还曾有过以下称谓:王莽篡汉后,改谯县为“延成亭”;南北朝时,谯郡含陈留、小黄、浚仪(城父)三县,小黄县即在谯县境内。隋大业三年(607)四月,小黄县又改为谯县。所以,谯县也曾被称为小黄县。清代作家刘开就写过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赞美亳州芍花的诗句。
大量的历史资料表明,“亳”“谯”二字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上曾以“亳”“谯”命名的地方也不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朝代的更迭,这些地方大多易名或消失了,现在以 “亳”和 “谯”命名的城市恐怕只剩下亳州和谯城了。对于今天的亳州而言,这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作为后人,我们要深入挖掘研究,大力宣传弘扬,让千年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摄影/孙平)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