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青春派》中的多元意识形态只是一种“有限的多元”,各意识形态之间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关系,在对主流意识形态构不成威胁的前提下非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够得以存在。因此,尽管在《青春派》当中具有一定荒诞的狂欢色彩,但也仅仅是短暂的“欢歌”。在意识形态中,电影表象系统是一种想象性的架构,反映了观影群体与生存现状之间的实在关系。通过挖掘青春电影背后的深层内涵,能够缝合断裂的意识形态,同时,使我们对作品有更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 主流意识形态;生存状态;心理动机
郝杰导演的前几部作品平衡了精英意识与主流意识,但忽视了大众文化、市场需求现状,好看但不卖座。而到了《青春派》则主要呈现为主流意识形态与大众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精英意识形态几乎销声匿迹。
一、非主流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
青春电影对当代青年群体爱情观的宣扬,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诸多使人无法完全把握的问题。就当今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国社会而言,高考就是一个缩影。当前的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选择点上,只有埋头苦读才能在高考的趋势下争取到通往美好生活的“门票”。因此,中国青少年尽管正处于青春躁动期,却无权拥有爱情,恋爱是中学时代的一个无法谈及而又不能回避的话题。所以,大多影视作品都无法将恋爱问题诠释得淋漓尽致。但是《青春派》在处理这一题材的问题上将中学生的初恋表现得大大方方,存在着一定的超越性,恋情被处理得伤感、青涩、浪漫并且具有一定的叛逆色彩。该影视作品是以一个高三男生为视角,诠释了高中青年对恋爱的迷茫和对未来前途的选择。导演权衡了各利益间的关系,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各利益代表方均与之认同并找到了各自的主体位置。所以该影视作品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肯定与称赞。
福柯的观点认为,对性的禁锢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让观影者产生了摸索、评论的欲望,并在这种研究中体会到愉悦感,同时,内心的欲望也被渐渐诠释出来。就像中国古代,房中术和言情文学也是在性耻辱和性压抑环境下产生的。欲望就如洪水,挤压得越厉害、越久,释放后就越能够使人产生快感。因此,在电影当中当观众看见大胆表现爱情的初中生时,会产生犹如泄洪般的相当强烈的快感。在影片当中,我们看到:在楼下手持鲜花将心形蜡烛点燃的贾迪呼唤着小凡;居然用泰戈尔的诗,勇敢地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一直暗恋的人表达爱慕之情;齐明智将“小慈生日快乐”写满一千多阶楼梯等画面时,观众因有着同样被压抑的高中时期,观点形成了一致,并且感情得到了替代性的释放。对当前的高中生来说,影片中的生日环节虽然具有一定的浪漫下,但在当下社会这是不符合正常秩序的。虽然表达了狂欢色彩的高中恋爱,但却跨越了制度规章的雷池,与此同时也是一种非主流意识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一次考验。观众之中作为弱势群体的那部分人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中,也找到了他们的需求,由此作为基础构建了自己的主体位置,最后形成了自我认同。
我们同时看见了在能指符号上,弱势群体构建主体位置形成认同的愿望以及他们的叛逆。在研究青年亚文化时期伯明翰学派首先观察到了,利用怪异举止、奇装异服、摇滚音乐等另类与风格化的符号,工人阶级青年挑战了主流文化并且建立了附属文化的表达方法。电影中,青少年是一种向主流意识形态及文化挑战的能指符号,例如影片中的成人礼环节,李飞男扮女装,齐明智利用另类夸张的着装,即为想利用服装等来构建他们身份的表现。以宿舍为场景,喊着“神棍”,裸露身体摆出造型的他们,虽然带有荒诞色彩,但是实际上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向主流文化宣战,并且产生了喜剧效果。无论作为普通观众还是高中生,在这对抗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犹如狂欢般的快感。同时,电影中还有一个关键的元素——校服,我国一直以来对中学生的校服设计,都是无线条无腰身,不分男女款式,松松垮垮,只有校训校名设计的前胸后背,永远大一号的尺寸,完全遮挡了性与青春的特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校服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校服的设计在一些发达的地区甚至已经向美国、日本等国家靠近了。在该影片当中改良后的校服不仅增加了青春气息,而且作为能指符号的校服,更为有意义的是,一种反抗社会规则的方式,指涉高中生对他们主体性的构建。
二、主流意识形态与象征谋略
青春电影中存在着一种多元的、有限的意识形态,导演通过权衡各利益方的关系经过协调带来的最终结果。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存在,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使影片中充斥着矛盾或者不同的观点以及立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观众,达到获得高票房的目的。然而,“在同一影片当中表现观点与立场的多样性,往往要控制与约束于潜在的各种等级观点,为某些观点与立场,这样的等级制度提供了很大的优势地位,并且凌驾于除此之外的立场与观点之上”。
主流意识形态当然就是这种处于优势地位的观点。换言之,非主流意识形态利用协商与对抗,为其本身实现争得表达一定程度语言的空间,前提是主流意识形态不被损伤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观点与立场被引入到影片当中时,“其意义是根据被描绘得非常清晰并且以既定的意识形态为基础,对它们实现新的构建”。简而言之即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运作是一种常用的谋略,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并且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否定面也是其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青春派》中,导演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时,并没有让他们表现得反叛和执拗。在爱情与高考两个选项当中主角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让小男孩又一次回到秩序中去。影片中的小男孩只是其中一个,也涵盖了其他人物,他们在喊出“去他的高考”的同时,又继续奋战在高考的战场当中。影片关于家庭的描写中,小男孩与亲人的关系疏离,非常叛逆,母亲在问及该影片主人公父母离婚“要跟妈妈过还是跟爸爸过”的问题时,小男孩却说“谁也不跟”;然后主人公在最后报考学校的时候主动选择北京,“我们一家人要在一起”这句话实际上是回归亲情伦理以及家庭的指涉。导演想要表现的重要环节还有师生情。学生们与撒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影片当中一直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父权秩序的代表即为撒老师,如果撒老师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承载者,那么,学生就是叛逆思想下非主流意识的宣扬者。影片的最后,对作品开头的一幕采用了重复使用的方式,然而暗恋的女生已经不是这次表白的对象,而换成了撒老师。导演的独具匠心体现在此,重复中的变奏。一些观点与立场在影片中尽管有所呈现,但最终无法抵挡文化立场与主流意识的天然磁性,完成了社会主体文化的构建,同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收编。
青年大众文化是一种矛盾的集合体,群众、市场经济、政府制约、上层的理念等诉求,使得青年大众文化限制了电影文化的杂糅。青年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文化形态的对抗与妥协,上层文化形态与青年思想的协商,主流文化意识与精英文化的妥协,使得电影文化的崛起举步维艰。电影文化要想融入青年大众文化,必须为自己争取一定的话语空间。
综上所述,非主流意识形态只是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否定而存在的,被弱势群体代表,社会秩序是社会的一个整体框架,最后其还是被收编到其中。在此之前,其内部是存在着协商与对抗的。成人礼就是一个例子,作为对抗体,在大庭广众之下“我们可以谈恋爱吗”被大声喊出来,还有奇装异服也是,然而得到的答案是“高中守则规定,不能早恋”,当社会秩序掌握着话语权时,在其面前对抗显现出苍白无力。
三、一次想象性的解决
就现如今的社会而言,焦虑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卡伦的观点里,现存的社会矛盾是由文化引起的,同时也反映了人的内心冲突。首先是社会竞争、事业成功、大爱与心理自卑之间的矛盾。其次是花花世界导致的需求欲望与为了满足内心需求所受到的挫折之间的矛盾。最后是内心自由、身体自由与社会现实的局限性之间的矛盾。以上三种矛盾,使得当今文化困境下的人们进入一种无法调和的精神状态,卡伦对此种精神状态阐述的心理结果称为人的基本焦虑。这种焦虑通常被人们理解为一种渺小感,恰似一种无法自拔、无能为力、被遗弃或被威胁的感觉,亦如对当前安全感的缺失。当前文化背景下,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矛盾多种多样,贫富差距被越拉越大,人们之间的敌意增强,各个阶层关系紧张,生活成本加大,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矛盾凸显,道德滑坡现象产生,人与人之间的诚信丧失,整个社会都在焦虑当中。
作为一种具有某种意识形态的电影,对社会问题能够为人民提供在思想上的解决方案。电影作品是社会现实的暗示,“高考”在影片当中是现实社会的一个象征体系。残酷的考试制度,暗示着我国现如今激烈的社会竞争。《青春派》提供的解决方案是想象性的,它想表达的是这种矛盾都会解决,安抚民众焦虑的心情,宣泄他们的负面情绪,主要也是为了发挥意识形态的关键作用。作品当中主角在经历了彷徨与挫折之后还是通过高考进入了理想的院校,给人创造了未来一片光明的想象空间,家人感觉解决了困惑的问题。周强作为另一个人物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片尾显示他以傲人的成绩进入清华的字幕。作为农村孩子形象代表的周强的存在具有很大的价值。他让人们意识到,只要努力奋斗,底层的老百姓具有同样的竞争机会,一样会有一个繁花似锦的前程。作为意识形态的电影,这些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然而更为关键的是,影片真的能够给予观众想象性的满足感。
电影是一种心理出口,给观影群体提供了一个能够宣泄情绪的场所,并赋予该群体一个想象的空间。撒老师在影片当中对齐明智进行批评的时候,提及官二代、富二代的观点时正符合广大百姓的真实感受,该作品当中也不过是点到为止。对于这些官二代、富二代的结局片尾字幕也有一个交代,其中一人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另外一人远去美国留学。对于该影片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刘杰而言,带有一种自我调侃的意味。中国足球又一次成为大家宣泄情绪的替代品,将批判一个对象的语言代替原本更应该被批判的对象,在运作意识形态当中这也是一种重要策略。
四、结 语
反观那些经典的青春电影,李安在《少年派》中表现出的大气天成,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个性,黄裕翔在《逆光飞翔》中的励志,周星驰在《逃学威龙》中的喜剧性表演,赵薇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表现出的真挚,杨德昌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表现出的凝重,九把刀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的爽朗,无人能及……作为一部经典青春电影,其定有耐人寻味的标志性招牌。但是在《青春派》这部作品当中,其标志性招牌是什么?是某段经典的台词?是高中生的恋情?或者是影片中某位演员?多年之后观众嫣然回首此影片时凭借什么回忆的路标而记忆清晰?若借用媒体惯用的赞誉腔调,“在2013年过亿票房的国产影片不断增多,现如今青春经典电影不断出炉,《青春派》非常可能成为下一匹黑马”。该影片仿佛是以高考为背景下的一个大派对,然而究其类别,又仿佛是一串花花绿绿、酸酸甜甜的馅饼。相比《美国派》,该影片的格调显然要更高,在我国人民看来更接地气。但是除了运用爆笑喜剧来表达青春电影之外,还有清一色的青春羞涩,在集体怀旧与青春的多轮冲击波后,也许会将广大观众带入一种审美疲劳的状态当中。因此,还有什么青春电影能够跨越时间、国界、地域的界限可以在亘古的沉淀中升华,再成为亘古的电影路标的?
[参考文献]
[1] 姜鹏亮.给你一次记住青春的机会——浅析国产电影《青春派》[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6).
[2] 苏焕莉.当下青春派电影中的原型探究[J].电影文学,2015(07).
[3] 郄醒加.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以电影《青春派》为例[J].中国电影市场,2013(10).
[4] 杨恩慧.青春电影之“派”相——以电影《青春派》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5] 黄文杰.禁忌与表演:当代大陆电影中的酷儿描绘——以《致青春》《青春派》《有种》为例[J].上海艺术家,2014(05).
[作者简介] 石晓平(1981— ),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商丘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及音乐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