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中国当代电影大众化的发展,商业片逐渐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赢得了大量观影者的同时也出现了对电影艺术性疏离的弊端,甚至出现了许多叫座但不叫好的作品,做到“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完美融合成为当代电影人的共同追寻。本文将以对当代中国影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影片的观看、品阅为基础,立足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以电影叙事方式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两个方面为重点,探寻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当代电影;商业性;艺术性;叙事;营销
一、引 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民众对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增多,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大众审美方式,进入电影院观看电影在日常生活中已十分普遍,同时日益发达的网络也使电影成为民众随时随地的休闲方式。自20世纪初首部电影在中国上映以来,中国电影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历代电影人的努力使当前中国影坛的影片题材多样、风格多姿,极大地提升了民众观看电影的热情。[1]电影带给民众的不仅是百余分钟的精神享受,一些经典的桥段、富有哲理的台词及著名电影人均成为人们日常交流过程中的话题,甚至出现了许多与电影相关的主题餐厅、主题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电影在民众生活中的渗透为电影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正是在这一无限商机面前,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性逐渐被强化,甚至出现了许多叫座但不叫好的商业片,商业片的大量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电影的艺术性,但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却并非全然不能相容,做到“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的完美融合成为当代电影人的共同追寻。本文将以对当代中国影坛上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影片的观看、品阅为基础,立足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以电影叙事方式创新和市场营销策略两个方面为重点,探寻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方向。
二、中国当代电影发展中的商业性与艺术性
中国电影产生于动荡的20世纪初,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社会变革和战火硝烟后,在20世纪中叶,即新中国成立后逐步踏上发展的正轨,但在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中国电影一直秉持为主旋律服务的宗旨,影片的题材也局限在反封建主义、反侵略及坚守民族利益、弘扬社会道德等方面,教育意义十分鲜明,《地道战》《小兵张嘎》《雷锋》等影片虽然在凝聚民族战斗力与向心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电影本身的艺术性却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由政府直接开设的电影制片厂这一电影运作模式也使中国早期电影缺失了应有的商业性与娱乐性。[2]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人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开始追求影片题材的多样性,《红高粱》《黄土地》等立足民族、展现民俗的影片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转型之路,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电影的娱乐性被不断强调,借鉴西方商业片运作模式的电影也逐渐成为中国影坛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交织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红灯笼高高挂》《我的父亲母亲》《甲方乙方》《东邪西毒》等影片均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经典作品。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影片《英雄》《卧虎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真正开启了中国当代电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发展历程,随之而来的大量优秀的商业片在融合民族元素的过程中均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收入,甚至在国际影坛上也获得了认可:《卧虎藏龙》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白日焰火》折桂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影片金熊奖;《天注定》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剧本奖;等等。[3]上述影片的巨大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电影人对商业片的热情,一时间投入大量资金、集合明星大腕的商业片涌现而出,其中虽然不乏优秀之作,但也存在许多故事情节空洞、叙事手法单一的影片,这些影片的出现不仅使观影者大跌眼镜,而且使中国当代电影的整体质量出现下滑趋势,面对这一发展困境,电影本身的艺术性被热切呼唤,而中国当代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也成为业界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纵观近年来关于中国当代电影的研究,“商业美学”成为其中的热点词汇,虽然目前关于中国当代电影“商业美学”的研究尚不充分,但这一研究热潮足以证明中国电影人与研究者对于当代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交融发展的重视。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同于文学、音乐、绘画等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具有更强的大众性与娱乐性,这就要求中国当代电影借助商业运作的方式进行发展,而一部影片具备商业价值的前提就是其蕴藏的艺术性,只有在影片具备较强艺术性的基础上,明星加盟、宣传噱头才能够为其锦上添花,否则只能成为阵容强大但毫无内涵的“烂片”,终究将是昙花一现,不仅难以在百花齐放的中国当代影坛占据一席之地,也难以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所以将商业性与艺术性交融共生是中国当代电影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中国当代电影的叙事方式创新
正如前文所述,如何将商业性与艺术性完美融合是中国当代电影人内心常存的思索,纵观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的亮点之作,叙事方式的创新无疑是影片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在经历了为主旋律服务的宏大叙事和彰显民族风骨的武侠片崛起后,中国当代电影逐渐向平民生活靠拢,在平民生活中的平凡小事上“做文章”“搞创新”成为吸引观众眼球、获得票房收益的重要保障,影片《失恋33天》便是一部以创新的视点书写平凡生活的代表作品。《失恋33天》上映于2011年的“光棍节”档期,首映当周就获得了近两亿元的票房收入,曾被作为国家领导人出访礼物赠送给外国官员,而新颖的题材无疑成为影片大获成功的关键。影片讲述了一个关于失恋后治愈的故事,影片的主人公黄小仙是一个出生在小城镇、拼搏在大城市的普通青年,故事开始于黄小仙发现相恋多年的男友出轨自己的闺密,爱情和友情上的惨败使其一度陷入悲伤之中无法自拔,失恋所带来的烦躁情绪、自卑心理、后悔想法在影片中展露无遗,引发了许多观影者的共鸣。更为难得的是,《失恋33天》并不是一部哭诉情伤的电影,而是一部让人直面伤痛并学会治愈伤痛的情感励志片,最终主人公黄小仙在失恋33天后内心得到释然,也收获了与同事王小贱的甜美爱情,纵观整部影片,不仅影片的题材别具一格,其中的情节设置也颇有新意,围绕故事主线所出现的前男友陆然、老板“大老王”及顾客魏依然、李可、张阿姨等人的故事均为影片中的主人公和影片外的观众带来了关于情感和人生的启发,一些颇具哲理意味的台词也成为这部影片的成功标签。
在题材选择要于平凡中创造新意之外,中国当代电影在叙事方式层面的创新还体现在镜头语言的应用之中,作为电影的基本组成单位,镜头是一部影片取得成功的关键。近年来,凸显纪实风格的长镜头成为中国影坛的新宠,所谓长镜头,就是指在一个镜头内持续展现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将事物的时空运动真实地呈现出来,长镜头的使用利于将观众带入影片中,发挥“眼见为实”的作用,从而带来更为深切的观影体验。[4]上映于2006年的影片《云水谣》在开篇便运用了一个长达6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台北的民俗生活,其中匆匆的行人、忙碌的小贩、闽南戏的表演者、房屋中的居民均包含于其中,使观众犹如身临台北,同时长镜头所营造出的纪实感与影片本身的爱情故事和悲情风格相互协调。此外,杜琪峰执导的影片《大事件》也在开篇运用了6分钟的长镜头,获得了国内外电影人的高度认可。长镜头的运用对拍摄内容和拍摄技术均有严格的要求,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的应用还较为有限,但近年来的小众文艺影片中,一些独特的拍摄手法也成为镜头语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有生力量。在由中国当代女导演李玉执导的影片《观音山》中,手持拍摄就成为一大亮点,在对影片主人公生存迷惘的内心世界的展现过程中,影片多次采用了手持拍摄模式,手持拍摄特有的晃动感和零散化镜头使整部影片呈现出了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
四、中国当代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中国当代电影在数量和质量层面的不断发展,其大众性与娱乐性逐渐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人意识到,电影的主要受众是普通观影者,而非专业影评人。近年来,中国当代电影产业化发展持续加速,娱乐片抓住贺岁档及情人节、圣诞节、元旦等节点蜂拥上映,而在这一发展浪潮中,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也成为中国当代电影所关注的重点。20世纪末,由冯小刚执导的影片《甲方乙方》成为我国首部贺岁片,欢歌笑语中的人生哲理阐释使这部影片兼具娱乐价值与深刻内涵,随后在十数年的发展中,冯氏影片在中国影坛大行其道,成为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相容共生的典范。可以说,冯小刚所执导的影片在兼具娱乐价值与丰富内涵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根据市场的需求“定制”电影。这种“定制”策略在近年来的影片中也较为多见。由徐峥执导的《人在囧途》《人再囧途之泰囧》就是其中的成功代表,此类“小成本大制作”的影片不仅一再取得惊人的票房收入,甚至引发了赴泰、赴云南旅游的热潮。上述影片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牢牢把握了当代电影市场对影片幽默感、轻松氛围和娱乐性的审美需求。
在满足大众娱乐需求的同时,当代中国电影还把握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将打斗、悬疑、科幻等元素融入影片的拍摄之中,尤其是近年来大行其道的动作片、犯罪片,凭借刺激的枪战、血腥的爆炸、赤身的肉搏、高智商的犯罪及罪犯变态的内心世界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展现中国功夫的动作片《叶问》《醉拳》《功夫》,凸显高智商或变态心理的犯罪片《窃听风云》《宅女侦探桂香》《我是证人》等,这些影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对于暴力的猎奇心理和审美需求,电影的商业价值在观众的热切追捧中得以实现。此外,还有一些影片把握住了社会生活中的大事件并以此为噱头拍摄制作影片,如汶川地震后拍摄的影片《唐山大地震》,猴年春节期间上映的《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都在特定时段内极大地激发了观众的观影热情,也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收入。
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影片本身的艺术内涵和娱乐价值是基础性的保障,但同时对于影片的宣传也成为提升影片票房收入和商业价值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电影能够通过日益丰富的宣传载体进行多样化的宣传,从策划影片过程中的采访、拍摄伊始的新闻发布会到影片创制过程中的剧透,再到上映前的宣传片及上映过程中的追踪报道,当代影片的宣传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总的来说,影片的宣传片是诸多电影人所最为重视的宣传方式,一个展现故事主线、凸显明星效应、展现趣味元素和高科技场景并带有悬念的宣传片常常能够提升观众对于该片的观影期待,使更多的观众在好奇心理和猎奇心理的指引下走入影院观看影片,同时影片的宣传片也不再单一地通过新闻发布会在电视上播放,依靠各类电影网站、观影软件、娱乐节目所进行宣传也极大地拓展了宣传片的传播范围。此外,高规格的首映式、为引发民众讨论所制造的话题等均是影片在上映前及上映过程中的重要宣传功课。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电影既要重视通过在题材选择、镜头语言等方面的叙事创新提升影片的艺术性和时代感,又要做好把握市场脉搏和民众审美心理的市场营销,才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影坛乃至世界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从而实现电影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相容共生,在创造更高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过程中突破中国电影的发展瓶颈,推进中国当代电影的全面发展。
[课题项目]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2015年度人文社科规划课题“河南现当代都市小说传承与创新的研究”(课题编号:2015-GH-56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邓光辉.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代影视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231.
[2] 李莉.在喧哗与骚动中前行——从大片看当下国产电影的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9(08).
[3] 李雪玲.90年代末以来中国商业电影的美学透视——以张艺谋、冯小刚作品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4] 林靖.电影商业美学研究——第九期“电影学博士论坛”综述[J].当代电影,2009(07).
[作者简介] 杨黎丽(1969— ),女,河南郑州人,文学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学影视评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写作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