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国产现代抗战片从“十七年”着重于国家意识形态的教化与传播,演变为新时期以来对人性的呼唤与现代意识的探索。经典影片逐渐走入商业领域,这使得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影片走进了全球化时代,不仅使多部巨作诞生于世间,还在其中掺入了一些正能量。越来越多的国产抗战片正走出历史的悲情,致力于建构更富于人性化的影像世界。本文以弘扬主旋律为视角,来探寻国产抗战影片的美学价值与当代性。
[关键词] 国产抗战影片;当代性;叙事内涵
在新的文化体制背景、市场环境和文化语境下对国产现代抗战片的叙事内涵与美学嬗变进行学理的阐释和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这些对于推动中国电影今后的大发展、大繁荣,无疑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现代意识的探索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不少电影因各种原因而遭受指责,为此,经典作品基本都回避了一些情感方面的因素。电影中有关主角的经历大多都是奋斗、拼搏的励志故事,有关男女感情的镜头所剩无几,仅有的一些也掺杂了许多政治因素。从这一角度来说,有些影片的表现的确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如20世纪80年代张铮、黄健中联合执导的作品《小花》运用了蒙太奇的描写手法,借助一些鲜明的对照与特写的镜头,编织出一部能够使历史和现代相结合的场面,这些作品也成为国产电影中“新式作品”;最具有表达性的是,电影中明显增加了一些男女感情的镜头,后人评价“这是我国现代影片发展历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但是在黄健中所编导的电影《小花》中,男女之间感情的表现方式也不得不有所保留,黄健中也曾评价过:“一部电影必须在争斗中产生能够改变自己发展前途的感情,方可以打破中国电影中的保守形式”“影片仅仅是借助了一个家庭的发展,奏响了一曲华丽的乐章”。所以,在影片的最后,男主角和女主角仅仅成为义兄妹而并非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是观影者在看到这一幕时颇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感触。和《小花》的片头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相似的是,表面上描述的是义兄妹,但实际上所想表达的想法是很好领悟的,这是一份保守的男女情感,毕竟在现实中情侣也有着“某哥哥”“某妹妹”的称呼。
影片《小花》将关注目标转移到战斗中的爱情,这也代表着中国电影中旧时代人生观的改变:从原有的“大男子主义”到如今的“自由爱情主义”,这也使影片的艺术形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在《啊!摇篮》中,影片重点描写出主角在面对不同种情感关系时所产生的不同种看法和定义。影片《归心似箭》的电影人在发表“男女感情在一部影片中呈主干部分”“从男女感情这一层面上下手”的理由是:“首先,战争虽然单调,但男女感情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发生的;其次,男女间产生感情并没有使革命走向失败;最后,从今天开始,男女感情也渐渐会成为影片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除此之外,在《黄河绝恋》《秋之白华》《红色恋人》《牛虻》《铁道游击队》等一些经典电影中,虽然有些影片的内容不尽如人意,不过都叙述出了战争中的男女感情经历。因为男女感情本来就是最天然的一种情感形式,所以在革命事业战斗中的爱情,将灾难扩大,从一个英雄的战死转变成了一支军队的战败。电影针对一些战斗场面的讽刺和反省,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观点。
张军钊在20世纪末期拍摄《一个和八个》时说过:“在文化领域上,国人不必随波逐流,而应标新立异。”这也使他成为上一代电影人的代表人物。 张军钊热衷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争场面,因此他终身没有涉足第二种类型的电影。 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一般都是一些不起眼的角色,例如流氓、间谍、逃犯、杀人狂和被误解的革命首长。这些在以前的影片中从未出现过的角色,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奇迹般地成为主要角色。电影所阐述的情节,并不包含经典电影中的热血镜头和宏大的场面,而是在战争环境下的一些不起眼的市井小民在一系列经历中获得新生。所以,《一个和八个》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并不是观影者所耳闻能诵的“战争必胜”,而是出人意料的“小人物能够改变世界”。电影将原本毫无关联的因素构聚在一起,讲述社会底层的人们在战争中成长的过程,表达出市井小民对战争的无奈和愤恨之情。
上一代电影人的作品同样也获得了人们的关注。上一代作品大多取材于革命和抗战的故事,即便是缺少了一些有关战斗的画面,也可以很好地将主线情节发展转向革命战争,如经典电影《刑场上的婚礼》。电影人不只是热衷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而是想通过自己的作品来缓解国内危机,填补漏洞。在面对外族入侵时,国与国之间的冲突逐渐取代了国内势力之间的冲突,中国取材于抗日战争的电影也有着较大的发展余地。从另一角度来说,日本入侵使中国成为二战时期的主要战场,这也让与此相关的经典电影轻易达到了时代潮流的顶端,使观影者产生了相同的情绪观念。电影人张艺谋在20世纪末期的作品《红高粱》曾纳入英国的教育影片,而新世纪所上映的《晚钟》更是荣获当年的最高票房,只能说这些影片在时代潮流中的成就无可替代。
二、市场转型中的多元化叙事
20世纪90年代,电影人用票房的多少取代了影片的好坏,这不代表经典作品在发展中走向了误区;甚至截然不同的是,经典作品的改变从另一角度来讲使得中国电影走向了创新之路。在各部影片取得了辉煌战果的同时,中国的电影人可以从中发掘出一些电影的价值,才能使电影的发展前途畅通无阻。为此,国家在20世纪末期组建了“中国红色影片拍摄先锋组”,甚至开展了一系列工程,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优秀先锋创立项目”,即“所有目标都要体现出尊重他人、实现自我、不盲目听从别人的建议、不随波逐流;所有题材都要对社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在所有标准中将国家统一、社会进步、民族共兴放在第一位”的经典电影,这些都成为时代潮流中的重要任务和长期的发展目标。
在改革开放和文艺复兴后,经典影片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将目光放在了故事的可靠程度上。在影片《开国大典》中,毛蒋争锋的历史成为贯穿全影片的背景,在谈论中共发展前途时,毛泽东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发表的言论耐人寻味,这也说明电影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涉及了一些有关世界观的学说,电影人也从中进一步将经典电影的水平提升了一个高度。《血战台儿庄》是第一部用蒙太奇的手法将国共联合抗日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影片,在影片中也刻画出以蒋介石、李宗仁为代表的“战争英雄”的伟大形象。电影人借助中日抗争的血腥暴力场面,也从侧面描绘出两个国家在精神层面上的不屈抗争,电影在讲述了临沂战役、滕县战役和台儿庄战役的同时,呈现给观影者一个血腥暴力的杀戮场面。在电影结束前一串用血肉之躯堆成堡垒的镜头,使观影者受到了强大的视觉冲击。
著名电影人张建亚在1992年所导演的影片《三毛从军记》被后人评价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包含快乐元素的作品”。影片跳出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对单调无味的电影格调做出挑战,而且把漫画中所具有的乐观因素成功融入了一个悲伤的场景里,借助三毛这一形象将“三式”抗日战争的画面呈献给观影者。影片中蒋介石在向未成年人做动员时,曾说过:“世上需要不计其数的英雄来成就一名岳飞的诞生。”生活在社会底端的三毛自封“岳飞”,愤然加入军队。在训练时,三毛瘦弱的身躯在宽大的衣服下显得“楚楚可怜”,引起众人的哄笑。在抗日战场上,三毛的一次失误冲锋反而杀得敌人片甲不留。为此,蒋介石亲自接待了三毛,并赐予三毛“英勇无双”的称号,并放下身段和三毛合照。照片中的蒋介石八面威风,但三毛却只有可怜的三根头发。如果说《三毛从军记》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环境,那么应征、训练、战斗和慰问等才是整部影片所主要表达的主体,在刻画三毛这一形象的同时也对战争包含着悲伤的嗟叹。从某种角度上观察,《三毛从军记》完全符合人们潜意识中的价值观,但与此同时却运用了大量的讽刺,使观影者能够体会到经典影片中战争场面描写的顺序结构,将战争诠释为乐观积极的艺术形式,这也在经典影片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伴随着国产影片的崛起,经典电影脱离了凭借政治指示所创造虚伪的辉煌这一现象,并在描写手法、后期剪辑以及走入市场的手段等方面做出了改革。例如,在20世纪末期,叶大鹰在拍摄《红色恋人》时,许以高酬邀请了世界级导演一起合作拍摄,费尽心思地对演员做出特训,可谓是呕心沥血。在影片的开篇运用一种新颖的陈述方式,而珍贵的男女感情也贯穿了整部影片,挑起了观影者心中蠢蠢欲动的欲望。在新世纪初期,冯小宁的作品《黄河绝恋》对红色经典进行了一番改动修饰。影片中一名女性军人对一名美国军人一见钟情,并在战争中大张旗鼓地展开爱情攻势,呈现给观影者一幅唯美的“跨国恋”画面,表达出对中日抗争时期老兵的敬佩之情,并用一个个镜头书写出“老兵不老”。这部电影隐隐证明了国人逐渐认可了“老外”,并对战争本质的正确性和意义性都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也暗喻“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在国际化发展的同时,经典影片也做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同时也大幅度改变了原有的人生观和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影片《集结号》是最能代表改革成果的作品,整部影片在连长谷子地挖掘战友们的尸体中度过,英雄们在牺牲后却并没有理所当然地流芳百世,连长和他的士兵们为了大部队的撤退而牺牲了自我,约定的撤退信号却并没有听到,这和经典影片可以说是息息相关、休戚与共的。但是中国的经典影片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达到国外影片的水平,中国影片中的战斗场面是单调而缺乏色彩的,且大多数影片将这种热血的纷争转化成了个人的舞台,但在影片《集结号》中,导演冯小刚却运用了美国经典影片《科洛弗档案》中的手法,用迅捷锋利的画面在旁观者的角度下诠释了英雄的定义,交战的冷血、人们在面对战斗时的畏惧和在战争中摆脱畏惧所展示出的精神在经典影片中是史无前例的。在电影的最后,连长宁可争得头破血流也要改变人们对自己手下的看法,这也凸显出导演冯小刚笔下战争场面的魅力,并且成为经典电影在新时代的标志符号。
新世纪初期的影片《南京!南京!》曾获得了当年的票房冠军,这部电影构思新颖,用第三视角来描述中国历史上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整部影片的论述角度是一名日本公民,这种方法虽获得了辉煌的战果,但是绝大多数观影者曾为此产生过纠纷,有些观影者曾发表过看法:“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却写成了日本人的忏悔和思考,这是同情日本,是一种不爱国的行为。”
德国伟大的哲学家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有着迥然不同的看法,他觉得谬论的产生代表着思想的觉醒。当人们走出了思想的误区,也就是将两种极端的想法融为一体,那么真相就会浮出水面,而“谬论”也会被消灭于萌芽之中。黑格尔的看法虽然也有些偏差,但他从中却揭示出影片《南京!南京!》想表达的真实想法:人们应该结合历史,反思自身后再对南京大屠杀进行观察和评价。20世纪末期所上映的影片《屠城血证》,是第一部记录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经典电影,整部电影弥漫着一股悲伤的气氛,并对日本的入侵行动和惨绝人寰的罪恶进行谴责。吴子牛的作品《南京大屠杀》中的情节发展使观影者切身地体会到胆战心惊的感受,影片借助普通的“小家”影射出国家这个“大家”,引发人们对战乱、国家和百姓遭遇的深思。
三、结 语
现在,沉睡的东方雄狮已然觉醒。在这个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经典革命影片呈现出20世纪中期风波谲云诡战争场面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西方经典影片所运用的表达手法。显而易见的是,我国的电影水平仍有些差强人意,因此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曾丽莉.中国抗战影片中对日本的他者形象建构[J].电影文学,2011(21).
[2] 李玉昆.中国抗战题材影片中典型英雄人物形象的定位与分析[J].电影文学,2013(21).
[3] 李云凤.十七年时期大陆抗战题材影片的创作模式探究[J].电影文学,2008(12).
[4] 辛加坡.阶级,人与民间叙事抗战题材影片的一种规范[J].电影艺术,1995(06).
[5] 刘金星.感受英雄,走近英雄——观百部优秀影片中的抗战片有感[J].当代电影,1996(01).
[作者简介] 王娜(1981— ),女,山东诸城人,硕士,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