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脂肪酸的分析

2016-08-01 15:06常桂芳侯建平
中国乳品工业 2016年8期
关键词:棕榈甘油三酯母乳

常桂芳,侯建平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200137)

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脂肪酸的分析

常桂芳,侯建平

(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上海200137)

分析了国内外多个品牌婴儿配方奶粉(一段,0~6月)中的饱和脂肪酸,以及这些饱和脂肪酸在甘油三酯sn-2位的分布情况。这些配方奶粉主要的饱和脂肪酸为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这些饱和脂肪酸在不同品牌间的质量分数差别很大,质量分数最高的饱和脂肪酸棕榈酸,介于6.54%~29.09%。同时,结合母乳脂肪酸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婴儿配方奶粉的法规,对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脂肪酸做了进一步剖析,旨在为婴儿配方奶粉配方的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sn-2脂肪酸

0 引言

母乳营养物质中,脂肪提供了婴儿生长发育能量的一半左右。母乳脂肪的研究也一直是母乳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之一。与此相应,母乳脂肪研究的成果也不断地推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改进。

我国传统的东方膳食模式不同于西方的膳食模式,广阔的地域以及东西方人种差异,都要求婴儿配方奶粉要具有“中国特色”。本文选购了我国婴儿配方奶粉市场上的主要品牌,对其脂肪配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他们在饱和脂肪酸上的异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剖析了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调整和改进的方向,以期为婴儿配方奶粉的研制和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

1 实验

1.1 原料

奶粉样本: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不同品牌的一段(0~6月)婴儿配方奶粉,奶粉编号和信息如表1注释所示。

1.2 方法

婴儿配方奶粉脂肪提取:采用文献[1]报道的方法。

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的分析:采用文献[2]报道的方法。

婴儿配方奶粉脂肪sn-2饱和脂肪酸的分析:采用文献[2]报道的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作为母乳三大营养素之一的脂肪,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标准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脂肪进行了规定,每100 kJ婴儿配方食品总脂肪为1.05~1.40 g,亚油酸(C18:2n-6,LA)0.07~0.33 g,α-亚麻酸(C18:3n-3,ALA)不低于12 mg,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为5∶1~15∶1,月桂酸(C12:0,La)和肉豆蔻酸(C14:0,M)总量小于总脂肪酸的20%,反式脂肪酸小于总脂肪酸的3%,芥酸(C22∶1n-9,E)质量分数小于总脂肪酸的1%等,以及可选择性的添加二十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C20∶4n-6,AR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等[3]。

相对于国家标准,母乳的脂肪要复杂的多。母乳脂肪酸有多种,质量分数相对较多的主要是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C16∶0,P)、硬脂酸(C18∶0,S)、油酸(C18∶1n-9,O)和亚油酸等,这些脂肪酸的质量分数通常在总脂肪酸的5%以上。其他脂肪酸质量分数相对较低,通常低于5%,大多低于1%。国家标准中,除了亚油酸、以及月桂酸和肉豆蔻酸总量小于总脂肪酸的20%外,母乳中其他相对质量分数较多的脂肪酸在国家标准中都没有体现,这就为婴儿配方奶粉脂肪的脂肪酸配方设计留出了较大的空间。那么,我国市场上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酸究竟是什么状况?结合脂肪营养研究的成果,这样的脂肪酸设计是否合理呢?

表1 婴儿配方奶粉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

2.1 婴儿配方奶粉中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

根据脂肪酸碳链上有无双键和双键的数目,脂肪酸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SFA),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如油酸、芥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如亚油酸、α-亚麻酸、ARA、DHA等。41个奶粉样本饱和脂肪酸的平均相对质量分数如表1所示。

表1中,奶粉代码AB-C-E格式表示:其中A:F-国外品牌牛奶粉,D-国内品牌牛奶粉,G-国内品牌羊奶粉,Y-国内品牌牦牛奶粉;B:不同的奶粉品牌;C:N-表示不含OPO奶粉,O-表示含有OPO奶粉;E:1-表示在国内生产奶粉,2-表示国外原装进口奶粉。(下同)

母乳中的饱和脂肪酸,超过总脂肪酸的三分之一。国标仅规定了月桂酸与肉豆蔻酸总量,对具体的饱和脂肪酸没有实质性的限定。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品牌间的具体饱和脂肪酸存在差异。棕榈酸是母乳饱和脂肪酸中相对质量分数最高的饱和脂肪酸,约为总脂肪酸的20.9%[4]。41个品牌中,棕榈酸质量分数最高的为总脂肪酸的29.09%,质量分数最低的仅为6.54%,不到母乳棕榈酸质量分数的三分之一。棕榈酸质量分数最高与最低者相差四倍左右。月桂酸最高的为总脂肪酸的11.25%,最低的为0.84%,前者是后者的13倍还要多。月桂酸和肉豆蔻酸总量是国家标准规定了的,不得超过总脂肪酸的20%,二者总量最高为总脂肪酸的16.13%,最低为3.79%,都在标准规定范围内,但前者是后者的四倍多。月桂酸属于中链甘油三酯,水解速度快,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代谢[5]。肉豆蔻酸与月桂酸的吸收类似,也主要通过门静脉直接吸收,提高总脂肪中这一类脂肪酸,能增加脂肪的吸收,尤其有益于脂肪吸收障碍婴儿的生长发育。一般健康的婴儿并不存在脂肪吸收障碍,摄入过多这类脂肪酸,反而会导致腹泻和二羧酸尿症[6]。可见,营养素的过多和过少,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健康都是不利的。就总饱和脂肪酸来说,质量分数最高的为48.47%,而最低的为23.46%,略高于母乳总饱和脂肪酸42.2%的一半。

由于人体组织能够合成饱和脂肪酸,国标没有推荐其适宜摄入量,也没有设定其可接收范围下限,但这并不是说可以任意设计配方中的饱和脂肪酸,婴儿饱和脂肪酸的需要应以母乳为参考,保证其合理性[7]。婴儿配方奶粉在进行脂肪酸配方设计时,正是由于对标准之外的合理性关注不够或缺乏关注,彼此间饱和脂肪酸差别如此之大。

2.2 婴儿配方奶粉sn-2饱和脂肪酸的组成

脂肪酸,尤其是长碳链饱和脂肪酸,在甘油三酯中的位置将影响其消化吸收。在母乳中,饱和脂肪酸主要酯化在甘油骨架的sn-2位。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我国母乳脂肪甘油三酯和sn-2脂肪酸的数据还不多,并且这些研究中母乳样本数量和地区都极少[8]。母乳中质量分数较高的甘油三酯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酯(OPO),研究报道OPO能够增加脂肪和钙吸收[9]、软化粪便[10]、增强骨强度[11]、有益肠道健康[12]、增强益生菌[13]、减少婴儿啼哭[14]、以及调节能量代谢、大脑和身体脂肪分布等作用[15]。因此,婴儿配方奶粉常添加OPO来提高sn-2棕榈酸质量分数,部分奶粉样本sn-2棕榈酸及其平均相对质量分数(% sn-2)如表2所示。

41个婴儿配方奶粉样本中,共有30个样本的sn-2棕榈酸进行了分析。如表1和3所示,其中共有14个添加了OPO,有奶粉样本标签可知,添加量介于3.2%~4.5%奶粉,为奶粉脂肪质量分数的11.0%~17.2%。添加OPO婴儿配方奶粉sn-2棕榈酸酸质量分数介于19.87%~44.64%,sn-2棕榈酸相对质量分数介于37.79%~52.62%。未添加OPO的婴儿配方奶粉sn-2棕榈酸质量分数介于8.41%~31.43%,相对质量分数介于17.00%~45.17%。可见,在婴儿配方奶粉采用OPO来提供部分棕榈酸和油酸,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脂肪酸的分布。母乳脂肪的棕榈酸约70%酯化在甘油三酯的sn-2位置。此外,从未添加OPO婴儿配方奶粉的sn-2棕榈酸数据可以看出,虽然没有添加OPO,一些婴儿配方奶粉的sn-2棕榈酸也能达到一定的水平。这是因为,婴儿配方奶粉使用的植物油,都是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存在,棕榈酸和油酸在植物油中也普遍存在,也就是说植物油中的甘油三酯有一小部分本身就是OPO,并随油种的不同而质量分数不同;其次,有一些婴儿配方奶粉的脂肪部分由乳脂或无水奶油提供,乳脂或无水奶油也有部分甘油三酯是OPO。因此,选择含OPO高的植物油、无水奶油、乳脂,以及配合添加OPO等,能够在甘油三酯结构和比例上来模拟母乳脂肪。

表2 婴儿配方奶粉油脂sn-2棕榈酸质量分数及其相对质量分数

2.3 婴儿配方奶粉的棕榈酸

母乳乳脂约98%为甘油三酯,婴儿需要能量的一半为脂肪提供,其中棕榈酸约相当于10%的能量[16]。作为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是长期自然进化的结果。母乳的优势,在于为脆弱的婴儿提供关键的免疫保护和营养,以在充满病原体和营养不良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迄今为止,人类的乳腺已经发展出了,与棕榈酸相关的,合成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的独特途径。母乳脂肪棕榈酸主要酯化在甘油的sn-2位,即所谓的2-棕榈酸酯。人体组织、动物油脂和植物油与母乳脂肪不同,它们的sn-2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17]。

足月婴儿的体脂约为体重的13%~15%,比寒冷地区新生的海豹和海狮还要高,后者约为5%~10%,且为大量的棕色脂肪。而人类新生儿具有大量的白色脂肪,其中45%~55%为棕榈酸,13%~15%为棕榈油酸,从胎儿时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转向母乳。泌乳两到三周后,成熟母乳每天提供约70 kcal的能量,其中约50%来自脂肪,8%~10%来自蛋白质,40%来自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21]。随着出生,肝脏脂肪酸合成减少,然而婴儿体内脂肪质量分数仍持续快速增加,此时脂肪储存脂肪酸的增加,主要来自外源性(膳食)而不是内源性合成的脂肪酸,到4~5个月时体脂达到体重的25%左右[22]。然而,婴儿在出生前和出生后大量的脂肪积储,耐人寻味。

未酯化脂肪酸在婴儿肠道的吸收,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少,随不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肉豆蔻酸的平均吸收超过88%,油酸为90%~92%,亚油酸为92%~94%,而棕榈酸为74%,硬脂酸为63%[23]。可见,未酯化的长链饱和脂肪酸的吸收率最低。虽然母乳棕榈酸质量分数较高,母乳的脂肪仍可以高效的吸收,棕榈酸在甘油三酯的分布对其吸收具有重要作用[17]。因此,婴儿配方奶粉通过添加OPO来改善棕榈酸在甘油三酯的分布,增加脂肪酸的吸收。添加OPO的婴儿配方奶粉sn-2棕榈酸明显提高,但仍低于母乳的sn-2棕榈酸分布。

牛乳脂肪的饱和脂肪酸,尤其是棕榈酸,显著比母乳高,其脂肪酸比例与母乳也相差甚大。20世纪70年代,用无胆固醇、低棕榈酸的植物油取代饱和脂肪酸引起关注,一些婴儿配方奶粉将牛乳脂肪替换为植物油。研究表明,婴儿脂肪组织的脂肪酸受乳或配方奶粉脂肪酸的影响。以玉米油(58%亚油酸)为脂肪来源喂养婴儿几周后,婴儿脂肪组织的亚油酸约为26%,并伴随棕榈酸的减少。而母乳喂养的婴儿,其脂肪组织亚油酸约为6%,棕榈酸仍约为30%[18]。其他类似的研究也表明,喂养以植物油为脂肪来源的婴儿,其脂肪组织积储了大量的亚油酸或油酸,而棕榈酸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的婴儿[19,24]。在41个婴儿配方奶粉中,棕榈酸质量分数最低的不到母乳棕榈酸的三分之一。与母乳差别如此之大的棕榈酸质量分数,是否适合婴儿的生长发育?婴儿配方奶粉中棕榈酸质量分数过低,是否增加婴幼儿机体合成棕榈酸的负担,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从母乳喂养婴儿的生物学标准来看,喂养差异造成婴儿脂肪组织显著不同,但其影响仍然未知,值得进一步思考。

早期研究认为,饱和脂肪酸对成人健康和慢性疾病有不利影响。然而,胎儿和婴儿分别通过胎盘或母乳获得营养,其蛋白质、脂肪、单糖(葡萄糖)或双糖(乳糖)的供应明显不同于成人的膳食结构。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婴儿时期母乳喂养的成年人,并没有显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或腰围的增加)危险因素的增加[25]。通过成人膳食脂肪酸获得的结果,推断对婴幼儿的影响并不是那么的合理。

在生长发育期间,胎儿和婴儿需要用棕榈酸来合成新的细胞膜、脂肪组织、脂蛋白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泌脂、对蛋白质和信号分子棕榈酰化等特定作用、以及至少作为代谢能量的来源。因此,有充足理由认为,棕榈酸不足可能对婴儿机体是有害的,如减少组织修复和再生,容易诱发炎症等。对于发育生物学来说,人类的胎儿为什么合成并积储大量的棕榈酸,人类的乳腺为什么致力于发展特定的途径来为婴儿提供棕榈酸,都是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

[1]CESA S,CASADEI M A,CERRETO F,et al.Influence of fat extraction methods on the peroxide value in infant formula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2,48(2):584-591.

[2]侯建平,常桂芳,许淑芳.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肪酸和sn-2位脂肪酸的分析与评价[M]//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论文集.北京.2015:138-145.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M].GB 10765-2010.

[4]杨月欣,王光亚,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M].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 29922-2013)问答[M].2015,http://www.moh.gov. cn/sps/s3594/201504/f91e9badc4124a3eb98b7ae3829f157e.shtml.

[6]EFSA NDA PANEL(EFSA PANEL ON DIETETIC PRODUCTS N A A.Scientific Opinion on the essential composition of infant and follow-on formulae[J].EFSA Journal,2014,12(7):21-31.

[7]第六章脂类[M]//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117-142.

[8]侯建平,常桂芳,许淑芳等.中国母乳脂肪研究[M]//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二十一次年会报告论文集.北京. 2015:128~137.

[9]CARNIELLI V P,LUIJENDIJK I H T,VAN GOUDOEVER J B,et al.Structural Position and Amount of Palmitic Acid in Infant Formulas:Effects on Fat,Fatty Acid,and Mineral Balance[J].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1996,23(5):553-560.

[10]KENNEDY K,FEWTRELL M S,MORLEY R,et al.Double-blind,randomized trial of a synthetic triacylglycerol in formula-fed term infants:effects on stool biochemistry,stool characteristics,and bone mineraliz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99,70(5):920-927.

[11]LOPEZ-LOPEZ A,CASTELLOTE-BARGALLA I,CAMPOY-FOLGOSO C,et al.The influence of dietary palmitic acid triacylglyceride position on the fatty acid,calcium and magnesium contents of at term newborn faeces[J].Early Human Development,2001,65(Supplement 2):S83-S94.

[12]LU P,BAR-YOSEPH F,LEVI L,et al.High beta-palmitate fat controls the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limits intestinal damage in mucin Muc2 deficient mice[J].PloS one,2013,8(6): e65878.

[13]YARON S,SHACHAR D,ABRAMAS L,et al.Effect of high β-palmitate content in infant formula on the intestinal microbiota of term infants[J].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2013,56(4):376-381.

[14]LITMANOVITZ I,BAR-YOSEPH F,LIFSHITZ Y,et al.Reduced crying in term infants fed high beta-palmitate formula: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BMC Pediatrics,2014,14(1): 152.

[15]CARTA G,MURRU E,LISAI S,et al.Dietary Triacylglycerols with Palmitic Acid in the sn-2 Position Modulate Levels of N-Acylethanolamides in Rat Tissues[J].PloS one,2015,10(3):e0120424.

[16]INNIS S M.Maternal nutrition,genetics,and human milk lipids[J].Current Nutrition Reports,2013,2(3):151-158.

[17]INNIS S M.Dietary triacylglycerol structure and its role in infant nutrition[J].Advances in Nutrition:An International Review Journal,2011,2(3):275-283.

[18]WIDDOWSON E M,DAUNCEY M J,GAIRDNER D,et al. Body fat of British and Dutch infants[J].British Medical Journal,1975,1(5959):653-655.

[19]SWEENEY M,ETTELDORF J,THROOP L,et al.Diet and fatty acid distribution in subcutaneous fat and in the cholesterol-triglyceride fraction of serum of young infants[J].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63,42(1):1.

[20]FARQUHARSON J,COCKBURN F,PATRICK W A,et al.Effect of diet on infant subcutaneous tissue fatty acids[J].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hood,1993,69:589-593.

[21]JENSEN R G.Lipids in human milk[J].Lipids,1999,34(12): 1243-1271.

[22]FOMON S J,HASCHKE F,ZIEGLER E E,et al.Body composition of reference children from birth to age 10 year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82,35:1169-1175.

[23]JENSEN C,BUIST N,WILSON T.Absorption of individual fatty acids from long chain or 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s in very small infant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1986,43(5): 745-751.

[24]HASHIM S A.Dietary fats and adipose tissue fatty acid composition[J].Preventive medicine,1983,12(6):854-867.

[25]PIRIL S,TASKINEN M,VILJAKAINEN H,et al.Breast-fed infants and their later cardiovascular health: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birth to age 32 years[J].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2013,8(Epub ahead of print):1-8.

Analysis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commercial infant formula

CHANG Gui-fang,HOU Jian-ping
(Wilmar(Shanghai)Biotechnology Research&Development Center Co.Ltd.,Shanghai 200137,China)

The concentration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sn-2 distribution of these fatty acids were analyzed in infant formula,which were recommended for first-stage age babies from birth to 6 months.The abundant saturated fatty acids in fats of infant formula were lauric acid,myristic acid,Palmitic acid and stearic acid,with a different content in samples from variant manufactures.Among saturated fatty acids,palmitic acid was the most abundant saturated fatty acid with a concentration from 6.54%to 29.09%.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infant formula,which based on recent research advance of saturated fatty acids and the analysis results in this paper.

Infant formulae;saturated fatty acid;sn-2 Fatty acid

TS252.51

A

1001-2230(2016)08-0047-05

2015-12-07

常桂芳(1972-),女,博士,从事油脂科学的研究。

猜你喜欢
棕榈甘油三酯母乳
高甘油三酯血症
母乳库捐赠母乳规范化管理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棕榈树
棕榈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