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贠志兴(北京先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如何为中国奶业“留种”
文/贠志兴
(北京先行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2016年中国奶业大会上,相关领导及专家对当前中国奶业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发展仍处于较为困难的时期。
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当前中国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密切关联,但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竞争力不强。饲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管理等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导致生产成本过高。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仍然不足,从而为国外乳制品的大量涌入提供了条件,压缩了市场空间。
中国奶业协会会长高鸿宾表示,当前我国奶业发展面临三大突出困难。一是奶价低,目前大型养殖场的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10%,小规模养殖场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下降15%;二是卖奶难,受消费下行压力的影响,乳品企业限收生鲜乳,限收量约占生鲜乳生产总量的10%;三是亏损大,据监测,奶牛养殖亏损率达50%,且亏损情况继续蔓延。
作为国内奶牛养殖业的中坚力量,中小牧场则是以上问题的典型代表。第一,奶价周期波动,养牛人“高进低出”。奶价处于上升周期时,资产价格同步上涨,牧场投资建设进入高潮,买牛、扩群增加产能;奶价处于下降周期时,资产价格同步下降,淘牛、宰牛减少存栏。高进低出,投资回报周期延长或侵蚀利润。“赚三年赔三年,不赔不赚又三年”,是对奶牛养殖企业最好的描述。第二,不同于上市公司、大型牧场,中小牧场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差,融资能力有限。奶牛养殖靠自有资金积累发展难度大、速度慢,几乎所有中小牧场都需要资金方面的支持。就目前看,中小牧场负债率较高,主要的融资渠道来自乳企“贷款”。第三,转型难、退出难。不同于一般行业,企业转型后房屋、设施可转作它用,奶牛养殖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如棚圈、奶厅、青贮窖等,资产变现能力差,适用行业有限。企业退出养牛行业,面临高昂的沉没成本。
如何化解快速上升的成本?如何摆脱乳业价格周期波动风险?如何解决卖奶难问题?如何解决持续亏损下的宰牛问题,而为中国未来奶业“留种”?一连串的问题需要寻找答案。
近几年,牧场进行的“产业链延伸”“合纵连横”“登陆资本市场”等尝试,都是牧场为可持续化发展作的积极探索。
在河北、山东、内蒙古等乳业大省,鲜奶吧业态发展迅猛,门店数量高速增长,逐步成为乳制品大军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鲜奶吧,顾名思义是指以巴氏鲜奶加工、销售为主的营业场所。产品方面,巴氏鲜奶工艺成熟,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环节规范、可控;消费者方面,巴氏鲜奶因其新鲜、营养的价值特点,不需过多教育即能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群众基础良好;门店方面,对门店户型、选址、装修等要求不高,投资门槛低,容易复制;市场方面,鲜奶因其服务半径短、时效要求高,与常温奶产品不存在正面竞争,市场存在一定的“封闭性”。正因为以上众多特点,很多中小牧场选择鲜奶吧进行产业链延伸,实施“原料、加工、销售”一体化战略,既实现了牛奶的高溢价销售,又为原奶生产提供了稳定的销售通路。
当然,鲜奶吧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未来的发展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第一,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由牧场经营向乳品加工、销售延伸,其实质是所处行业游戏规则的变化。鲜奶吧是乳制品生产、销售的主体,食品安全管控涉及面广、环节多,对鲜奶吧经营管理者是个巨大的挑战。国内外因食品安全问题而毁于一旦的企业不在少数。第二,政策风险依然存在。乳品行业“九龙治水”,政府相关九大部门分头管理;鲜奶吧在很多地方仍处于政策模糊地带,相关法规不清晰、不明确。不出问题没人管,出了问题“相关部门”都要管,给鲜奶吧的经营和拓展带来政策风险。
当然,不是所有的牧场都适合经营鲜奶吧:鲜奶吧能解决一部分原奶销售的问题,但对于企业融资、转型,没有太大的意义。
关于抱团发展的模式,以前曾作过分析(见《中小牧场 路在何方》,《中国乳业》杂志2016年第1期),主要有以下3 种模式:第一、自有单体牧场挂牌,以挂牌公司为主体获得资本杠杆,通过定向增发、兼并重组,实现中小牧场抱团发展;第二、以核心技术为依托,通过并购既有资产,形成具有核心技术、主营业务突出的企业主体,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第三、以牧场管理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委托经营,租赁为主、自建牧场为辅的形式,进行存量整合,实现“以小聚多”,规模化发展。
无论通过什么方式而最终达成的“抱团取暖”,都是中小牧场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有益尝试。抱团发展后,营养、繁殖、保健工作等由专业人员提供服务,能提效率、降成本;由集团组织统一采购,饲草料、设备、兽药等质优价廉;导入大企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激励体系,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财务更加规范,盘活资产,增强资金流动性。通过以上措施,提升中小牧场运营效率,提高盈利能力。此外,部分牛场股东能得以“全身而退”。
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就现有的几种“抱团取暖”模式看,通过资本手段“联合发展”,不失为中小牧场发展的一条好出路,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牧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从企业业务结构、管理机制等更深的层次作研究。关于租赁、委托经营的模式,个人认为仍有待商榷。关键制约因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奶价下跌,作为牧场的实际经营方,在付出同等代价的基础上,利润空间大大被压缩,则生存问题凸显;第二、合约到期后,以什么样的标准(双方都认可)将牧场恢复原样?“人性”不能被忽视。第三、没有公平合理的退出机制。
“抱团取暖”,如何才能抱得舒心?抱得放心?
前面,现代牧业、圣牧高科、中地乳业已经上市;现在,优然牧业、富源牧业正奔驰在上市的路上,这些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为众多养牛人带来希望。原来养牛也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可以获得资本的支持?!然而,作为中小牧场的牛人们欲登陆资本市场,不得不面对规模体量、企业规范、未来增值空间等现实问题。
第一、中小牧场绝对数量大,单体体量小。截至2015年,全国牧场约6 600 个,其中1 000 头以下的约5 000 个,1 000~10 000 头的约1 500 个,10 000 头以上已建或在建的约60 个。中小牧场虽然数量众多,但总体来说,单体体量小,登陆资本市场面临一定的问题。一是,不具备登陆主板的基础条件。二是,新三板挂牌,因其柜台交易属性,股票的流动性有限,融资能力较差,股票价格不具备较强的参考性;此外,还要承担每年几十万元的维护费用。截至2015年底,在新三板挂牌的牧场企业有40 多家,但真正拿到融资的少之又少。
第二、企业规范,是中小牧场登陆资本市场一大障碍。作为中小牧场,财务、人事规范难度较大。据笔者了解,很多中小牧场,没有合理的人事编制,老板一人身兼数职,采购、库管、会计、饲养员、兽医、场长,一个人大包干。另一方面,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没有专职财务人员;左口袋进、右口袋出,老板或股东日常开销全部依赖牛场收入,不易监管。此外,饲草料、人工费等存在大量的现金交易;资产方面,很多牧场土地多为流转土地(租赁或承包),土地性质尚未变更;地上建筑物资产无产权证,若作为上市资产则存在明显瑕疵。
第三、未来增值空间有限。企业挂牌上市,投资人对上市/挂牌企业投资,投的是企业的未来。牧场因为其特殊的属性,在规模既定的情况下,企业的盈利空间已被固定,很难具备想象的空间。就已经上市的牧场股价看,资本市场给出的市盈率普遍在十几倍,股票价格1~2 元/股居多,股票增值的空间并不大。
综上所述,中小牧场欲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构建退出渠道,从自身体量、企业规范性、未来增值空间看,或是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或是上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国家通过20 多年的政策扶持,将奶牛存栏量提升至目前的1 400 万头;奶牛单产水平、繁殖水平、乳和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目前的奶业现状,严重压缩了中小牧场的生存空间,迫使他们“倒奶杀牛”。而奶牛数量的减少,将严重影响中国奶业的基础和安全,因此,将中国奶业现状比作“中国大豆产业”的论调不绝于耳。作为奶业核心的中小牧场,急需解决生存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单一的方法和路径都很难满足企业和行业发展的需求。只有构建综合、立体、多维度的创新解决方案,才能为中国奶业“留种”,为中国奶业安全护航。
作者简介:
贠志兴(1981-),男,本科,项目总监,研究方向:中小企业战略营销,以企业战略、品牌竞争研究、品牌管理、影响打造力等见长。
收稿日期:(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