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菲菲
教学路上的三次“转变”
◇洪菲菲
岁月是一首无声的歌,悠悠转转,低吟浅唱。17年前,带着初出校门的青涩,满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向往,我踏上了三尺讲台。教学路上,我奋力前行,但偶尔回眸转身,总能遇见更美的风景。
1999年8月,我从厦门师范学校毕业,回到了小学时就读的母校,成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学校里,既有小时候读书时的那份亲切,更有自己的恩师手把手的教导和提携,那是一段单纯而又愉快的时光。
入职两年后,课改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好不容易在高年级“安定”下来的我,却被学校安排到了一年级教数学。和四十几个“小不点儿”相处,自己时常被他们弄得哭笑不得,好几次被气得流下了不争气的眼泪。一开始我确实心有不满,后来才理解了学校的用意。因为身处课改年级,我可以时常参加各种培训,也得到了许多参加赛课的机会。
时至今日,我第一次执教区级公开课的情境仍历历在目。在师傅的指导下,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教、调整,为的就是呈现最完美的课堂教学效果。回想起来,当时考虑更多的是我自己,是如何在课堂上将原先的预设完整地呈现,如何避开在教学中碰到的各种意外。于是,课堂上的我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时时提防着差错,直至下课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才得以放松。为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我甚至还耍了点儿“小聪明”,课前向一个学生偷偷地“面授机宜”,做了一个小小的约定。当最后一问——“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吗”抛出时,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今天这节课叫作‘伟人的生日’,我觉得只要从小好好学习,我们长大以后都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下课后,我还为这样一个完美的结尾沾沾自喜,不曾想一位听课老师和我聊课时谈起了这个细节,她说:“最后一个孩子说得挺好,就是听起来不像是孩子自己的话。”一句话,让我的志得意满顿时烟消云散。是啊,上课不是做戏,好看、好听不一定就是好课;课堂不是师生表演的场所,而应该是真实、自然、充满灵性的生命历程。
参加赛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每一次赛课对我而言都是“脱胎换骨”的过程。原以为课前预设是“金科玉律”,唯恐课堂上出一丝纰漏。在一次次磨课锤炼中,我逐渐有了不一样的感悟:功在课前,我们应该对学生做充分的学情了解,掌握他们的知识基础和可能存在的困难;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对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并全面预设学生学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好这些准备工作,课堂上把握好教学主线,便可以做到成竹在胸。原来,课堂上教师挥洒自如、游刃有余的秘诀不在于“背教案,守教案”,而在于对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设计的全面把握。想明白了这一点,课堂上的我愈发觉得轻松、自在。对课堂上的即时生成不再觉得“恐慌”,反而充满期待,期待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的灵性闪耀,期待着孩子们各种有意思的想法和回答。
经过这样的“解套”,我的教学之路也越走越宽。几年来,经过省级、市级赛课的多次历练,我的教学技艺愈发成熟。2015年,经过两次省级赛课选拔,我成为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福建省选手。带着“认识小数”一课,我走上了全国赛课的讲台。这既是对我十几年来课堂教学的一次总结和检阅,也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如何更加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如何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是我将来不断探索的方向。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头几年,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之余,我开始提笔撰写教学文章。凭借着求学时代积累的一点文字功底,教学文章写作的起步还算顺利。只是,虽然自己的文章看起来语句通顺、文笔流畅,却没能在市级、区级论文评比中获得好成绩,当时我十分不解。
我的师傅——特级教师张荣生老师看了我的文章后对我说了一番话,令我茅塞顿开。他说:“你的文章写得还不错,但取材太过陈旧。像如何培养审题能力、如何引入新课等话题,别人已经谈得非常多,也研究得很深,我们再谈这些话题往往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原来,光练就一支笔杆子还远远不够,不是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讲明白就是好文章。一篇好文章应该给人以新的启迪,那才是文章的核心价值。
把道理想明白容易,做起来难。作为一个工作经验尚不足的年轻教师,我所了解的其他人大多也都知晓,要开辟一块写作的“处女地”谈何容易。一次次深入的磨课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新发现,磨课过程虽然辛苦,但试教过程中的每一次深入思考,都会带给我不一样的新思路。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教学流程的大胆设计,都是不可多得的有价值的写作材料。因此,每经历过一轮磨课,心里就会涌起强烈的动笔欲望,也因此写出了一些自己比较满意的文章。
2011年,我执教的“24时计时法”一课参加了全省赛课,磨课前后历经一个多月时间,并最终获得了省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比赛归来,我翻出9次修改的教案,并进行了梳理。我发现在整个磨课过程中自己绕了弯弯,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案后,最终走了一条向儿童需求回归的道路。以前磨课的出发点是如何求新、求变、求异,但随着多次磨课的逐渐深入,我改变了这种观念。教学不是哗众取宠,并非标新立异、独树一帜的做法就是最佳做法。判断教学方法的优劣,最终还得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明白了这点,我撰写了《向“儿童需求”回归》一文,并很快在CN刊物上发表。同样的,执教“平行与垂直”一课,我撰写了《从学生的认知需要出发》一文;执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我撰写了《在新知增长点上着力》一文……边磨课,边思考;边思考,边撰文。正是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我的执教能力、撰文能力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每当有文章见诸报端,我都会收到同事、朋友甚至未曾谋面的同行的回音,或祝贺,或交流,或建议。那个时候,我总是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写作的意义不全在职称晋升或某些功利性诉求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将自己教学中的所思所想传播开来,与同行共享,并进行更深度的交流。这种交流总是带给我教学之外的不一样的快乐。
最近看到微信朋友圈中的一句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何时是个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烦琐重复的工作程序,很容易让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泥沼。循规守旧,自然觉得无趣。如果能在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就会发现其中大有文章,教学工作也会变得有滋有味。
从教第四年,因为学校成功申报了国家级课题,自己也一脚迈进了课题研究的大门。尽管对课题研究的认识还很模糊,但在课题主持人陈志良校长的带领下,我一边学习一边摸索,也进行了一些现在看来略显幼稚的研究。研究过程虽显肤浅,但“试水”的过程让自己受益匪浅。
2011年暑假,作为厦门市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我前往华中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在导师周东明教授的指导下,我开始重新选择课题研究的方向。由于之前所参与的是“大课题”研究,研究过程中我常常陷入茫然无绪的境地,总有一种不能胜任的挫败感。经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一改“大课题才是课题”的认知误区,真正认识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原来,研究无处不在,平时所开展的一些磨课活动也是课题研究。如果能从与教学实践密切相关的小切入点着手,这样的研究将更有可行性,也更有价值。经过一番思量,我选择了“小学数学五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作为研究课题。由于选题小,并且与自己的教学工作紧密相关,我体会到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研究感受。
时隔一年,因为被确定为厦门市专家型教师培养对象,我又一次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进行为期3个月的研修,这次研修的主题正是课题研究。在这次研修中,我跟随导师金忠明教授系统地学习课题研究方法。从选题到文献综述,从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到进行开题论证,每一步对我而言都是新鲜的,也是艰辛的。我对正在实施的课题“小学数学五年级典型错例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进行了丰富和调整,计划利用3年时间,开展“小学数学作业错例管理策略的实践研究”工作。这个课题后来被确定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
时至今日,我和团队伙伴们专注于学生错例管理的研究,对于“采用怎样的错例管理方式最恰切”“如何从学生的错例中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学对策”等问题有了更多的体会和感悟,自己撰写的课题论文也陆续在CN刊物上发表。课题研究可以使我们实现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使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价值。
17年的从教时光,褪去了我身上的懵懂与青涩,使我在教学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在成长的道路上,幸得诸多良师耳提面命、许多伙伴携手同行,使自己在一次次实践摸索中不断有所体悟,有所进步。我还将继续前行,并期待着未来满径花香。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实验小学集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