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君
摘要: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活动对小学生具有天然的吸引力,通过巧妙地设置数学游戏,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加强集体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游戏活动;小学数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08-01
小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本已适应了幼儿园在玩中学习的方式,进入小学阶段后,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发生较大变化,变得更加系统化,让小学生容易产生压力感,尤其是数学课程,既抽象又枯燥无味,导致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幼儿园和小学过分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忽视了衔接性。游戏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可有效解决这一衔接问题。那么,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究竟有何作用呢?
1.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小学生好奇心强,游戏活动对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游戏活动传授数学知识,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重点知识,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新知识。因此,游戏活动应用与数学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培养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游戏活动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良好的数感又是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数学思维能力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同时也应注意,将游戏游动引入课堂教学,不能只注重形式,游戏活动必须紧扣教材内容,将游戏的玩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将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建立新的认知结构。比如,在讲解"克、千克、吨"这一节时,可设置以下游戏活动,拿出一枚2分硬币(1克)、两袋盐(1千克),让学生先自己掂一掂,竞猜两者的重量,有人可能会以"斤"或"两"来度量,然后让学生来称一称,看到底有多重?以什么单位度量?最后,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本节的学习,了解克、千克、吨的含义,他们与日常生活中"斤、两"之间的关系。又如,在上一部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学习中,学生在游戏中拼图的过程中,已经有了一种不规则图形是由规则图形组合而成的意识,在老师的合理引导下,这种意识就可以升华为数学思维能力。通过这样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的数的意义,培养数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加强集体互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展游戏活动,老师既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又是游戏活动的一份子。在游戏活动中,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机会增多,情感交流也随之加深,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尊重老师,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游戏活动中,数学老师要不断启发学生,就算学生出现错误,也不得立马打断活动进程,而应在游戏结束后再予以指正。比如,在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乘车游戏"活动。首先,准备好一些司机头饰和算式卡片,然后分发给所有学生,拿到司机头饰的扮演"司机",老师一般也充当"司机",并站到指定位置,每个头饰上写一个10以内的数,再让拿到算式卡片的学生计算出卡片上的结果,根据结果去对照"乘坐"不同的"汽车"等到"乘客"全部上车后,让"司机"验票,将搭错车的罚下去。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进行了有效互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游戏活动,可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进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不断加强实践和探索,将游戏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设计出更多的游戏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参考文献:
[1] 王飞.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浅析游戏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2010,07:72.
[2] 王萍.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5,2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