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定碧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心理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激起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顺利解决疑惑,树立学习的信心。因为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下,才能主动学习,进而促进学生在独立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激发自身的创造性和内在潜质。笔者简要论述了激趣教学法及其在初中语文教学实际中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激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11-01
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爱因斯坦也认为兴趣才是学生的最佳教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激趣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这不仅可以改善教学效率,也能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要论述初中语文教学中激趣教学的实际应用,为激趣教学的有效运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供参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改正不断推进。而情景教学法,正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的教学情境,不但能够使课堂生动活泼,还能让学生在适宜的情境中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创设的教学情境,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具备创造性思维,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创建富有感召力的教学情境,教师也可以运用影音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等作为辅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授课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进入情境当中,进而主动学习。 比如,在讲解《相见欢》这一古诗词之前,教师就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为学生展示相应的情境图片:一弯残月下,深院内,寥寥无几的梧桐,孤独挺立的楼阁,再配以邓丽君的《独上西楼》一曲,让学生感受课堂气氛,教师在引出授课内容李煜的《相见欢》,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再为学生讲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及当时的心境等,加深学生对这首词的印象,也使学生通过这样的情绪渲染,体会作者心中的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这样让学生置身于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中,不但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兴趣
语文课程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应从语文的实际应用出发,以提高语文能力为核心,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朗诵赛事,让学生体味古诗古文的美丽,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也能锻炼学生的朗诵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评比,也能让学树立独特的审美观念,提高鉴赏能力,并且学生还能够在竞争中提升成就感,加强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关瀑布的风景介绍影片;在讲授《口技》时,教师可带学生观看有关口技的表演,让学生了解口技的奇特,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模仿表演,亲身体会口技表演。教师还可以组织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揣摩不同角色的心境,让学生分角色重现课文内容,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针对有争议的内容,开展课堂辩论会,让学生各抒己见,在活动中,教师应把握辩论的主体,正确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还要注意纠正的尺度,以营造和谐的辩论氛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开展具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不但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出悬念,激发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还是保持一定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对其加以利用,在教学中运用故事制造悬念,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这就是悬念激趣法。这种方法常出现在我国古典的章回小说中,讲述者总是在讲述到章回的关键情节时停止,留有一定的悬念,利用听众的好奇心,吸引听众的注意。在初中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可以利用此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当中。例如,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教师可以这样说:"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新衣服,各式各样的新衣服,那么我们知道位高权重的皇帝的新装是什么样子的呢?"或者说:"皇帝的妆扮固然雍容华贵,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位皇帝的新装到底有何不同?"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设问方式导入课文,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
总之,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让学生将学习有被动变为主动,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参考本文的教学方法,并结合教学实际,以丰富多变的教学手段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远洁.关于初中语文兴趣教学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5) .
[2] 周礼萍.关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的研究[J].希望月报(上半月),2007(07) .
[3] 蔡海慧.初中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