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忠
摘要: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一种方案。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本文就基于问题探究的导学案设计与使用策略谈一些见解。
关键词:导学案;设计;使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25-01
导学案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一种方案。是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的载体,其核心因素是探究问题式的教学,即将知识问题化、能力过程化,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形成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因此在导学案中,探究性问题主导教学的全过程,"提出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导学案的特点
1.1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多维互动。导学案的编写原则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导学案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基础性,其编写设计过程和学生使用都是开放的,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的多元互动,在设计编写过程中,要经过教师个人自备、初稿研讨、二次研讨、定稿研讨、课后优化几个环节,在使用过程中,更离不开生生、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和探讨,围绕一节课的导学案,生生、师生间开展了生动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多维互动。
1.2 关注个体差异,注重知识生成。如何设计好导学案,是学生"愿学" "乐学"和"会学"的基础。因此,导学案的内容会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层次性,同时由于导学案的使用是在教学活动的开放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学生的思想与探究的问题本身不断碰撞,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认识的体验不断加深,所以其内容有"留白",在讲求最佳预设的同时更多关注知识生成,诸如东庐讲学稿、洋思中学导学案都能显著体现这一特点。
2.导学案与"教"和"学"的关系
2.1 导学案与"教"的关系。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导学案使用的实质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教师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程度、认知水平等前提下才能做到"因材设计"导学案,才能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指导下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2.2 导学案与"学"的关系。导学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学案导学" 把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具体化,学生先自学,然后通过讨论、探索,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真正确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为学生学习创设了新的情境,提供最直接、最到位、最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中,导学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和研究空间更自由、更开放,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3.导学案的使用策略
3.1 教师使用导学案的策略。导学案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计的,它不仅将学生的学习重心前移,而且最关键的是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该结合课标,对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吃透教材内容的地位、整体结构、主要线索、纵横联系,把握住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要告知学生导学案的编制思路,将教材中的难点和重点以及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告诉学生,让学生通过导学案更好地在课前了解熟知教材知识;在利用导学案组织学生学习时,仍要依托学案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要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归纳。另外,教师还要做到精讲点拨相结合,要参与学生学习讨论过程,针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适时地点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带有一定共性的问题,要进行有针对性地精讲,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3.2 学生使用导学案的策略方法。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课堂学习过程来完成的。学生通过课前预学,解决了一部分基础性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阶段,在课堂内的学习阶段,对于一个学习小组来讲,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并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进程不同,基于问题探究式的导学案设计,有利于学生增强对知识学习的直观体验,能积极主动构建新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分析解决能力,使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得到很好的落实,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知道"我该做哪些,我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等。
总之,基于问题探究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灵活地将教学的重心前移,改变了教学过程僵化的固定流程,帮助学生做到知识和能力"堂堂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学习变得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