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王乾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大高校中的贫困生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女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具有独特特征。本文针对高校女大学生资助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研究分析了针对高校女大学生开展资助教育工作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校;女大学生;资助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6-03-07
一、女大学生的各项特征
1.生理特征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岁到23岁之间,身体发育已经进入了稳定期。但是,其神经系统普遍比较脆弱,任何的异常都会加重女大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生理负担,形成心理障碍,导致不良心理的产生,出现敏感兴奋、心烦意乱以及情绪波动等症状。
2.心理特征
各大高校的女大学生基本已经成年,成年女性的大部分生理功能已经基本具备,但是,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正处于迅速成熟但并未真正成熟的状态。女生的情感都比较丰富和细腻,情绪体验和心理感受相较于男生也更为敏感和强烈,具有敏锐的直觉,与此同时,也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和羡慕心理,自尊心比较强,在资助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3.思想特征
目前,女大学生正展现着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风貌,不仅思维敏捷,而且细心踏实。而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面对社会时,女大学生的姿态更加开放和包容,同时,其还存在一些消极心理。
二、高校女大学生资助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资助和教育工作目的的结合不甚紧密
目前,我国的高校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大学生给予了经济帮扶。在新学期开始的时候,不仅要开展资助工作,还要做好其他学生工作,而一些高校的思想工作者为了完成任务,就无法有效地对受助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再加上大部分高校在发放完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后,忽视了后续的感恩教育、自立教育和诚信教育,容易导致大学生群体中不良风气的蔓延。
2.贫困大学生认定系统有待完善
目前,我国的贫困大学生认定系统还有待完善,贫困学生的核对核查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一些不存在经济困难问题却得到经济资助的学生,在经过核实之后,采取的处理方式一般是取消该学生的受助资格,再进行批评教育,还要注意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教育工作很难开展。
3.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的操作层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贫困学生的内心一般都比较脆弱,心理敏感,因此,针对贫困女大学生的经济帮扶,要注意解决具体操作层面的疏漏问题,达到资助教育的目的。例如,某些高校为了完成贫困学生的认定,会将贫困救助名单进行公示,这样的做法虽然完成了困难学生的认定程序任务,却侵犯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导致信息泄露,对学生造成了心理伤害。
三、高校女大学生开展资助教育工作的相关对策
1.确立并完善资助工作的层次
资助工作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济救援,就是通过减免学费、勤工助学、助学贷款、助学金等措施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二是保证贫困女大学生能够有志气、有尊严地生活,相较于一般学生,贫困学生更加渴望获得精神平等和人格尊重,因此,可以对贫困女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精神帮扶,帮助贫困学生树立自信和自尊。三是针对贫困女大学生开展成才教育,为贫困女大学生提供工作机会。
2.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贫困生认定系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法保证认定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应对贫困生救助中的不诚信行为,高校应该加强诚信系统的建设,建立诚信档案,记录并统计学生的信用行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的贫困生救助系统还有待完善和健全,不能仅仅对贫困学生进行经济救助,还应该加强对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团体,在对她们进行困难救助时,更应该关注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维护贫困女大学生的尊严和人格。
参考文献:
[1]刘 琪.如何加强对90后贫困女大学生的资助教育工作[J].山东青年,2015,(5).
[2]陈 晨.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的教育功能分析[J].青年与社会,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