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九英
陕北民歌系列故事之三
朱广亮大炖羊肉离不了葱
酒,历来被中国各族人民所喜好,古往今来骚人墨客写下了很多关于酒的篇章,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酒文化。酒曲是一种为了烘托、融洽饮酒气氛的民歌体裁,世界各地不约而同都有相似的饮酒唱歌习俗,在陕西北部的神木县一带尤为繁荣兴盛,它是世世代代当地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是民间的一种即兴吟唱艺术。
“酒曲本是没梁的斗,甚会儿想唱甚会儿有”,神木的酒曲包含着丰富的情感,或寄托、或宣泄、或将自己的肺腑之言引申为歌,歌词通俗易懂、讲究押韵、重视比兴。曲调多为羽、徵、商调式。语言生动、淳朴、自然,多为四句一段或两句一段,唱词大多为临场发挥、即兴编唱。
“四方炉台一口锅,酒曲儿虽小意思多”,古人道:“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神木酒曲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传统,所谓“唱不尽人间喜怒哀乐,表不完世界酸甜苦乐”,它是当地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精确映射着神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哲学。
“大炖羊肉离不开葱,酒曲不酸不好听,甜个丝丝的苹果水个灵灵的梨,酸不溜溜才有一点人情味”,“拦羊妹妹庄稼汉,一唱酒曲儿就带点酸”,这种略带刺激味的酒曲——“酸曲儿”更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人们把它当做一种宣泄感情的方式,或悲痛愁闷、或喜乐愉快、或有亲朋好友来时,围坐一炕就开始饮酒唱曲儿,彼此对歌、编词逗趣,气氛热烈,产生出一种令人迷幻的气场。
朱广亮是当地著名的酒曲王,65岁,神木县中鸡乡壕赖沟村人。十几年前,从朋友手中听到一盒他们写生时在神木县为民歌手录制的盒式磁带,效果很差,场面吵闹,是在喝酒的场合下录制的,磁带磁粉也有脱落,但里面一位叫朱广亮的歌手演唱高低有致、娓娓道来,令人着迷,百听不厌,尤其是四句头的歌最有特点,前两句低声道来,后两句忽然翻高八度的“朱式唱法”极富特点,造成一种紧张激越的效果,嗓音略带沙哑而音域很宽,能高能低,低音处不显气力不足,高音处不显紧张吃力。由于壕赖沟村地处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接壤之处,自然要受内蒙音乐的影响,所以在朱广亮的歌声里有令人心碎的孤独之美,同时也具有黄土地上伤感和幽默相结合的特点。他的乐感很好,演唱的每个音质量都属上乘。
2004年我带学生康涛、高振杰去老朱家录过几首歌,回来后发现首首精品,于是萌生了为其出专辑的念头。2007年我和曹柯梦再次来到老朱家,在他家窑洞里整整录制了两天,才有这张含有20首歌曲的“《大炖羊肉离不了葱》——朱广亮神木酒曲清唱专辑”的问世。
我相信这张原生态专辑的问世,会在很大程度上填补陕北民歌在酒曲方面的资料空白,会给广大爱好者、演唱者、研究者提供许多原创性的灵感和素材。
文/薛九英
Zhu Guangliang One cannot stew the mutton without on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