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俞延
[摘要]体校生学习消极问题突出,存在被动应付、习得性无助和自卑心理状态。主要原因是职业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沉闷,应用氛围缺乏,评价片面单一。培养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优质体校生是体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探究体校生的学习心理并从班级培养的角度来尝试营造积极教育氛围,这需要班主任从管理理念、目标、方法和评价等方面系统地构建班级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育专业学习心理班级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10124
职校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多数热门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工作状态,校企合作的加深更为这部分学生建立了广大的发展平台。但是,体育专业由于专业选择、就业指导、培养模式、课程结构设置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极大地影响了相关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本文关注目前体育专业的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尝试对体育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以期能改变目前的困境。
一、体校生消极心理现状与原因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转折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发展方向由升学为主向就业为主转变,以及将直接面对社会和职业的选择,面临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和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的环境变化,他们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当前体育专业的职校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需要高度重视、全面分析。
1.职校生常见的消极心理
体校的教师经常会感到教学没有成就感,辛苦几天做出来的教学内容在讲台上把自己都感动了,可是学生在下面要么默默玩手机,要么伏台睡觉,更有甚者在课堂上故意唱反调哗众取宠。长期的体育专项训练使得体校生文化远远落后于一般中职学生,而中职类体育学校成为了“三流教育”“差生托儿所”的代名词。这使得体校生普遍存在消极心理,他们觉得自己是失败者、淘汰者。[1]就像一位学生曾经说过:“老师,学得好的就不在这个学校了,我留在这里锻炼身体等年龄到了就去打工了。”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几乎不设定学习目标,学习成绩得过且过;少部分学生对课程过分要求“实用化”,急功近利,觉得文化基础课程学了以后也没什么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动机;也有不少体校生一方面因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更不懂得对学习上的失败进行合理的分析而读不进书,另一方面迫于父母的压力不得不在学校继续学习,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导致他们对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常伴随着厌学情绪和行为。[2]
体校生的消极心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所属专业的自卑心态
竞技体育的竞争失利加上对于体育专业就业的迷茫使得体校生对所属专业存在消极认知。他们普遍认为相较于其他热门专业,体育专业脱离社会需求,在竞争中没有优势。面对就业他们多数保持恐惧、逃避的心态,觉得自己将来难有作为,无法实现人生理想。
(2)对文化学习的被动应付状态
部分体校生是初中毕业后进入体校的,文化和专业基础都跟不上的他们迫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继续接受学习,这种被压迫的感觉使他们更加讨厌学习,对课堂教学安排总是被动应付,甚至旷课逃学。对于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他们可能满口答应,事实上却是糊弄应付。在违反纪律之后往往会以“我下次不会了”来敷衍搪塞,表现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情况,更有甚者破罐子破摔,不顾学校纪律我行我素。[3]
(3)对自我要求的降低
他们找不到自己的优势,夸大自己的不足,甚至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做都不会获得成功,自己给自己设定“我不会”“我不行”“我不能”等限制,遇到困难就想逃避、放弃。 面对学习失败,他们往往会用“题目太难”“脑子不好用”“老师教的没意思才不学”来进行自我心理补偿。一些学生还产生抑郁、焦虑心理,渐渐变得自我中心、自私狭隘、自我封闭,与人相处敏感多疑,觉得自己不受欢迎,与同学关系疏远。
2.体校生学习消极状态的班级培养反思
从班级培养的角度分析体校生在学习中产生诸多消极状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包揽班级事务
很多年轻的班主任,因为缺乏管理经验,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他们喜欢大包大揽。学生没有自主决定班级事务的权利,他们的主张得不到认同,其能动性也随之大大降低,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满班主任的专权而对班级、学习产生厌恶心理。
(2)班干部培养不到位
有部分班主任选任班干之后就把所有的事情放手给班干处理,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班干的自主能力,可是缺乏班主任的协助指导导致班干工作得不到学生的配合,班级的工作沦为班干的工作。这不仅打击了班干对班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也可能导致班干遭到同学的排挤。长此以往,班干势必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对学习也是消极应付。
(3)过多关注后进生
调皮捣蛋的学生往往需要班主任更多的约束和关注,这样在无形中班主任对班级中上等学生的管理和沟通时间就被缩短了,班主任“偏心”由此而来。一方面班级上渴望被关注的优等生没有得到有效沟通和指导,另一方面后进生被过多的关注教育,导致班级群体性抑郁状态并难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4)班级活动形式化
虽然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安排很多班级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是很多时候由于时间仓促,班主任对班级活动的认知不充分、准备不充分,导致班级活动形式化。为了应付快节奏的工作,多数班主任选择利用班会课简要地介绍活动主题并留影小结,可是并没有对活动效果进行跟踪评价。多数学生并没有通过班级活动真正获得正能量,班主任也没有通过班级活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体校生的学习积极性与班级学习气氛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缺乏积极学习氛围的班级将导致体校生学习中的消极心态。消除体校生的消极心理状态,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可以从班级建设入手,积极构建班级培养模式。
二、构建体校班级培养模式的基本策略
班级建设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级培养是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在生源素质普遍偏低的体育学校中营造“民主、守纪、活泼、严肃”的班级氛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学生为主体的班级管理理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是主导者而不是执行者更不是传话筒。在设置班级功能的分化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需求,尽可能让他们担任喜欢的职务。在处理班级事务的时候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安排,树立他们处理事情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待事情的责任心。但是这并不代表班主任完全脱离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对可能的情况进行预判,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给出可行的处理意见。当然,在开放民主的同时,也要适当针对问题学生采取特殊处理。我班里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笔者就安排他担任班级纪律委员(每天早上第一节课前需要到办公室领取值日表),之后他再也没有迟到,有时候到校比笔者还早。
2.注重能力的班级培养目标
能力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和做人能力。作为中职学生做人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到了很多信息,但是他们并没有将这些信息整合处理并内化为自我行为约束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很多问题他们说起来头头是道,但是他们并没有将这些道理作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他们要求尊重,但往往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获得尊重。班级管理工作是最能激发学生能动性和责任意识的一种方式。尽可能多地设立班级干部岗位,让学生互相管理互相约束,不仅能减少师生之间的摩擦,还能开辟更多师生沟通交流的途径。一个班干部超过班级总人数一半的班级,明显比一个只有班长和课代表的班级更有纪律性、责任意识和凝聚力。
3.行动导向的班级培养方法
很多职校生对自己的就业一无所知,特别是体校学生就业面窄的问题很突出。班主任应该及时收集追踪班级中学生周末打工的情况,在下寝室的时候与学生一起解决面试、薪酬、劳动保障等问题,让学生对就业有初步的认识和规划。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与教练沟通安排中专三年级的毕业生到武馆参观、见习,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就业打下基础[4]。
4.长期考核的班级活动评价
在新课改大潮下对学生的评价已经由传统的看分数逐步变为形成性评价体系。那么对于班级活动的评价也不应该止步于班会课开展的次数和班会总结的图片。班会主题在精不在多,应该有的放矢地开展,班会后应该有阶段性的效果考核,让班会的影响力能持续有效。
5.对青年班主任的培养
除了班主任自身摸索和学习之外,学校如果能对青年班主任进行岗前培训,在工作方式、工作方法和问题处置等方面以案例和规律总结的形式给予建议将获得更好的效果。
以班级为单位对职校生进行培养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树立职校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激发他们的能动性。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班主任,应该大胆创新,积极整合校园内部的各种资源,努力构建具有可操作性、可复制性、高效完善的班级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2]崔景桂.职校生心理教育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崔景贵.职校生专业学习心理与职校积极课堂教学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5(7).
[4]贾格维.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