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联, 申 敏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教研室, 四川成都 610000)
场所精神
——基于现象学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教学研究
廖一联, 申敏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教研室,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哲学思想基础,试图运用场所精神的概念,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建筑作品,尝试探索建筑学的设计理论及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象学;场所精神;建筑教学
建筑专业的教学方法论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师、建筑评论家和建筑教育业内的热点话题。从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体系(Beaux-Arts)到蕴育了现代主义思想的包豪斯(Bauhaus),从崇尚类型学的德州骑警学派(Texas Ranger)到强调建构学说的ETH,即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教学话语权如同现象一般,随着时空流逝更替。现象虽一直变换着,但本质却未曾改变,那就是系统的教学理念离不开理论体系的支撑。设计创作活动需要理论指导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用图说话,图像语言的表达只有依循其语法系统,才能不流于视觉表象。本文将以存在主义现象学的哲学思想作为理论基石,阐释如何在建筑教学中使用建筑的设计语言,分析优秀的建筑作品,营造理想的空间环境。
1存在主义建筑现象学
20世纪50年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其《筑·居·思》等文章中强调了“诗意的栖居”对人类存在的重要意义。以其为开端,建筑理论界开始了现象学层面上的深入思考。在建筑现象学研究中,可粗略分为主要受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现象学影响的一类和受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影响的一类。前者的代表人物为诺伯格·舒尔茨,其论著为《场所精神——走向建筑的现象学》和《栖居的概念》,舒尔茨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栖居”来讨论“建筑”,认为“栖居”意味着人在环境中能够定向和认同,并体验到环境的意义,强调建筑中的场所精神[1]。这些前期的理论研究对建筑现象学的实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这一概念源自古罗马的诸神信仰,他们认为每个存在之物均有其精神,场所是人朝夕相处的环境,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见证人类存在的意义[2]。在建筑教学的过程中会对设计的好坏做出评价,特别是在课程讨论的时候,面对对主观性的质疑,常常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设计出的空间环境是否具有场所精神,如何才能使建筑获得场所精神,得到人们的认同。这种认同不是某个个体的认同,是一种“主体间性”的认同,是一种普遍的认同。如何使建筑获得场所感,在设计教学中可以明确三个要点:首先,强调自然与建筑的关系,建筑设计需要明确体现对自然的倾向;其次,建筑设计应以场地环境为向导,由场地提供设计的基本依据;然后,建筑设计对“物”本身的重视,通过物质材料表达形式语言。
2.1对自然的倾向
建筑的生命之初就是在自然环境中划分区域,有目的性地占据。这对自然而言是具有侵略性质的活动,是建筑于其存在就有了一种原始的缺失。如何重新与自然环境共存,这是建筑无可回避的命题。可以说建造的欲望来源于回归自然的原始冲动,以期达到诗意栖居的目的。如海德格尔所言,具有天、地、人、神“四位一体”的生存环境才能使生活充满意义。而对自然来说,建筑是适应者也是创造者。建筑设计既要谦卑地接受自然,也要主动地为生存空间创作怡人的自然环境。
人类有将环境象征化的倾向。初民在选择聚落的定居场地时,会对自然环境中的要素进行识别,将其转化为有意义的、神化的自然景观,并在建造过程中对这些要素进行呼应。从古埃及人那里我们能够得到印证,他们因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将尼罗河两岸打造成生与死的对望,西岸建造金字塔,帝王谷等陵墓建筑,在东岸建造的则是城市,太阳神庙等为世人使用的场所。整个生存环境是浑然天成的,能处处体验到场所感。反观我们现在的城市生活环境,几乎都是现代化都市的复制,地方性荡然无存,何来场所精神。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要构成单元,建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当场地位于人为环境中时,建筑可以采用主动的方式与自然取得关联。利用人工手段营造微观自然空间的经验,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江南的每一座私家园林都氤氲着传统文人的审美取向和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可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而今造园目前并未得到引起国内建筑行业的重视,依然是持续经济向导下的建筑活动。不少日本建筑师却将自然引入建筑的手法应用得异常活泼,藤本壮介的住宅N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图1、图2)。
图1 House N剖面图
图2 House N街道透视
在住宅N里,建筑空间外关系处于一种模糊性,可变性的灰色领域。方案由三个套嵌矩形盒子组织构成。盒子无论大小,除了地平面以外,均大面积地镂空矩形视窗,使室内外关系相互渗透。这样的空间模式使居住者即使处于最私密的空间也能享受到外部的自然环境,在享受庭院生活的同时也能关照到屋内的各种情况。建筑师用极为简单的手法将自然与建筑合二为一,创造出了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空间生活。
2.2以场地环境为向导
在斯蒂芬·霍尔早期的著作《锚固》(Anchoring)中,依据依海德格尔有关创新精神的存在概念“根植”(Ground),就建筑如何坚实地根植和锚固于它所在的场所中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认为建筑与场所应该有一种经验上的联系,一种形而上的联系,一种诗意的联系,当一件建筑作品成功地将建筑与场地融合在一起时,内涵与外延就合而为一,在这样的存在中思想和形式表现就联系在了一起[3]。一个建筑物的存在总会有一个场地环境,当建筑物与场地环境是一种互相依赖不可分离的关系时建筑才真正成为了建筑。这就造成了建筑与其场地的密不可分的关联,场所对建筑来讲具有决定性,而建筑对场所来说也是最融洽的存在。最初设计的构思往往应该来源于现场的特质,是一种直觉的感悟。然后随着构思的发展和成熟,最终完成的作品能够完全融入自然风景和城市肌理中。基于此,从设计教学的一开始就需强调将建筑“锚固”在场地环境之上,拒绝元素的胡乱堆砌,从总平规划到细节设计,任何一个设计环节都应依照场所特质进行有理有据地推敲和分析。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的创作理念和建筑作品将可以有效地阐释以场地环境为建筑设计向导的重要性。“当我参观现场时,我开始设计”,他说:“没有场所就没有灵魂。”[4],他的建筑总是谦和地消融在场地环境里。
位于波尔图北部小镇的海滨区域的露天泳池圣地是西扎第一个独立的项目(图3),在这个作品中已充分表明了场所环境对设计的决定性作用。在这里,露天泳池、更衣室、礁石、海洋、云层、沙滩、人群等存在要素都在这个空间里安然地享受着海风和阳光的安慰,是一种诗意的存在。在设计手法上也无法给以明确的定义,究竟是在建筑中流淌着自然的痕迹,还是在海岸边生长着人工的痕迹。场所环境在建筑中的表现力在博阿·诺瓦餐厅的设计也表达地十分清晰(图4),无论是近处堆满暖色调岩石的海岬还是远处的城市,建筑的整个体量如同是在场所中自然生长出来的一般。平缓且出檐深远的红色单坡屋顶,在减弱强烈日照的同时,将周边景观框定在一个水平向的视野范畴里,使场地环境在建筑内部也得到合理且有效的利用。在都市背景环境中,西扎的建筑是很难被一眼察觉的,无论是Santo Tirso消防站(图5),阿莱绍大街办公楼,还是福尔诺斯教区中心圣堂,平托·索托银行,建筑好像销声匿迹于城市肌理中。尽管如此,建筑师的独特气质却因此种看似消失的设计手法而熠熠生辉,这是在建筑以场地环境为向导,寻找到的一种平衡,简朴却赋予感染力的建筑形态设计方法。
图3 露天泳池
图4 博阿·诺瓦餐厅
图5 Santo Tirso消防站
2.3以“物”至形
“一个毋庸置疑的、不言自明的前提,不将它看做问题,不把它当做课题来探讨,奠基性的、直观的、主观的世界[5]”,这是胡塞尔所提出“生活的世界”的本质,文化的世界、社会的世界、科学的世界等是在其背景下衍生发展而成。对生活的世界的探讨,就离不开组成生活世界的物质构成,根源是物的,而非意识形态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一种物我共存的空间,而建筑毫无疑问是一种物质存在的形式,有物才有形,形式手法的推导就无法回避物质材料的特性。现代主义建筑恰恰是倾向于脱离物质的形式主义,这是被现代主义之后所诟病的主要因素。它对抽象的几何形体的追求,对超越时空的追求,对纯净的、空白的、中性的追求,使建筑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几乎与神比肩,放弃了由物质所构成的实实在在的生活的世界。当今广泛存在的国际式建筑教学,沿袭了包豪斯教学体系,毫无疑问是现代主义的,是以构成形式为主的建筑表象的教育,在对建筑物质构成方面是缺失的。
在建筑教学中对物质材料本身的重视,甚至是以材料特性为基础展开设计,就不会单单停留在认知材料本身,而是要强调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材料,了解材料之间的构造方式。建筑构造是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方法的学科,而各组成部分本就由材料组织而成,因此建筑材料和构造是不可分而治之的命题。通常深谙材料构造重要性的建筑师在作品中对其材料构造也会有极富创造性的处理手法。瑞士的瓦尔斯温泉浴场就是建筑师以片麻岩这种建筑材料为主题而进行的创作,这个杰出的作品也为彼得·卒娒托赢得了普利兹克奖。
瓦尔斯温泉浴场的整个体量有近一半是嵌套于基地之中的,宛如一块静待开采的原石(图6)。在室内浴场中行走、聊天、休憩也如同在片麻岩石矿洞中的体验,一种原始的、久远的氛围氤氲其中,而在室外的露天场所浸泡温泉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享用阳光和瑞士特有的山景风光。将这些层次丰富的空间协调在一起的就是本地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石料——不规则的条状片麻岩(图7)。缺乏整体性的片麻岩通常不能作为建筑主要结构的材料,用于覆面居多,这也是瓦尔斯小镇最常见的建筑装饰。但是,建筑师发现常规做法在这里对浴场建筑是不适用的,天然温泉的水温,瑞士零下十几度寒冬,上吨重的水压的频繁变换能使建筑膨胀收缩得异常剧烈,难以避免覆面石材的脱落。秉着对“物”的尊重与思考,卒姆托并没有放弃片麻岩,而是另辟蹊径,使“物”脱离了原本无关痛痒的装饰唯一性,转而成为了建筑整体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种尺寸的片麻岩作为浇筑模板与混凝土咬合,赋予表皮材料建筑结构的特征,参与到建筑整体中来,作为建筑内外墙面装饰而无需拆卸,同时也解决了单纯覆层材料易脱落的问题。材料及其构造经由建筑师的操作后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空间魅力,建筑形式感随之
而成,以“物”至形的设计手法本着对物质生活世界的重视,能使建筑师重回西方文化中人间造物主的角色。
图6 瓦尔斯浴场露天温泉
图7 瓦尔斯浴场片麻岩构造细节
3结束语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生活环境都产生了改变,特别是现代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充斥着每个人的日常,这样的现状提供了一种与以往几个世纪不同的体验和看待空间环境的方式[6]。建筑学科也随之紧跟信息社会的步伐,各类设计软件和参数化也渗入到了建筑活动和建筑教学的领域之中。教学体系的完善却并非一味强调进步,崇尚先锋,而是需要在一定理论背景下对教学经验的不断总结。舒尔茨借鉴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的现象学,将场所精神带入建筑理论的讨论中来,并认为建筑存在的目的就是使原本既有的场地转化为自身所认可的环境,塑造场所的精神。建筑设计的教学方式向来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场所精神开始也会是未来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彭怒,支文军,戴春. 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诺伯格·舒尔茨. 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 施植明,译.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3]Steven Holl. Anchoring.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89,1991.
[4]蔡凯臻,王建国. 阿尔瓦罗·西扎[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5]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 三联书店, 1994.
[6]沈克宁. 建筑现象学[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基金项目]四川音乐学院资助科研项目《基于现象学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理论与案例分析教学研究》,项目编号:CY2014160,项目类别:青年项目。
[作者简介]廖一联(1984~),女,助教;申敏(1984~),女,助教。
【中图分类号】TU-04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