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英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00)
城市更新研究
——解读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技术逻辑
宋志英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 400000)
【摘要】城市中遗留的旧工业建筑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隐形动力,也是中国城市不断发展的结果。为了探索城市发展的未来基因,文章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旧建筑改造与其新建作品相对比,总结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三个技术逻辑:改造中对原有技术元素的保留,融于自然的技术表现,围护结构的透明性与非物质性。研究表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旧建筑改造实践对中国的城市更新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城市更新;旧工业建筑;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改造;技术
注释:①“波普艺术”(POP ART)即“流行艺术”。原意是指杂志上的广告、电影院外的招贴、大量的宣传画等大众化商业艺术。
城市更新发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城市推倒式重建,但是这种方法使得城市本身原有的空间肌理和城市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之后,城市更新主要指对城市的二次开发,包括复兴老城区以及对逐渐衰败的旧工业城市的重新激活,使得城市经济得到发展,恢复城市活力。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城市更新。相比于中国,西方国家在城市更新方面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对中国城市的可持续再开发有一定的可借鉴性经验和启示。
1城市发展的未来基因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由外向的扩张逐步转变为内向的自身潜力挖掘。老工业区面临着经济重组活动等城市更新需求,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弃工业厂房的经济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情感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1]。在这种背景下,城市中的很多旧工业建筑相继进行了改建或者扩建。这些项目的改扩建需要技术的支撑,技术在建筑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是艺术和建筑的物质基础,三者相互作用。正如彼得·卒姆托所言:“建筑之美的密码凝练在建筑的物质活动中”[2]。假如我们只是关注艺术在建筑上的表现,而忽视技术上的逻辑性,这对建筑这门学科的科学严谨性所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在国内,技术层面上的问题常被看作“形而下”的问题,还没能够让人们有足够的重视。因而,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技术逻辑问题或许可以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基因之一。
2000年,由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主持设计的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建成,被广泛认为是旧建筑改造的优秀范例。之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主持了一系列旧工业建筑改造的项目。他们在实践中逐渐明白,建筑艺术不同于人类其他文化形式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技术性。可以说,技术是建筑的源头,也一直都是城市更新的实现手段。在建筑实践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改扩建作品与其他作品所体现的技术性有所不同。通过对他们的改扩建作品与其他作品的对比,总结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技术逻辑,这将对探索中国城市发展的未来基因有所帮助。
2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技术逻辑
2.1原有技术元素的重复利用
现代主义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强调技术的合理性和逻辑性,技术的装饰作用也是以技术理性和技术逻辑为基础的。而在当代,出现以技术作为纯粹的装饰性元素进行表现的趋势,技术构件的支撑作用、空间围合等功能完全消失,这一现象的产生说明了技术表现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其背后的起因和背景也不能一概而论,一种情况是,受波普文化①的影响,技术表现开始倾向于世俗化、商业化,技术的应用是作为“哗众取宠”的元素来存在的。这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新建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利可乐欧洲分公司(图1)和埃伯斯瓦尔德大学图书馆,它们的立面都借鉴了波普艺术。
图1 利可乐欧洲分公司的立面元素
另一种情况则出现在他们的旧建筑改造的项目中,原有的技术元素作为一种“场所”和“事件”的叙述性元素存在的。比如在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的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扩建的过程中,建筑师没有拆掉电厂,而是继续使用原有的结构体系,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废旧电厂的外观(图2)。其实,工业建筑对于建筑结构和建筑逻辑的清晰呈现恰恰体现了其发展过程中对材料和结构的选择,这是一种对原有结构的忠实和尊重[3]。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对于这类工业元素,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利用其与原有工业生产相关的粗犷的工业风格,成为新建筑中某种特殊的装饰或者背景。这种装饰并不是我们以往所说的为了增加建筑立面细节的小构件,而是重复利用原有的一些工业元素的特殊构件,这样就使其粗犷的风格能够对建筑的整体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其特殊性就在于此。这些装饰表明了原有建筑的工业身份,同时又与新建建筑组成一个有机体,从而拥有了其原本所不能具有的新功能。
图2 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
注释:②道格拉斯·戈登引用经典电影、小说等人们熟悉的事物进行加工再创作, 1993年创作的影像装置作品《24小时惊魂记》以《惊魂记》为素材模板,在没有对原作品内容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将其变成无声,并将原本2 h的作品放慢延长至24 h之久。
2.2融于自然的技术表现——时间流逝的物化
“材料原本是没有生命的,但建筑师可以采用某种方式赋予其生命[4]。”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
现代主义建筑一直在追求一种永恒的存在,它试图营造一种能够永久保持在这一时刻的气氛,希冀时间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实际上,所有建筑都摆脱不了时间的影响,尤其是自然气候的改变所带来的不同体验。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其许多作品中都把自然元素当作一种材料,包括阳光、雨水、植物、气候、风,随着时间、季节、气候的变换,建筑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一年四季,阴晴雨雪,他们的建筑都有着不同的面貌。他们的建筑的效果是时间性的,是变幻的。他们用先进的可能性,通过自然的介入,把时间当作了工具,实现了人工的自然。
在新建建筑和旧建筑改造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都偏爱于时间流逝的物化。不同的是,在新建建筑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喜欢雨水对于混凝土的作用效果。比如,利可乐公司(图3)以及雷米·佐格工作室。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除了在意晴天时建筑的感觉,还会关注不同时间和各种天气时建筑的体验[5]。在下雨后的近几天,雨水仍会缓慢的顺着墙壁流下来,就像戈登把电影放慢做成的24 h录像②。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喜欢湿润时的混凝土墙面这种透明的效果,干时的泥泞和湿润时的透明都是一种美。
图3 利可乐公司的侧墙
而在旧建筑改造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喜欢采用一些锈蚀的金属材料,比如锈铜板。在他们眼中,这些铜锈代表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实际上,赖特对锈铜板也很感兴趣,他曾评价说,“铜锈是目前的建筑领域中唯一既美观又耐久的镀面材料”[6]。例如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的老建筑再生项目,该建筑的前身是一座发电站(图4)。同样是对旧电厂进行改造,但与泰特现代博物馆完全呈现砖墙的旧有风貌不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这次在材料的处理方式上别具一格。建筑师将这些有近一个世纪历史的灰砖墙粉刷成时尚的粉色,残墙和窗洞则被更浅颜色的新砖填补了空缺。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并没有尝试以一种历史主义者的姿态来重构建筑的表面肌理,在老建筑表面,他们以点阵排列的打孔方式将锈铜板做成一个金属外壳,气候侵蚀的效果就这样被建筑师有意识地设计成建筑的一部分,产生了一种工业化的残破效果。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在颜色上达到统一,材料的使用上则形成鲜明的对比,新旧之间达到了对立统一的和谐状态。
图4 马德里凯撒广场文化中心(改造后)
2.3围护结构的透明性和非物质性
当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材料技术的进步为建筑师的想象力提供了一个施展平台,在建筑设计中,尤其是形式设计,围护结构中的技术表现逐渐成为建筑师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新建建筑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经常会对传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并且重新挖掘传统材料的属性,以新的构造手法赋予传统材料第二次生命,比如纳帕山谷的多米莱斯葡萄酒厂(图5)。建筑外墙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块并没有承重的作用,它们仅仅作为建筑的装饰性外表皮[7],这种做法使得外墙的砌筑摆脱了传统石材的砌筑方法。
图5 多米莱斯葡萄酒厂的石墙
在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实践中,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又是另一种态度。在国内通常是修旧如旧,相当一部分项目是以一种历史主义面貌出现,力求建筑的加扩建部分能与原有建筑相协调。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围护体系的材料运用上,偏爱玻璃和钢,使旧建筑中的新建部分与原有部分形成对比,没有丝毫的暧昧与模糊。围护结构透明性的问题因钢和玻璃的广泛使用而成为当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点[8]。大面积玻璃的运用使得人们可以透过玻璃感受到建筑外面的世界,感知时间的变化节奏。玻璃所具有的透明性不仅在视觉上贯通了内外空间,而且仿佛消解了建筑空间的边界,使得建筑内部得以显露,
加强了内外之间的连续性。因此,在对旧建筑的改造中,我们不能以历史保护为借口来回避问题,而应该面向未来,使建筑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活。
而围护结构的非物质性是指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改造实践中建筑形态的虚无化,建筑物所具有的浑厚感逐渐消失。肯尼迪·弗兰普敦曾经在他的著作《建构文化研究》中写到:“我们或许处在一种我们没有十分关注的境地,在过去的 20年中,建筑已经经历了一种非物质化的过程,构造与表面、结构与立面正在失去它们曾经拥有过的完整性[9]。”建筑的非物质化实质在于强调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围护结构物质性的消解往往能够使建筑与环境取得和谐统一的美学效果。例如易北爱乐厅(图6)。表面上,易北爱乐厅与凯撒广场的改造方式具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将扩建部分置于原有的建筑上方。但是,易北爱乐厅与凯撒广场的旧建筑加建部分与原有建筑相连的结构方式不同。在易北爱乐厅中,建筑原有的结构体系仍然可以发挥支撑作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采用新旧结构相结合的方式支撑起了庞大的如冰山般的加建部分。同时,增建部分与原有建筑之间留有明显的空隙,更加强调了新旧结构体系间的关系,没有一丝暧昧或者含糊。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态度很明显,历史就是历史,现在就是现在,增建的冰山体量巨大,其玻璃材质却抵消了其浑厚感,反而具有一种轻盈的感觉[10]。冰山部分的玻璃与原有货栈建筑的砖墙形成鲜明的对比,再次演绎了现代与历史的共存,历史与现实就这样奇妙地叠映在一起。
图6 易北爱乐厅
3结束语
当代技术表现的应用与表现几乎影响到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旧建筑改造中的建筑形态、空间到环境的方方面面,对技术的重视成为其建筑创作的一大特点。然而,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在旧建筑改造的技术逻辑不同于罗杰斯和福斯特等建筑师的“高技”,相对来说,他们可以称之为“低技”,他们使用技术来强调新旧建筑的对比与协调,但无论是对比还是协调,都是以尊重历史环境、城市文脉,体现建筑的延续性为前提的。他们的设计实践为我们开拓了崭新的视野,对于当代中国的城市更新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突出新建筑,对历史建筑的环境造成破坏,也不能盲目地跟随旧建筑风格,而应在与周围环境以及历史建筑本身相协调的前提下强调差异性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严若谷,周素红,闫小培. 城市更新之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8): 947-955.
[2]国萃. 论工艺技术对建筑品质的作用[D]. 清华大学, 2012.
[3]张楠楠. 建构视角下的旧工业建筑改造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13.
[4]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M]. 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5](德)格哈德·马克. 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全集(第3卷·1992~1996年)[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6]黄增军. 材料的符号学思维探析[D]. 天津大学, 2011.
[7]张澜. 赫尔佐格和德慕龙建筑思想及作品评述[D]. 东南大学, 2003.
[8]史永高. 是什么构成了材料问题之于建筑的基本性[J]. 新建筑, 2013(5): 23-28.
[9](美)肯尼斯·弗兰普顿. 建构文化研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10]于矛,冯天舒. 从泰特改造到泰特扩建——解读赫尔佐格和德穆隆在大型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建构手法[J]. 新建筑, 2011(4): 104-107.
[作者简介]宋志英(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观演建筑设计、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5-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