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适合大学生心理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

2016-07-26 11:30董霞永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需求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董霞永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新媒体;心理需求;服务;创新

摘要: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知识内容的需求不断提高,对提供知识的渠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必须针对读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建立适应大学生较强主体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的新型服务制度,创设各种新媒体平台,开创大学生无阻碍服务新天地。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07-0032-02

新媒体(New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90后大学生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构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主体。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生活化、便利性、休闲娱乐化和互动平等性等”以及触手可得的多种多样的资讯,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心理特点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校图书馆要做好这一代大学生的服务工作,必须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不断创新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用适应他们心理特点的实际行动,把图书馆的大学生服务工作真正做到他们心里去,实实在在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需求特点分析

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他们的价值观中流露出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可以说,渴望被关注认可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大学生的这一价值观和心理特征,决定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服务工作必须以给予大学生充分的尊重为前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尊重需要是人的心理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需要之一。而18~25周岁正是人的心理由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成长转型期,同时也是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心理发展时期。漠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读者的尊重需要不仅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且会激起他们对图书馆强烈的反感,使他们产生厌恶、焦虑、易怒、冷漠、抑郁等负面情绪体验和行为效应,从而阻碍了他们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

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尊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尊重他们的人格、个性、合理需求和自主选择权。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图书馆员不仅应该具备能够准确掌握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全面扎实的现代心理学知识,而且能够运用这一知识,以处处为大学生着想的平和从容的心态和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提供切合他们真正心理需要的优质高效的服务。首先,图书馆馆员要平等、热情地接待前来图书馆检索文献、搜求信息、寻求阅读辅导或指导的大学生,让他们在精心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服务氛围中真切感受到图书馆对他们的关注和尊重,从而产生一种亲切、平和的情绪体验。其次,图书馆馆员可以在服务大学生的过程中与他们建立起一种真诚、和谐的亲和关系。

2 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分析

2.1 新媒体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灵活多样、快捷高效的无阻碍服务

各种新媒体平台能够为大学生提供满足他们需求的灵活多样、快捷高效的无阻碍服务。由于新媒体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仅次于教室、课外活动场所等的“第三空间”,所以各种新媒体平台能够很容易地被他们认可和接受。大学生加入新媒体平台后,可以随时随地地与馆员实现良性的双向即时互动,真正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零距离。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向馆员发出检索文献、搜求信息、传递资料、寻求阅读辅导或指导等各种服务请求,馆员可以随时随地回应大学生的要求,为他们答疑解惑,或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资料。无阻碍的交流互动为那些或缺乏经验、技巧而不善交往,或由于自身的缺陷、担心他人轻视而不愿交往,或性格内向、孤僻而不会交往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交往与归属需要得以满足的场所。新媒体平台能够让大学生在向馆员咨询问题,得到馆员指导的过程中找到心理上的自信,感受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激发起他们的交往欲望,满足他们的社会归属心理需求。

2.2 新媒体平台应体现出形式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样化

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形式也应该丰富迷人,这样才能获得新媒体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群体的青睐,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望。高校图书馆应该将馆藏数字信息尽可能多地以链接、推介、图文信息等形式发送到新媒体平台上,力争将这些平台建成高校的第二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版式的丰富性和功能的多样化,营造充满吸引力的平台形式。

3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的重要性

3.1 有利于建立大学生平等参与的新型服务制度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平等性、参与性满足了大学生追求平等自由的渴望,增强了他们的平等参与意识。为此,高校图书馆应革新传统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建立有利于大学生平等参与的新型服务制度,提高他们对高校图书馆的认同度。高校图书馆要为大学生平等参与图书馆服务做出合理的制度性安排,不仅让大学生参与到图书馆服务流程的各个环节中,还要根据他们的现实和心理需要,让他们参与到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的讨论和建设过程之中。如:设立由学生担任且给予一定报酬的流动馆员制度,让大学生和馆员一起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信息查找、读者咨询、图书导读等服务,既能让大学生换位思考,又能从中得到大学生们关于创新服务模式的想法和建议。

3.2 有利于消除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

新媒体环境在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平等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暗藏许多隐忧,如碎片化阅读、跟风式思考等网络症状蔓延。针对这一现状,高校图书馆应发挥其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教育功能,制订科学的规划,对大学生进行明确的指向性导读,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思考、判断和行动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endprint

在消除新媒体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的同时,高校图书馆在服务中应避免基于自身愿望、情感、意志强行指导学生而出现的心理投射效应,因为强制性的教育、辅导行为,只会使大学生对图书馆产生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4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媒体服务的具体措施

4.1 利用各种方式宣传新媒体平台

高校图书馆应该公开宣传各种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好处,或在学生查询资料、寻求咨询时介绍这些服务形式,鼓励他们主动加入或关注这些公众服务平台,要让学生明白地感受到,这些平台是专门为他们开设的,他们才是这个平台的真正主人,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参与各种新媒体平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鼓励他们利用这些平台有计划地开展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学习心得,并主动将个人拥有的电子图书资料、文献信息及一些精彩有益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内容发布到新媒体平台上,供需要的读者随时使用,从而让更多人受益。

4.2 传统服务与新媒体服务相结合

高校图书馆在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服务时,要注意结合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途径来提供大学生需要的各种服务,如工作时间除提供微博、微信、QQ、网络表单、电子邮件、读者论坛等实时在线的网络新媒体服务外,还要提供馆际互借等传统服务,及时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难题。此外,在满足大学生群体的共性需求的同时,高校图书馆还应针对个体的特殊需求,灵活主动地提供“量体裁衣”式的优质服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活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潜力,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5 结语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及心理特点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也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传统的服务方式与全新的服务方式缺一不可,高校图书馆应在了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创更多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的服务方式,以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邵雅利.网络时代下的“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创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9.

[2] 靳博.新媒体下大学生的“心”变化[N].人民日报,2014-08-07(14).

[3] 苏文明,王政书,奉姣.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异化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5(1):75.

[4] 张玲.新媒体技术环境下图书馆宣传推广策略[J].图书情报工作,2015(1):78-51.

[5] 金泽龙.新媒体技术视域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33-36.

[6] 王静,周华,周红,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0):45-48.

[7] 汪丽萍.浅谈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策略[J].图书馆研究,2014(6):55-57.

[8] 张芳宁.新媒体视角下图书馆的信息服务[J].新世纪图书馆,2011(8):45-47.

[9] 李莉.新媒体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91-93.

[10] 余子佳.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服务策略[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4.

(编校:周雪芹)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需求高校图书馆新媒体
满足职工心理需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基于老年人居住行为与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初探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老年电子产品中的人性化考虑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