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

2016-07-26 08:02朱世英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产业结构

朱世英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非均衡发展研究

朱世英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 要:山东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发展迅速,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优化,但是二者在时间和变动幅度上存在不均衡的发展特征。通过对1980-2013年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和结构偏离度分析发现: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第二、三产业间的劳动力配置依然存在较大的转移改善空间。对此提出以下相关建议:多种举措增加农业收入,让懂农业的农民留在农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带动优化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关键词: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非均衡;协调发展

0 引 言

产业结构即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主要指构成国民经济的三次产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关系以及各产业内部的构成比例关系。劳动力结构则是指劳动就业人口分布结构,即在不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占总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会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处于调整变化中,这种调整主要是通过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再配置来实现的,而生产要素在产业间的配置则是通过劳动力在不同产业间的优化分配来实现的。因此,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二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关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动规律,在国外,克拉克[1]提出,产业结构的演变是以“以农业为主→以工业为主→第三产业为主”为发展方向,由“一、二、三”结构依次逐渐发展为“三、二、一”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变动则是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的前提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逐步转移。关于二者变动转移的原因,刘易斯[2]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中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收入差异的根源,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关于二者的变动是否同步,库兹涅茨[3]指出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互动是不完全同步发展的关系。钱纳里和塞尔奎因[4]指出:在发达国家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与劳动力由农业部门转入工业部门的过程基本上是同步的;在欠发达国家中,产业结构的转变快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化。理由是发展中国家能够快速吸引先进技术,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节约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致使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对快些,而同时吸纳的就业显得相对不足了。在国内,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中国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有的学者选择国家样本来论述二者的整体协调与各产业内的协调问题。周兵等[5]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演变过程是不协调的,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演变是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尹庆双[6]则是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构建了劳动力就业结构演变的模型,并提出增进就业的政策建议。赵杨[7]从提高产业或者行业的增加值总量来提升就业水平的角度研究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就业潜力。马剑等[8]则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不同部门的关联度和不同产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有的学者则选择区域样本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韩梅[9]、朱智文等[10]、高建丽[11]、朱相宇等[12]、王涛等[13]分别选择安徽、甘肃、山东、北京、上海的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方法,探讨各自研究的省区内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协调各省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现有文献研究发现,不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区层面,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调整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的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对具体到不同产业内部对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则很少;同时他们认为第一产业中需要转移的劳动力的潜力还较大,但是对是否能形成有效转移进行具体数量分析的较少。现有文献的这两个不足,正是本文要重点说明的问题。

山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山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就是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结构优化的过程。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山东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同时山东省各产业中的各个行业均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动态性。如何促进山东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协调发展,既要持续调整产业结构,又要增加就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增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演变特征分析

1.1 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演变历程

纵观山东经济的发展,自1980年至2014年,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见图1):1970年以前是“一、二、三”结构,1970-1989年间(1983年例外)是“二、一、三”的结构,1990-2014是“二、三、一”结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明显,这与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转变的规律是基本吻合的。同时期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发展阶段(见图2):2012年以前是“一、二、三”结构,2012当年是“二、一、三”结构,2013年以来是“二、三、一”结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逐渐上升,且二者差距越来越小。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山东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并不同步,二者存在着较大的时间差,表现出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的特征,同时二者的变动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是逐渐减缓的。

图1 1980-2014年山东省三次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

图2 1980-2014年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百分比

1.2 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分析

从上述分析可知,山东省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时间和变动幅度上的差异,为了探求三次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之间是否具有变动的因果联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

由于Granger因果检验要求变量平稳,或者变量非平稳但存在协整关系。因此,首先要对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平稳性检验。本文数据来源2014年山东统计年鉴,采用1980-2013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为了消除物价的影响,各产业增加值均采用以1980为基期的物价指数进行平减后的数据,产出和就业分别记为syi(i=1,2,3)、Li(i=1,2,3)。采用Dickey-Fuller的ADF检验方法,检验出Δ(sy1)、Δ(sy2)、Δ(sy3)、L1、L2、L3各变量都是不平稳的,再进一步对它们的一阶差分作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ADF检验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时间序列Δ (sy1)、Δ(sy2)、Δ(sy3)、L1、L2、L3本身并不平稳,但是它们的一阶差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满足Granger因果检验的前提,可以对上述变量直接进行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第一,山东省第一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滞后1期时对劳动力结构的调整没有产生影响,但在滞后3期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明显,即长期中产业结构调整是劳动力结构优化的Granger原因,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动劳动力向其他产业间转移,最终导致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结构的调整。同期,第一产业内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不是产业结构的Granger原因,说明第一产业内部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二,山东省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滞后1期对劳动力结构的带动作用明显,即第二产业结构调整是劳动力结构的Granger原因,说明第二产业的调整升级会促进劳动力结构的优化。但是同期劳动力结构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第三,劳动力结构优化是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Granger原因,说明劳动力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增加第三产业产值,第三产业内部的部门行业种类多样,调整的空间还很大,在未来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2 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非均衡变动分析

2.1 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测算公式运用1980-2013年山东省三次产业产值与各产业就业数量等相关数据,计算分析山东30多年来的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结果如下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

表3 1980-2013年山东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1)第一产业偏离度高,负偏离距离零值渐远。其中,2000年为-0.71,2013年为-0.73,这说明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均衡,而且近年来二者的匹配程度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虽然每年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被转移出去,但农村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者,转移剩余劳动力仍存在较大压力。

图3 山东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

(2)第二产业正偏离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说明第二产业依然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具体表现为第一阶段:1980年(3.08)到1987(0.91)年以前几乎呈直线下降(见图3),一方面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匹配的程度在减弱,另一方面说明第二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第二阶段:1987-2004年间基本上围绕数值1波动,这期间受国家政策的引导、国有企业改革以及国际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第二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增加引发产值的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会降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导致第二产业偏离度呈正向偏离较大。另一方面,山东是出口大省,出口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出口订单的增加引发对劳动需求的增加。两方面的作用使得在此期间的偏离度波动不大。第三阶段:2004年后趋于下降至2013年最低点0.45,但仍高于第三产业,这说明在未来一段时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仍然较大。

(3)第三产业偏离度波动幅度大,呈下降趋势。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的偏离度偏小并趋向零值,这说明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度优于第二产业。2005年和2009年仅为0.1,2013年为0.22。这说明在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发展中,第三产业中不论是传统服务业还是新兴服务业,在山东的发展都很快,发展初期因为行业的资本含量和技术含量都比较低,所以会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随着国企下岗工人的出现,高校扩招毕业生的增多,第三产业中留给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空间变小了。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内部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也因行业的差异表现出有差别的吸纳能力,所以其结构偏离度与第二产业相比偏小了。2012年以来山东省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在未来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2 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均衡的国际比较

塞尔奎因和钱纳里[14]关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演变的国际模式(表4)研究表明:随着人均GDP的上升,三次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大多趋向于0。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三次产业的产值变化的趋势是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逐渐上升;同时劳动力也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从而使得三大产业中的结构偏离度趋于均衡。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与钱纳里和赛尔奎因结构偏离国际模式相比(见表4),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山东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略高于钱纳里模式的数据,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的,第一产业结构负偏离在小波动中有扩大的趋势,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在波动中有明显缩小的趋势,第三产业的波动幅度较大且重心在下移。山东省2008年人均生产总值33 083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 749美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是-0.74、0.80、0.08,2013年人均生产总值56 332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9 094美元,第一、二、三产业的偏离度为-0.73、0.45、0.22。这说明山东省的一、二、三产业间的劳动力的配置仍有较大的转移改善空间。

表4 钱纳里结构偏离国际模式和山东省结构偏离度的比较

2.3 第一产业内剩余劳动力转移潜力分析

在前面分析中,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由1980年的-0.54发展到2013年的-0.73,说明第一产业内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失业者,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潜力在扩大。特别是从2002-2013年的12年间都是围绕-0.74波动,上下幅度只有0.01,这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顺利的,能否形成有效转移还需要针对山东省的人口结构和农村劳动力结构做进一步分析。

(1)人口结构的变化。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增长等原因,山东省人口的自然增长率2013年为5.01%,人口年龄结构中0~14岁、15~64岁、65岁以上的比重由1982年的31%、63.4%、5.6%变化为16.1%、72.9%、11%(见表5),少儿抚养比下降了26.79%,老年抚养比上升了6.2%,这说明山东已经进入了“未富先老”的人口高龄化的经济发展阶段。虽然山东15~64岁的人口依然在增加,但是增长幅度持续下降,而0~14岁人口比重的下降又将影响未来年轻劳动力的供给,加之老年抚养比的进一步提高,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将会出现结构性短缺的新特征。面对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短缺,2016年1月国家开始转变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但是其经济效果还有待评估。

(2)农村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0~19岁的人口下降了4.31个百分点,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口下降意味着未来年轻劳动力的供给量会减少;20~39岁的人口下降了3.92个百分点,这又会直接影响当前青壮年劳动力的供给状况。而40~60岁的人口比例上升了6.01个百分点,61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上升了2.23个百分点,这说明老龄化人口有着增加的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2公布的研究成果表明,1980年之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占农村总劳动力的26.6%,1980年之后出生的外出农民工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9%,按照此比例推算山东农村人口结构,40~65岁的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人数依然较大。但是现实中,城市企业中在招聘时大都要求不超过35岁,喜欢招募40岁以下的青壮年。根据济南市劳动就业办公室2014第三季度发布的信息来看(见表7),求职人员大多集中在16~34岁之间的年龄段,所占比例为75.78%,需求人数所占比例为62%;45岁以上年龄的求职人数所占比例为10.23%,而需求人数所占比例仅为1.52%,求人倍率(求人倍率是劳动力市场在一个统计周期内有效需求人数与有效求职人数之比)仅为0.86。这说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业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由于市场对40~65岁劳动力的需求不旺,同时40~65岁的农民工更盼望有相对稳定的环境工作和生活,更倾向于留在家乡做季节性零工和务农。所以,40~65岁的农民工转向城市的意愿和动力比16~34岁的都要弱,转移的成本也高,转移的难度非常大。总之,虽然山东省第一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依然有向外转移的较大压力,但受已有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变化以及市场需求的限制,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出现40岁以下青壮年劳动力供给减少的趋势,同时40~65岁之间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能否形成有效转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引导和行业用工制度的转变。

表5 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和抚养比的变化(%)

表6 中国2009人口结构调查数据(%)

表7 济南市2014年第三季度按年龄分组的劳动力供求人数比较

3 促进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山东省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不均衡,对就业有着“蓄水池”的作用,有着较大的挤出效应和较高的隐性失业,目前存在大量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但是受市场变化和人口年龄结构的限制,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能力下降。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在波动中趋于平衡,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场所,受国家政策、国企改革和国际因素等因素影响最大,对劳动力的吸纳空间仍然存在,吸纳能力需要进一步考察。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比第一、二产业最为协调,单位增加值增加创造的就业机会最多,吸纳劳动力的空间潜力最大。当前随着劳动力工资的不断提升,人口红利逐渐减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力供给总量虽大但是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将同期存在,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多种举措增加农业收入,让农业留住农民

农业关系国家粮食安全问题。1982-2016年间有16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都做了重要指示。近年来国外实施粮食倾销和转基因种子的事件在中国频频发生,国内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地成本却在上升,真正懂农业、会种地的“农二代”人员越来越少,一年在土地上的收入不及在城市打工两个月的收入,农业留不住“农二代”人口。因此,要把农业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上,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让懂农业的农民自愿留在农业。

(1)关键要健全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机制和政府补贴机制。农产品价格是农产品市场正常发育的要素之一,它联系着生产者、消费者和农产品本身,影响着农民增产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价格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市场在农产品定价中决定作用,通过市场价格引导农业生产,调节供求。同时要对不同品种农产品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做到“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当农民收入因为农产品价格低而受到影响时,政府要采取目标价格补贴的办法,补偿农民种植成本相应增加他们的收益。懂农业、会种地的农民在土地上收到了预期的收入,就会减低外出打工的意愿。山东是农业大省,被誉为“中国的渤海粮仓”,政府更应该在增加农民收入、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延长农产品的价值链,发展农业和农业服务业,第一产业就业萎靡的现象会得到根本性转变。

(2)建立农产品交易信息监测网络化平台及预警系统。农产品市场信息关系农产品价格和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流通渠道不流畅或者说信息不对称就会影响农民的种养目标和结构,农民种养和市场不对接,生产和供应不对接、信息与市场不对称,就会造成农民凭经验、感觉去盲目种养。政府必须建立市场、生产者和消费者三者关联的信息流通渠道及监测系统,让农民在种养前对市场有预期、有判断。信息流畅才能使农产品走出涨跌的怪圈,最大化的保证农民的收入。

(3)引导农民培育优势农产品品牌,提升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运用土地资源创造高价值,而高价值源于产品的差别化和品牌价值。山东拥有品类繁多的农产品,是全国闻名的菜篮子和果篮子。有品名、口碑好,但全国知名品牌少,国际品牌更少,农业品牌的建设与山东农业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对农产品品牌价值认识模糊,以“山东特产”作为卖点,难以提升品牌的附加值,缺少对区域农产品品牌的有效保护机制,宣传和推介农产品品牌的工作也不够到位。因此,政府一方面在农产品生产领域继续开展标准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另一方面在销售服务领域要组织和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助推品牌增值。

3.2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带动优化第二产业劳动力结构

山东省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要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以增加产值促进就业。

(1)适度调整本土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就业协调发展。山东省工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一方面要体现发展工业推动增长的目的,另一方面要重视第二产业中与就业增量有关的行业的发展,调整第二产业中的行业构成和劳动力构成的比例关系,使二者协调发展。

(2)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坚持以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改变过于依赖资源扩张规模的经济增长模式,根据产业禀赋,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利用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推动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向最终产品转型,提升纺织、服装和家具等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发展质量,对产能过剩、消耗较高的钢铁、煤化工等行业要优化存量,提高产能利用率。只有工业质量提高了,产值上升了,才能提升容纳劳动力的空间,促进劳动力结构的优化。

(3)培育扶植新兴产业,形成工业增长新引擎。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中指出:对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经济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产业,以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膨胀产业规模为主攻方向,加快形成山东省工业增长新引擎[15]。加快机械、电子、汽车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提高工业劳动生产率,增加从事工业的各种经济活动的劳动力。

3.3 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层次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人民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就是要在提升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将第三产业由生活服务型为主转变为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并重。

(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优化第三产业。在辐射力强的大中城市,如济南、烟台和青岛,要在巩固发展传统服务业(如餐饮、批发和零售)的同时加大力度培植和引导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信息产业),逐渐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如服务外包、电子商务、动漫等)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发展质量。而在我省其他中小城市,应当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资源禀赋适当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和金融保险业等。也可以通过政策扶持具有齐鲁特色的文化产业。

(2)调整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形成合理规模和结构。第三产业内部的商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等行业有投资少、收效快的特点。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受市场影响较大,变化也快,影响着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交通运输、通信、教育和科学研究等基础产业的收益期长,需要的投资量大,且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强,因此要客观分析第三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调整投资结构,增加适量的劳动人口,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逐步优化第三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使之与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规模和结构。

(3)适时制定有度的倾斜政策,积极推广灵活的就业方式。在当前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要发展第三产业以增加就业,政府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一方面需要在财政、税收和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广灵活的就业方式,鼓励支持非正规就业,包括钟点工、季节就业、短期合同、劳务派遣和单一服务项目就业等,防止行业歧视现象发生。

3.4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而劳动力结构优化又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得以实现的原动力,因此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促进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流动尤为重要。

(1)调整大学课程设置,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大学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要把过去重知识本身的高学历思维模式变为重视实际生产服务能力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符合产业结构优化所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人才。

(2)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职业教育肩负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使命,发展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就业。因此山东省各级政府要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现代化,着力培养年轻劳动者的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和创业能力,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把“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和智力支持。重视职业培训,尤其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和技能素质,增加他们参与竞争就业的能力,使他们适应技术升级和产业提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CLARK 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London:Macmillan&Co.Ltd,1940.

[2]LEWIS 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J].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22(2):139-191.

[3]库茨涅茨S.各国的经济增长[M].常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钱纳里H,鲁宾逊S,赛尔奎因M.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吴奇,王松宝,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周兵,冉启秀.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7):24-27.

[6]尹庆双,奉莹.人工神经网络在第三产业就业分析中的应用[J].人口与经济,2009(6):54-57.

[7]赵杨,刘延平.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0(12):80-83.

[8]马剑,邢亚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分析[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3):56-61.

[9]韩梅.安徽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8.

[10]朱智文,柳晨.甘肃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开发研究,2012(5):26-29.

[11]高建丽,张同全.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问题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6):3-5.

[12]朱相宇,乔小勇.北京第三产业就业潜力与调整升级[J].经济体制改革,2014(2):64-68.

[13]王涛,石丹,安锦.上海市产业结构偏离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检验[J].华东经济管理,2015(8):17-23.

[14]SYRQUIN M,CHENERY H B.Three Decades of Industrialization[R].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s,1989,3:152-153.

[15]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EB/OL].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15/4/16/art_285_7010.html,2015.04.16.

[16]薛继亮.产业结构转型和劳动力结构调整的微观机理研究:理论与实践[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2):66-73.

[17]茅锐,徐建炜.劳动力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164-183.

[18]韩胜娟.我国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演变动态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11):134-137.

[19]韩梅.广东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差原因及对策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1):122-128.

[20]韩永宝.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演变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3):208-209.

(责任编辑 刘小平)

修回日期:2016-03-10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9X(2016)04-0035-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保障粮食安全视角的土地托管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12CJY06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与劳动力结构优化的互动关系研究”(10BJGJ09)。

作者简介:朱世英,女,山东莒县人,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理论与政策,Email:sdcjzsy@163.com。

Un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bor Structure

ZHU Shiying
(School of Economics,Shan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As a large province in terms of economy,agriculture and population,Shandong Province has a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which has promoted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ulation and its labor structure optimization,but the two structures experienc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in terms of time and variation range.A structural deviation analysis and a Granger-causality test of 1980-2013 Shandong Provinc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bor structure show that the pressure of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the first industry increases while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transfer improvement in labor force distribution between the second and the third industries. Therefore,it is suggested that agricultural income be increased by various measures while proficient farmers are encouraged to do farming;industry be transformed and upgraded so as to improve development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econd industry labor structure;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third industry be optimized so as to promote the rational flow of labor resour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tha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 strengthened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uman capital.

Keywords:industrial structure;labor structure;non-equilibrium;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产业结构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我国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的理论探讨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