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雪峰 徐立新 顾菊兰
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退高黄汤治疗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99例分析
陆雪峰徐立新顾菊兰
226000江苏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
我院于2006年到2015年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退高黄汤治疗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99例并与随机抽取同期患者102例对照,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1例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患者均系2006年6月—2015年10月住院患者,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39.5岁,男性146例,女性55例。治疗组99例,对照组102例,其总胆红素均大于300 μmol/L,两组间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入院当日各种生化指标无统计学意义。诊断参照2000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二、方法
对照组以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组除综合治疗外,同时给予人工肝治疗(血浆置换加或不加胆红素吸附),每3~5天一次,共2~7次。并加用退高黄汤[2,3](由赤芍、水牛角、丹皮、桃仁、红花、三棱、当归、黄芪等制成)治疗,8周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三、血清学检测
入院当日及每周检测肝生化常规项目(包括ALT、AST、TBil、DBil、ALB、PA、CHE)。肝功能常规项目在日立7170A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内毒素检测采用鲎试剂法。
四、全功能血液净化装置PLASAUTO IQ21血滤机由日本旭化成医疗提供,首次治疗留置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血浆分离器型号为CASCADEFLO EC-40 W,胆红素吸附器型号为BRS-350。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置换液选择同型新鲜冰冻血浆,实际需要的量2200~3600 mL。
五、MELD (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终末期肝病评估分值计算根据血清胆红素、肌酐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计算MELD 分值[4]。MELD 计分=3.8 ln(TBI mg/dL)+11.2 ln(INR)+9.6 ln(Cr mg/dl)+6.4×病因(胆汁淤积或酒精性为0,其余为1)。
六、病情好转:一般情况好转,总胆红素下降至最高50%以下。
七、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0.0软件,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结果
一、高黄疸肝炎两组治疗后指标见表1。
二、肝衰竭患者两组治疗后指标见表2。
表1 高黄疸肝炎两组治疗后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表2 肝衰竭患者两组治疗后指标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讨论
肝脏有解毒、分泌、合成、转化等非常复杂的功能, 肝功能严重损伤,会导致血清中胆红素、内毒素等代谢产物明显升高,凝血因子严重缺乏,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内毒素血症对肝细胞的毒害作用非常明显,可迅速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凋亡及肝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时,肠道通透性增加,肠源内毒素入肝增多,加之肝脏对其灭活能力下降,使肝病加重,难以恢复,一旦继发感染,病情恶化,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多脏器损害而病死[5]。
黄芪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促进NK细胞分泌的功能,以及诱导产生干扰素和促进肝细胞再生、修复的能力。方中少佐黄芪,暗合仲景“见肝之病,知病传脾,当先实脾”之旨,以益气健脾,阻断传变,且能佐制大量凉血药物的苦寒之性,助其散瘀之能;与当归相伍,可防行气破血之品戕伤气血[3]。
人工肝治疗技术其安全、有效性已被广泛认可,不仅能很好地清除体内蓄积的内毒素,还可补充大量血浆、白蛋白等各种活性物质,为患者肝细胞再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因此血浆置换应尽量选择在重型肝炎的早期进行,这样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能有效提高重型肝炎救治成功率,并为准备肝移植的患者赢得时间,增加患者生存的希望[6,7]。
本文结果提示:两组病例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的LPS、 TBil、 MELD下降更明显,PA、CHE也有所上升,高黄疸肝炎组治疗组好转率明显好于对照组,而在肝衰竭组两组间区别不明显,这可能与病例数少有关,同时与肝衰竭组病例的中、晚期比例较高有关。我们发现,在肝衰竭早期治疗组好转率(22/25,88%)明显高于对照组(17/24,70.8%),但因为病例少,无统计学差异。在人工肝次数≥5次的8例中,只有1例好转,与Cui[8]的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人工肝联合退高黄汤治疗能提高高黄疸肝炎及肝衰竭患者的好转率,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 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8:324-329.
[2]王陆军,朱勇根,李民,等.退高黄汤治疗重度黄疸型肝炎120例临床研究. 江苏中医药,2003,24:15-17.
[3]窦志华,王陆军,章幼奕. 退高黄汤药效学研究.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4,20: 31.
[4]臧红,万志红,辛绍杰. 早期预测肝衰竭预后的研究进展. 肝脏,2014,19:877-879.
[5]Chisari FV, Isogawa M, Wieland SF. Pathogenesis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Pathol Biol(Paris),2010,58:258-266.
[6]王英超,张敏,李永勤,等.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的临床初探. 肝脏,2012,17:570-571.
[7]张琳,赵守松. 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1015-1019.
[8]Cui.Artificial liver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plasma exchange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hepatitis.Journal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2014,22:21.
(本文编辑:茹素娟)
通信作者:徐立新,Email:xlxwjp@126.com
(收稿日期: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