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选择

2016-07-25 07:22张奇林巩春秋
山东社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中国可持续发展

张奇林 巩春秋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战略选择

张奇林巩春秋

(武汉大学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430072)

[摘要]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的长期需要。政治认同、法律制度、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等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慈善供给主体的意愿和行为是可持续捐赠收入的决定因素,也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基于中国国情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规律,加强制度建设,夯实慈善事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制度创新,培育和激发慈善事业的内生动力,这是实现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捐赠收入;中国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源于生态学,指的是对于资源的一种管理战略。后来被广泛使用,成为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和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能力建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怎样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可持续收入”。其含义是,不会减少总资本水平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基于的理念是,只有当全部的资本存量随时间保持不变或增长时,这种发展途径才是可持续的。那么,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呢?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多维发展。多维发展的理念是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文化、体制的异质等多种因素提出来的。它的政策意义是,各国可以从各自的国情出发,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就中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1. 中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现实需要;2. 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3. 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期,也是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慈善事业。

首先,各种不幸者和弱势群体的客观存在需要发展慈善事业。这些不幸者和弱势群体主要包括:占全国总人口6.34%,总数达8502万的残疾人群体*中国残联:《关于使用2010年末全国残疾人总数及各类、不同残疾等级人数的通知》,转引自张奇林、张东旺:《残疾人权益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社会保障研究》2014年第2期。;总数过亿的城乡贫困人口*其中,农村贫困人口7000多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光明日报》2015年12月8日);城市贫困人口约5000万(《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我国城市贫困人口5000万》,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8/03/8147133_1.shtml)。;每年需要救济的7000万各类灾民。*《中国救灾机制基本建立,每年7000万灾民需政府救济》,http://www.china.com.cn/news/2007-08/22/content_8726874.htm.这些群体规模庞大,均需给予不同程度的现金援助、实物援助、医疗援助及相关服务援助。巨大的援助需求和援助工作,绝非政府所能全部满足和承担。民间力量的参与,也使发展慈善事业成为必要。

其次,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慈善事业来补充。虽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保障水平不高,制度碎片化,使得一部分社会成员可能因保障不足或制度衔接等原因而陷入困境,这也需要民间慈善事业配合和补充,来化解社会保障改革和制度建设所存在的风险。

第三,政府难以承受的财政压力需要通过发展慈善事业来舒缓。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多发期,各种矛盾集中释放,社会问题频现,社会需求巨大,既需要政府长远谋划,又需要及时应对和处理。虽然分税制改革后政府财力不断增强,但面对众多的社会问题和巨大的社会需求,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民间力量的参与正当其时。

第四,巨大的贫富差距迫切需要发展慈善事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2003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位居高位,2008年达到了最高点0.491。虽然近几年基尼系数有所回落,2014年还创出了新低0.469,但仍远超基尼系数的警戒水平0.4。同时,我国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非常明显。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治理贫富差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且必须找到病因,对症下药。但不可否认的是,慈善事业在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和希望反哺社会的社会成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是缓解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

第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发展慈善事业。慈善事业是一项道德工程,以一定的社会道德水准为基础。反过来,慈善事业的发展又有助于社会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水准的提高。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弱化了以“仁义”为中心的传统道德意识,慈善事业赖以存在的“仁爱”精神和扶危济困理念也被社会边缘化。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倾向于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赚取私人利益上来,而忽视了以“家国”观念为核心的传统社会责任观,“为富不仁”俨然成了市场经济的标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是时代所需,而慈善事业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意义。

二、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而慈善事业的供给则取决于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犹如一列奔驰不息的列车,它需要有路轨、交通灯等基础条件,更需要有引擎等动力设施。这些要素对慈善事业的型塑以及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尽相同,我们从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两个方面来构建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一)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包括积极的政治认同、规范的法律制度、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等要素。

1. 政治认同

政府与慈善的关系问题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慈善事业源于自发的慈善活动,民间性和自愿性是慈善事业的本质特征。同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公共政策相比,慈善事业是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基于对制度的不同理解,也有人将宗教的慈善活动归为正式的制度安排([美]Neil Gilbert, Paul Terrell:《社会福利政策导论》,黄晨熹等译,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其出发点是,相较于无序的民间慈善活动而言,宗教慈善活动更有序,且制度化。但它又有别于官办慈善,为了加以区分,他们将官办慈善称为政府的制度安排。我们的分类方法是,所有非官方的制度安排都是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因此,在资源动员和福利提供上,慈善与政府是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不是对立甚至敌对关系,也不必然导致对立或敌对,但认识和处理不当,有可能转化为对立或敌对关系。,出于权威和正统的考量,政府有可能会打压慈善事业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即使政府认同慈善事业,也存在政府福利项目挤出慈善的现象。关于公共政策“挤出”(crowd-out)私人慈善的研究请参见Abrams, Burton A. and Mark D. Schitz (1978). “The ‘Crowding-out’ Effect of Governmental Transfers on Private Charitable Contributions”.in Public Choice, Vol. 33, No. 1,pp.29-39;Clotfelter, Charles T.(1985). Federal Tax Policy and Charitable Giving.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ndreoni, James.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he Public-Goods Crowding-Out Hypothesis”. 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3, No. 5 (Dec.1993),pp.1317-1327;Ferris, J. Stephen, and Edwin G. West. “Private versus Public Charity: Reassessing Crowding out from the Supply Side”.in Public Choice, Vol. 116, No. 3/4 (Sep.2003): 399-417;Brooks, Arthur C.“Public Subsidies and Charitable Giving: Crowding out, Crowding in, or Both?”in Journal of Policy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Vol. 19, No.3 (Summer,2000): 451-464。同时慈善事业发展所依托的公民社会和社会动员与政府的社会控制存在某种冲突,这也可能成为政府压制甚至取缔慈善的缘由。毋庸讳言,在中国文化中存在某些对私人慈善的偏见,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打压甚至取缔私人慈善的现象。因此,肯定慈善的价值和正当性,赋予慈善事业以合法性,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2. 法律制度

慈善事业所处的是一个自发的市场,参与其中的每个人都是理性人,虽然客观上都在为社会公益作贡献,但每个人做慈善的动机各不相同,慈善的市场充满了竞争和无序。如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一样,慈善市场最需要的基础设施是法制,它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与有序运行的根本保证。法律制度的完善也是慈善事业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我们探讨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探讨慈善事业如何走向成熟,从逻辑上讲,法律制度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3.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与慈善的关系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从宏观上讲,经济发展与慈善捐赠呈正相关。从美国近40年的历史数据来看,慈善捐赠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而且总体趋势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长*张奇林等:《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8-340页。。但经济发展毕竟是一个宏观变量,它与慈善捐赠并无直接关系,与慈善捐赠有直接关系的是反映经济发展的微观变量:居民和企业收入。经济学家对收入弹性的研究表明,收入与慈善捐赠也是正相关的关系*Schwartz运用美国国税局的收入划分统计资料,测算出的收入弹性为0.53到1.34(R.A. Schwartz, “Corporate Philanthropic Contributions,”in The Journal of Finance, Jun., Vol. 23(1968);Clotfelter使用商务部的合并数据,获得的收入弹性为0.59至1.14(Charles T. Clotfelter. Federal Tax Policy and Charitable Giving.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5)。。因此,经济发展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础条件,也就是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提高,个人和企业有从事慈善的条件和可能,但会不会实质性地参与则取决于内生变量。

4. 社会环境

慈善是一种开放的社会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公共空间,需要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同时慈善又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会环境型塑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养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而影响社会成员的慈善参与性。因此,社会环境是典型的外部条件,同时也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当然,不同的社会环境对慈善事业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社会环境主要有三个要件:一是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相对发达的公民社会有助于提高慈善的参与度;二是社会风气,团结、友爱、互信以及意气风发、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提升捐赠的意愿和捐赠的慷概度;三是舆论环境,适当的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有助于慈善营销和慈善动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环境并不总是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可能对慈善事业的发展带来两种极端的影响:一种情况是,慈善丑闻的发生会极大挫败社会的慈善热情和参与意愿,导致慈善事业的退步和长期低迷;另一种情况是,某些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会导致慈善捐赠的爆发性增长。应该看到,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常态,都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构建开放的、稳定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从国外慈善事业发展的经验来看,上述四个基本条件固然重要,但也只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外生变量,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归根结蒂取决于它的内在动力。

(二)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探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要回答两个问题:一是何为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怎样生成的。

社会捐赠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我们在评估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时,可采用类似“可持续收入”的指标,如可持续捐赠收入*慈善组织的收入形式多样,包括捐赠、政府资助、商业营收、会费、投资收益等,其中捐赠是主要的收入和资源来源,而捐赠又不仅限于捐资,还有捐物、义工等形式。这些捐赠形式均可按市场价格折算成现金,以货币计价,因此,我们用“捐赠收入”来统称各种形式的捐赠。。

捐赠收入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慈善供给主体的意愿和行为。这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所在。我们将慈善供给主体划分为三类:捐赠者、慈善组织和政府。其中个体捐赠者是最重要的慈善供给主体,在慈善事业比较发达的美国,个人捐赠占总捐赠额的80%。慈善组织既是捐赠的接收者,又是慈善资金和慈善资源的经营管理者,相对于慈善客体而言,慈善组织是当然的供给主体。政府可以直接提供资助,但政府更重要的工作是影响和规范其他慈善供给主体的行为,保证慈善事业发展的有序性,而且政府的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三个主体的关系和作用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但显而易见的是,捐赠者的捐赠意愿和行为是可持续捐赠收入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也是我们分析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逻辑起点。

捐赠者是否愿意捐赠有两个考量:一是捐赠的价格,它随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一个人的边际税率是30%,他(或她)捐1块钱的价格就是0.7元;如果边际税率是15%,他(或她)捐1块钱的价格就是0.85元。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捐赠价格越低,捐赠也会越多。二是捐赠带来的收益,这里讲的收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私人的收益,主要是个人效用的满足*比如实现对他人的关心、将财富回馈社会、将继承来的遗产捐赠出去等。;另一种是公共收益,也就是公共利益的实现。基于前者的最优捐赠水平取决于个人,在后一种情况中,由于有“搭便车”的心理和“搭便车”的情况发生,提供的公共物品数量往往少于最优水平。在西方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借助经典的慈善捐赠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个人捐赠的动机往往是出于私利*这里讲的“私利”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仅仅用来说明一种客观情况,不带感情色彩和价值判断。。但是这一结论与有关捐赠动机的调查结果相左。接受调查的大多数捐赠者声称,他们更多的是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关于实证与经验之间的差异,有学者解释为捐赠模型的误导。经典的捐赠模型假定,人们在收入范围内做捐赠选择时是自由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假定上,它与捐赠者所处的真实环境并不相符。捐赠者在做决定时,对社会规范和规则、社会成员的互动程度、捐赠收益、慈善组织的品质和其他捐赠者的状况等比较敏感,不至于出现一个人增加捐赠会减少其他人捐赠的情况。*Lise Vesterlund. “Why Do People Give?” in Walter W. Powell and Richard Steinberg,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6: 568-587.

因此,捐赠者在捐赠时会作成本和收益的考量,但这不是一个标准的成本效益的决策模型,因为在有些情况下成本和收益是分离的,甚至有时捐赠者不考虑成本。无论是成本效益的理性决策还是成本收益的分离,从本质上讲,慈善捐赠都是公共物品的私人提供,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来支撑和维系,这种动力的生成来自三个供给主体自身的建构和相互影响。

首先是捐赠者慈善意识和慈善自觉的培养。如果仅仅以为人性善的本性就能达此目的,那就太乐观了。慈善意识和慈善自觉是一个从精神和气质上养成的过程,是深入骨髓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它需要经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以主流价值观或宗教精神为引导,加上文化的积淀与熏陶,方能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其次是外部力量的动力输送,主要是政府和慈善组织对捐赠者的诱导、激励和影响。就慈善组织而言,就是要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慈善组织建设的基础是公信力建设。捐赠者和慈善组织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这也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最好的注解。良好的公信力是慈善组织对捐赠者的回报,是慈善组织应尽的义务。在公信力建设的基础上,慈善组织要不断提升自主发展和创新的能力。现代慈善事业是以慈善组织为组织基础的,慈善组织接收各方涌来的慈善资源,并直接面向慈善客体,因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能否形成有效的合力,关键在于慈善组织的能力建设。慈善组织通过自主发展和创新,不断寻找和开发更多的资源来参与慈善事业,形成以慈善组织为中心的“结构洞”(Structural Hole)*“结构洞”理论是美国学者罗纳德·伯特(Ronald Burt)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社会资本理论提出的用来解构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新理论,它将人们的注意力从网络中的资源向网络中的结构及其分配结果转移。(Ronald S. Burt.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同时不断提高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慈善组织的服务能力,这也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强大的内在动力。

就政府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增加政府的直接资助,而是通过制度创新,不断为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引入活水。鉴于慈善捐赠和慈善组织对政策的敏感性,政府的制度创新主要是政策工具的创新,政策工具的选择既要符合国情又要尊重慈善事业的本质规定性,要有利于降低捐赠成本,优化捐赠环境,激发捐赠者的积极性。同时要以开放和包容的方式对待慈善组织的创新和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事物,不断完善相关制度,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松监管。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见图1)。基本条件和内在动力的协调与耦合才能实现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图1 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

三、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慈善事业蓬勃发展,但是,也应该看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表现在:慈善组织的独立性较弱;动员性与强制性捐赠时有发生;制度建设滞后、“慈善失灵”问题比较普遍等。这种非均衡的、非典型的发展模式,其短期效应可能比较明显,但从长期来看,它会忽视“基础设施”的建设,抑制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动力生成机制的形成,影响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国慈善事业也存在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

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创造和满足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大力培育和激发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这既符合协调发展和多维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可减少制度变迁的成本和阻力,提高制度变迁的可行性。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中,政府的价值认同与制度创新既是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动力机制中的一环,而且政府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在中国的语境下,政府的作用尤为关键。目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发展慈善事业的政治环境比较宽松。慈善事业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作用的逐步显现,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执政党的重要文献里强调了慈善事业的发展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到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以慈善事业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支持慈善事业发挥扶贫济困积极作用”;从2005年“支持慈善事业发展”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14年底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再到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坚实的政治基础。但是,也应该看到,由于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制度的惯性,在政府与慈善的关系中,政府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强势地位,政府对慈善的过度干预和控制的痕迹较重,如政府对慈善组织的选择性激励、慈善组织衙门化和行政化、以行政手段调动慈善资源等。另一方面,政府监管不到位,慈善丑闻时有发生,这些都会挫伤捐赠者和慈善组织的积极性,扭曲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生成机制。因此,在价值认同的前提下,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又要合理确定政府干预的边界,这就需要在管理方式和政策工具方面有所改变和创新。在慈善组织的管理方面,政府要赋予慈善组织适当的行动权力空间,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调整和规范业务主管单位和慈善组织的关系,业务主管单位要逐渐从直接管理活动中退出来,进行间接管理;通过治理,尽力减少慈善组织内部的官僚作风和不作为现象;改变以政府为中心的“结构洞”格局,构建以慈善组织为中心的“结构洞”,*关于中国慈善组织的“结构洞”的讨论请参见拙文《陷入还是自主:中国慈善组织的‘结构洞’——以湖北省慈善总会为个案》,《武汉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促进慈善组织自主发展,使之真正成为捐赠者参与慈善的公共空间。在政策工具的选择方面,既要考虑政府的经验、偏好和路径依赖,也要考虑受众可能的反应;既要考虑政府的行政效率,也要考虑慈善的目标效率。政策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宜以非强制性政策工具为主,增加选择性和激励性,将决策权更多地留给捐赠者和慈善组织,与此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管,避免以慈善之名行不善之实的情况发生。

其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公民的慈善意识和慈善自觉,从理念和文化上培育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是实现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性基础。价值观在慈善意识和慈善自觉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西方以宗教立国,宗教对西方国家慈善事业的贡献不仅限于宗教慈善为社会提供了多少财物和义工,更重要的是它对世道人心、社会风气乃至主流文化的影响,它是西方国家慈善事业长盛不衰的重要引擎。我国也不失这样的慈善资源。乐善好施、守望相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是在慈善事业被当做封建遗毒扫地出门的年代,人们私下的互助共济活动也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传统美德的歪曲和背离毕竟不是常态,重拾“爱人之仁”的价值观念,回归扶危济困的慈善美德在当今中国社会产生了强烈共鸣,这充分说明了传统美德绵绵不绝的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升华,同时它又以开放的胸怀包容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它理应成为培养公民慈善意识和慈善自觉的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

第三,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信力建设;二是能力建设。从慈善组织自身来讲,公信力建设就是加强自律,通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慈善组织的责任和义务,以赢得政府和社会的信任,特别是捐赠者的信任。公信力建设是慈善组织甚至是整个慈善事业发展的生命线。能力建设方面,一是要增强慈善组织的资源动员能力和筹资能力,提高在日益公平、开放的慈善市场中的竞争力,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关注互联网,关注新慈善,培养慈善事业新的增长点;二是提高慈善组织的运行效率和慈善资源的使用效率,以优良的业绩回报社会的爱心;三是提升服务能力,承接政府外包的服务。只有慈善组织足够健全和强大,堪称政府伙伴时,才有可能与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促使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建立竞争机制。

第四,加强制度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慈善事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慈善是一项爱心工程和道德工程,慈善行为的失范和慈善市场的失序,不仅会浪费慈善资源,更会挫败社会的慈善热情。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是慈善事业良性运行的保证。因此,制度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资源。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慈善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范了慈善活动中的主要行为和关系,包括政府与慈善的边界、捐赠者、受益人和慈善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建立了慈善的激励和监督机制,成为未来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其作用值得期待。

就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尽管具有影响力的战略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慈善机构可得的资源,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获得媒体的报道对非营利组织来说是一项无价的资源”*J. C. Jenkin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Policy Advocacy”. in W. W. Powell, (ed.)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7: 296.。但是,实证研究发现,并非所有的慈善新闻报道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改进慈善报道方式,多以媒体对象和对象的主要属性来报道慈善,多深入报道,保持报道的持续性,多将受众作为公民看待,以专题式报道呈现事实真相,提高慈善报道的有效性,让受众认识到慈善事业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公众关注慈善,积极参与慈善。

(责任编辑:陆影)

收稿日期:2016-03-24

作者简介:张奇林,管理学博士,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医疗卫生政策、慈善与非营利组织。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改革研究”(项目号:15JJD630009)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16]07-0054-06

·社会福利与社会治理·

巩春秋,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中国可持续发展
他们承诺捐出半数以上财富投入慈善事业 超过200位慈善家加入“捐赠誓言”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深入实施慈善法 促进广东慈善事业大发展
慈善事业的核心定位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