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设计*

2016-07-25 01:16:41方小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工电子技术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方小菊



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与设计*

方小菊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 南宁,530226)

[摘 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从电工、机电设备维修员等岗位要求出发,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为目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提出了包括职业岗位分析、工作过程分析、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等在内的课程改革与设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工作过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在高职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掌握高级技术的应用型人才,而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1]。当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被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我国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计难以培养学生岗位核心能力,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2]。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由理论为主的学习方式向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学习方式转变的一门关键课程,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电工等岗位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有机结合,以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课程设计,达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开发基本步骤:1.职业岗位分析→2.工作过程分析→3.教学设计→4.教学实施[3],接下来就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对这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1 职业岗位分析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团队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到南宁燎旺车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德昌电机(北海)有限公司、南宁桂格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进行深入调研,与往届毕业生座谈交流,校企专家对电工、仪表工、机电设备维修员等岗位进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分析讨论,归纳出的岗位职责有掌握电工工具、量具、电气仪表的使用方法;掌握常见电路、电机和电气设备的安装、修理与保养的工作;设备维护检修工作,协助车间搞好公司仪表维护的工作,确保仪表系统维护、检修过程中人身和设备安全;负责仪表的维护和检修,对故障仪表维修、调校并投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形成报告向上级汇报等。

2 工作过程分析

根据岗位职责对知识、技能和素质三方面的能力需求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解构传统知识,根据实际的工作过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进行内容重组。 调整后的学习情境及学习任务如表1。

表1 学习任务表

由实际的工作过程提炼出学习任务,可以保证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的一致性。这里以情境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任务4.3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就是由工作过程提炼出的学习任务。常见设备如行车、木工用的电刨床、台钻、刻丝机、甩干机、车床、电动葫芦、电梯等都是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的典型应用。将抽象的传统知识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调整优化,符合知识的发展规律,贴合工作实际的学习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教学设计

课程在设计时要求以工作范围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即要做到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根据典型的学习任务,进行课程内容的教学设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主要有四个原则。

3.1突出应用、培养技能

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能力目标、社会技能目标和职业素质目标,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上注重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虚拟练习,融合实际操作,掌握职业技能。

3.2多种教学方法并用

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下,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将每个学习情境提炼出各个学习任务及其知识重难点;在每个学习任务中,找出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案,精心设计组织教学;采用示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问题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兴趣中主动探究学习。

3.3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

丰富的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动画引入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立体化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专业设计软件、flash动画、视频及虚拟实训平台等信息化技术的充分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创新了学习方法,使真实的工作过程呈现在课堂上。

3.4紧密结合后续课程

本课程定位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充分考虑到职业技能的持续性要求和整个课程体系的延续性,做到前后紧密衔接,避免内容重复和缺失,方便了后续教学。

这里以情境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任务4.3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为例简述教学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步骤流程图

应用六步法的教学实施过程,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过程图

低压元件选择(10分钟)1对比分析教学:利用图片、动画演示,呈现元件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3查看学生的元件清单,简要评价与总结。2各小组根据各自的线路方案,查阅相关手册选择线路安装时所需元器件的型号及数量,并列出清单表。4修订清单表。计划虚拟仿真(30分钟)1助教平台进行课堂演示,使学生能清晰直观将抽象的原理图和复杂的实物接线图联系起来。3教师课堂巡视回答学生疑问。5指导学生完成线路的仿真安装。2通过虚拟实训平台进行练习,学生选择本任务电动机正反转控制,利用该平台观看自动布线,并进行手动布线,掌握接线的原则和方法。4学生反复练习,熟练掌握线路安装的方法。实施安装调试(75分钟)1教师播放操作视频,并现场示范指导。3课堂巡视,解答学生有关线路安装调试中出现的问题。4教师详细讲解正反转控制线路的自检方法。2学生根据上述教学环节中的决策,按照“机电设备维修员”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进行实际动手操作,仔细检查线路,组内相互讨论,进行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实际安装与调试。5学生完成线路调试。检查个人评价(5分钟)1进行自我评价,包括作品展示。2 组内互评。评估综合评价2对学生的本次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定。1对整个学习任务进行组间互评,包括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质等方面。3课下进入相关的学习网站和资源库进行课后学习。

4 教学实施

4.1实施方式的转变

各个学习任务的教学组织过程是主要由课前预习、任务导入等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同时采用“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步法,不仅教学体系完整,而且充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由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方式的转变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了学会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社会能力的发展和职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4.2校企共建课程团队

校企专家合作共建课程团队,通过长期深入合作的机制,日常交流讨论教学内容和方法,与时俱进,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共同开发教学资源,更新教育内容,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优化课程团队结构。

4.3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院与合作企业深入合作,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具有集电工、电子、电脑仿真及多媒体一体化的教学设备,尽可能创设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良好的实训平台为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提供了保障。

4.4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体现教学的公正、公平。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实验操作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过程评价;考核评价要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课程的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组成。课程总成绩=形成性考核(60%)+总结性考核(40%)。通过综合考核,全面考核了学生的能力,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

总之,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电工电子技术》改革后,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职业素质,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质量有效提高。今后,将继续深化“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改模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11.

[2]程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汽车销售实务课程设计[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4):23-25.

[3]张崇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开发与课程设计—2009年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有感[EB/OL].http://www.baidumen.com/ lunwen/31576.html.

Research on the Course Design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Fang Xiao-ju
(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Nanning, Guangxi 530226)

Abstract:Based on the “working proces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reform measures about the cours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 post and working process,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etc. The reform measures take students’ professional quality as the objective and meet the job requirements of some posts such as electrician and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maintainer.These reforms can draw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orrelated courses of mechatronics.

Keywords:working process;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design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083(2016)02-0021-04

收稿日期:2016-01-29

基金项目: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高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编号:桂职院〔2014〕142209)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方小菊(198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和高职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电工电子技术工作过程课程设计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基于SPOC的混合学习模式在高职专业基础课中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法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的应用
中文信息(2016年10期)2016-12-12 12:08:27
项目引导型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教师·下(2016年10期)2016-12-03 09:59:45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实践类课程改革探索
职业(2016年11期)2016-11-23 20:23:27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19:28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设计与思考
浅析《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14期)2016-03-25 04:07:02
中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5期)2016-03-11 09:58:01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中小学电教(2016年3期)2016-03-01 03: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