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保 章, 李 良 玉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辽宁 大连116024)
媒介生态情境理论探析
郑 保 章,李 良 玉
(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辽宁 大连116024)
媒介生态情境是媒介活动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殊生态环境,它使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中探寻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促进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从媒介生态情境的现实基础、场景融合及实现形式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评析,有助于在复杂的社会生态体系内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种力量的共栖关系,对于如何应对当前媒介生态危机和信息生态恶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媒介生态学;情境;媒介生态平衡;补救性媒介
现阶段的媒介生态研究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媒介为代表的技术力量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影响;二是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反思技术理性,企图恢复人的本性和人类与社会各子系统和谐健康的关系。这些论述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媒介生态学者对媒介社会影响的关注,但缺乏对媒介生态情境的整体思考和实践透视;而媒介生态理论的宗旨就是从媒介生态的内在机制和外在联系以及各种生态因素的相互联系中,探索和揭示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本质和规律[1],从而使其能为人类自身服务,尤其在机械技术向现代信息技术转换的过程中,技术对人的奴役改变了有关人类限度和技术的可能性,使其成为技术的“生殖机器”。这就需要媒介生态学家摆脱技术理性对媒介责任和媒介影响力的片面强调,从情境的角度透视人、媒介和社会各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寻找媒介环境的改变与人的行为改变的关联性[2],并把媒介和人类之间的互动方式作为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对媒介生态情境的理论研究,着重探讨了新媒介背景下媒介生态情境的变化和实现形式,试图从媒介形态的渐进发展中探寻其生态平衡之路,这对于如何应对当前媒介生态危机、实现新旧媒介共存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于媒介生态情境的思考首先得益于技术哲学论者对环境的关注。西方世界从17、18世纪开始进入技术竞速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创造了巨大生产力神话的同时,也相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内容。人们开始盲目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是一种神圣的力量,能满足人的一切需要和欲望。逐渐地,人被工业文明束缚在机器上,不再主动地使用工具发挥作用,而是被动地为机器服务。这就需要人们重新恢复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生命价值和人类命运的垂询,以及对平衡和谐环境的追求。此间也不乏学者对环境生态的关注,他们以“去除技术文明的神话色彩”为己任,致力于还原技术适当的但具有建设性的角色,使之进入一个更加有机的为人谋福利的广阔视野。由此,生态学的精神与想象很自然地移入对西方人的现代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领域,思考技术作为人的生存环境的内在问题,为媒介生态情境的生成提供了现实前提。
“情境”一词主要用来指代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为了表达某一特定话语结构所作的各种综合因素的考量,强调的是人类意识“内化”外部刺激的独特过程和功能。在媒介和技术活动中所涉及的情境,主要指技术人工物为实现其功能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技术主体、技术客体、技术活动场所及信息系统等。在人类传播过程中,媒介成为延伸信息传递的中介物和工具,“具有简化复杂事物并将其传播出去的能力”,使不同群体的人们具有相同的理解力、互动的期待以及可确定的话题[3]。媒介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概念、物理空间内各种实体性和功能性要素的渗透和影响,形成了媒介活动和技术知识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殊生态背景——媒介生态情境。由此观之,媒介生态情境强调了对物理空间的界定和技术活动场域的生态状况、信息饱和度以及既定技术路线指向下的规划。一方面,情境作为技术的存在方式具有实在性;另一方面,技术可以看作是情境的一部分,情境对于任何一个技术来说都具有解释功能,我们无法脱离情境来研究具体的某项技术。卡普在同工具、机器打交道的实践情境中将工具看作是人器官的投影,提出了技术的“人体器官投影说”,从而进一步认定铁路是循环系统的外在化,电报是神经系统的扩展。技术的影响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要坚定不移、不可抗拒地改变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此外,情境作为一种刺激和约束力量,在为技术主体提供媒介信息支持的同时,也对技术主体提出一系列准则和要求,规定技术主体按照相应的共同体标准完善自我、不断前进。情境一旦设定,便划定了一个有效性的边界[5],在这个自成体系的范围内,有一系列的设计和使用规则来保证技术的有效性。具体的技术都是存在于情境中的,诞生于某一情境中的具体技术一旦进入一个新的情境,就会受到新情境的影响和熏陶,或与新情境相伴而生,或者自行消亡[4]。为了进一步体现技术与媒介生态的发展和变化,梅洛维茨将“情境”解释为“信息系统”,即“将其作为接触社会信息的某种模式……地点创造的是现场交往的信息系统,而其他传播渠道则创造出许多其他类型的情境”[6](p34)。这里的“情境”不仅指电子媒介产生的电子情境,还包括电子情境和传统情境融合而成的全新情境,其重点在于论述电子媒介通过形成电子情境所产生的影响及情境的来源。
媒介生态情境不仅包含媒介技术产生和发展的环境,而且还涵盖了对媒介内容的研究以及媒介对人的影响,可以理解为一个承载着环境和相关技术的复合体。北美媒介生态理论学派将媒介作为对环境的研究,用生态性的隐喻巧妙地界定了技术、媒介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媒介生态环境对世界和人类原有的生存、发展和认知图式的改变,但缺乏一个清晰的观点来解释媒介怎样重塑某种行为。而梅罗维茨基于社会场景理论提出的“新媒介—新情境—新行为”,更多地讨论了多重场景融合中具体行为的变化和新行为的产生[6](p16),弥补了“没有把媒介特征分析同日常社会交流的结构和动态性联系在一起”[6]的不足,为媒介生态情境理论提供了解释基础。
(1)新媒介。媒介有两种内容:第一种内容指代的是形式上的物质和技术,即构成媒介的技术,它容许一种媒介成为其符号内容的中介;第二种内容是媒介传输的信息或符号内容[8](p79)。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往往指代的是信息设备,如广播、报纸、电视、电影、唱片、电脑等。在此范围内,当人们使用传播媒介与他人交流时,就仿佛站在传播媒介之外,人本身是独立于传播媒介而存在的行为个体。新媒介是能够同时对大众提供个性化内容的媒介。通过新媒介,传播者与受众成了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之间可同时进行个性化的交流[9]。现如今,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生活已经逐步成为常态,以博客、微博、播客、微信、社交网站、手机客户端等热门互联网应用为载体,随时随地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智能时代也为人们提供了更新的交流媒介和技术平台。在前智能时代,人通过掌握使用机器的技能,让机器为自己服务,本质是人去适应机器;在智能时代,机器通过“理解”人的语言来适应人、为人服务[10](p294)。通过触及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人们能够更好地感知新媒介技术的优势和特点,享受新媒介技术带来的好处。
(2)新情境。媒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走向了“口传—书写—电子媒介”的三维情景写照,不同时代的传播手段形塑了不同的社会情境。言语相传需要人们在自然的听觉范围内充分调动感官系统进行交流,但限制了信息交流的时效性和地域流通性。印刷媒介以“书面代码”的形式传递信息,提供了信息传播向下层社会转移的契机,但由于其自身解放的有限性,仍然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形成传播垄断。电话、电视以及计算机等新媒介的使用,形成了新的信息系统,这些新媒介消解了由“地域”构成的时空观,通过场景重组创造新的情境,使得过去各不相同的社会场景融合在一起、私下和公开交往行为的界限弱化、物质地点与社会地点相分离等等。由于网络自身的跨地域性和超越时空性,人们的交往突破了传统地域的限制,可以在“身体不在场”的情况下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进行互动。
(3)新行为。新媒介的引进和广泛使用,能够通过情境重组创造新的信息环境,导致新情境的产生,情境的变化又会改变原先身份和行为的界限,影响人们的行为和社会角色[11]。如果说印刷媒介创造的是视觉空间,广播媒介创造的是声觉空间,那么互联网技术下的数字媒介就创造了一种视听合一、时空分延的场景。在此情境内,人们通过“参与新媒介”达到交流的目的,通过技术延伸感知和思维。随着信息革命的进一步到来,新媒介更是对我们的生活情境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传感器、可穿戴式设备等微计算设备将进一步普及,真正形成“万物皆联网、无处不计算”的状态。通用电气公司也制定了相应的“工业互联网”计划,拟在旗下大至飞机、小至激光手术刀等数万种产品上都安装传感器,通过网络将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实时传至平台,以便于在第一时间内对生产进行监督和调整[10](p279)。随着电子媒介的介入,媒介场景和人们行为的界定不再取决于物理地点,而是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电子媒介通过改变地点的信息特征,重塑了社会场景和社会身份。
从某种意义上说,媒介生态是在特定情境中使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结构,并在人与媒介互动过程中合理构建主体间交往互动、互惠共生的生态关系,因而其情境变化就成为探讨媒介生态影响的首要问题。对实现媒介生态情境的考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对人的复制和延伸。第二,技术潜在的逆转,人转而成为技术的延伸。第三,先进技术主导下的媒介生态再平衡。新媒介能够弥补旧有媒介的不足,使新旧媒介重新回归平衡。
(1)媒介生态的第一情境:对人的复制和延伸。媒介是人的延伸包含了两方面的观点:其一,技术性工具是人类感觉器官和身体功能的延伸;其二,传播媒介是人类心理和神经系统的延伸。这一论断与恩斯特·卡普的“器官投影说”颇为相似,恩斯特·卡普沿袭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技术是人体功能的延展”的思想,认为人体器官是人造工具的原型,并通过人手机能的实例进行分析,试图论证人体器官能够成为技术设计的来源。相较而言,麦克卢汉的“媒介延伸论”观点更胜一筹,不仅将技术工具看作是人体功能和特性的外化,还指出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在他看来,电子媒介打破了旧有的时空观,改变了印刷媒介时代媒介和使用者客体化的关系,使得虚拟社区的传播者在同一场景中实现非同步对话。在新的电子媒介环境中,信息源在信息传输的范围内可以同时并存,完成了传播的非中心化转化,创造了信源人身份无所不在的非连续性。
电子媒介成为人类意识和思维的延伸,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学习和获取。“一切形式的就业都是‘有报酬的学习’,一切形式的财富来自信息运动。”[12](p58)在“新技术”条件下,电子媒介进一步促成了知识管理运动在企业界的兴起,以“网景”浏览器的开发为伊始,其主旨是寻找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共享知识的方式。二是跨学科性的增加。万维网与互联网使得民族边界进一步消融,知识和信息跨越国界和学科边界畅通无阻[8](p39)。三是新媒介产生的必然性。人类在延伸身体功能和思维意识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在这个过程中,“创造性的认识过程将会在群体中和在总体上得到延伸,并进入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12](p3)。因此,在这个范围内探讨人的延伸对思维和意识产生的影响具有非凡的意义。
(2)媒介生态的第二情境:技术潜在的逆转。“逆转”的含义是人们通过使用工具而成为工具的延伸。在麦克卢汉看来,“我们观看、使用或感知任何技术形式的延伸时,必然会拥抱它……由于不断拥抱各种技术,我们成了技术的伺服机制”[12](p46)。技术最初是为了延伸人的功能而设定的,之后却突然发生逆转,使人成为技术的延伸。克拉克也表达了类似的思想:“我们形塑我们的工具,此后,我们的工具形塑我们”[13]。
针对可能发生的类似情境,麦克卢汉提出了“媒介定律”,试图探讨媒介平稳进程的规律。“媒介定律”继承了霍尔和汉斯哈斯的一些思想,聚焦在媒介的心理影响和社会影响上,并对技术人工物的社会文化效应进行探讨。媒介定律为:①媒介使人的某种功能在生活世界中得到提升;②使肢体的某一部分功能过时;③使过时的功能得到再现,并赋予这种功能以新的形式;④这种新形式的功能推进到潜能的极限之后就发生逆转[14]。该定律具有强大的解释力,与亚里士多德的“四元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四种解释原因的科学,象征功能的终极因、象征意向的直接因、象征物质材料的物质因和象征形式的形式因。麦克卢汉将此与媒介分析理论相对应,并认为媒介定律的四个层次是同时并举的,借此来说明媒介本身的传递效应。
用媒介定律进行探索,可以发现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四个阶段不是单一地发生作用,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到媒介的生命周期发展之中,其效用可以延伸到对新型媒介的观察和分析。以互联网为例,互联网使计算机技术、社群和人脑得到延伸,进一步使地球缩小为一个连线的地球村,通过联网实现计算机通讯[8](p208)。其隐含的媒介定律(如图1所示)为:①互联网提升计算机使用者的联系;②使办公室工作模式过时;③在地球村里再现社群;④逆转为社会隔绝。具体来看,互联网是信息处理系统真正的革命性突变,掌管着世界范围内公共传播系统的命脉,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并通过互联网的连接渠道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个人化微电脑接入互联网,每一个电脑使用者都处于全球网络中心,在“不在场”的情境下也能获取有效信息,使办公室工作模式过时;个人化微电脑大大加强了人们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使工作与家庭生活、休闲活动相结合,再现了村落或家园的情境,让人们成为彼此心灵的延伸;互联网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携性,减少了接触他人的机会,极端情况下容易逆转为社会隔绝。
图1 媒介定律:互联网
(3)媒介生态的第三情境:先进技术主导下的媒介生态再平衡。媒介演化是一个进化的、生物裂变的过程,制造工具的人总是不断创造技术,从而在人类感知的过程中不断引发新的感官比率,促使人体及感官谋求新的平衡。假定媒介生态的第一情境是前技术环境,那么第三情境所创造的环境就是先进技术创造的环境。在该情境中,先进技术具有复制和延伸前技术环境的能力。它们不仅再现和保存了前技术传播的因素,而且实现了新技术跨越边界的目的。如果某技术能够再现现实世界某一面但却不能维持其延伸,就无法满足媒介生态情境的要求。
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新媒介也成为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一方面,媒介和技术是人体和心灵的延伸;另一方面,任何新媒介的内容都是某种旧媒介。保罗·莱文森在“补偿性媒介”理论中论道,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介都是一种补救措施,都是对旧媒介某种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补偿,因而所有媒介内容都在特定语境中延展构成其他形式的媒介内容。在旧媒介延伸成为新媒介的过程中,人通过理性不断创造有利条件,不但维持了旧媒介在时空方面的延伸,而且还提高了再现真实世界的能力,改良媒介形态得失的平衡。正因为如此,“认识积极驾驭媒介的主人,不是在媒介中被发送出去,而是在发号施令,创造媒介的内容。对别人已经创造出的内容,人们拥有空前的自主选择能力”[15]。
从人类传播历史来看,媒介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媒介形态的变革,大数据技术、新媒介的不断涌现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包括传统媒介间的融合、新媒介间的融合、新媒介和传统媒介间的融合等。新媒介正是用新的理念和方式弥补了旧媒介存在的不足,使得传统媒介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能够利用新媒介进行形式创新,从而形成新旧媒介共存、平衡发展的格局。
媒介生态情境的理论思考为媒介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提供了必要条件。每一种媒介都相似于一个生物有机体,我们选择媒介的目的是为了延伸有机体依傍工具的能力,并保留前技术传播的要素,“以便于在人体之外造就一套有利的条件,维护有机体的平衡并保证其生存”[16]。媒介生态能否保持平衡取决于社会文化传播过程的媒介延伸和变迁,任何媒介和受众都需要保持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态位,才能在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中探寻最佳的平衡条件。现阶段相关研究多以文献述评和大众传播中宏观、中观、微观系统之间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为主,也有学者通过实证考察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17],而鲜少对媒介生态情境做出考量和分析。如果媒介生态理论分析离开了情境的探索,那么就很难将媒介生态问题视为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在传播渠道和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的新媒介背景下,“技术赋权”改变了传播情境,我们所得到的并不是简单的环境因素的叠加,而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并需要在这个全新的环境内不断探索媒介的演进历程,实现包含受众、媒介、社会复合生态在内的共生共荣、整体互动。正是意识到这一点,本文引入梅罗维茨的社会场景分析和传统媒介生态学理论,将其运用到对媒介生态情境的具体场景考察之中,试图在受众、媒介、社会之间探寻平衡—失衡—再平衡的动态循环路径,并借此促进传统媒介间的融合、新媒介间的融合、新媒介和传统媒介间的融合进程,使得传统媒介在充分发挥优势的同时能够利用新媒介进行形式创新,从而形成新旧媒介共存、平衡发展的格局。这对于探寻媒介生态规律,解决媒介生态问题具有可资借鉴之处。尤其在多元价值突显的电子媒介社会之中,该理论对于如何应对媒介生态危机和信息生态恶化、践行媒介生态情境观都是十分必要和具有启发意义的。
[1] 邵培仁. 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7.
[2] POSTMAN N.The Humanism of Media Ecology [A]. Sternberg J, Lipton M. Proceedings of the Media Ecology Association, Volume 1 [C]. New York:Fordham University,2000.10-16.
[3] 马克·波斯特. 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M].范静哗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61.
[4] 程海东,刘炜. 情境:技术认知的一个必要维度[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31(3):59-64.
[5] 王丽,夏保华. 从技术知识视角论技术情境[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10):68-72.
[6] 约书亚·梅罗维茨.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 肖志军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 原平方. 情境即信息:兼论新媒体传播情境的三重特性[J]. 现代传播,2015,(6):20-24.
[8] 罗伯特·洛根. 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 何道宽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9] 李欣. 自主的媒介与自主的情境[D]. 济南:山东大学,2014.
[10] 涂子沛. 数据之巅——大数据革命,历史、现实与未来[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11] 何梦祎. 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J]. 现代传播,2015,(10):14-18.
[12] MCLUHAN H M.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M]. New York:McGraw-Hill. 1964.
[13] CLARK A. Natural-born Cyborgs [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11.
[14] MCLUHAN H M,MCLUHAN E. Laws of Media:The New Science [M].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8.7.
[15] 保罗·莱文森. 数字麦克卢汉[M]. 何道宽译.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
[16] MUMFORD L.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M]. New York:Harcourt Brace,1934.9-10.
[17] 魏晓文,李晓虹.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1):96-100.
Investigation on the Situation of Media Ecology
ZHENG Baozhang,LI Liangyu
( 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
The situation of media ecology is a particular foundation of sustaining and supporting media activities. It motivates people to investigate into the interrelationships among media constitutional, mediated and external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a specified context with great consciousness, so as to promote the holistic equilibrium of media ecological system. Given a perspective of media ecology, this paper explores three dimensions of media ecological situation including its 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accomplishing path,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examine the symbiotic relations among interpersonal, mediated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in a complex social environment, and offer great inspiration on the resolution of current media crisis and information abuse.
media ecology; situation; equilibrium of media ecology; remedial media
2015-09-09;
2016-01-28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我国科技传播生态及其评价体系建构研究”(14bxw011)
郑保章(1964-),男,河北衡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传播与新闻实务研究,E-mail:baozhang1618@sina.com;李良玉(1985-),女,辽宁锦州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科技传播与科技伦理研究。
G206
A
1008-407X(2016)02-007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