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互联网+健身”的发展研究

2016-07-25 06:53徐伟康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健身产业发展互联网

徐伟康,郑 芳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我国“互联网+健身”的发展研究

徐伟康,郑芳

(浙江大学 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浙江 杭州 310028)

摘要:“互联网+健身”是健身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我国“互联网+健身”项目起步于2013年初,目前已经形成了垄断竞争市场的局面。通过对已出现的“互联网+健身”的模式进行适当的归类,对“互联网+健身”概念作出了界定。技术的创新、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和投资拉动是“互联网+健身”形成发展的主要原因。根据目前市场发展的态势,“互联网+健身“未来需要朝着线下、个性化、智能硬件方向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健身;健身市场;产业发展

0前言

2015年“互联网+”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1]。同时自2014年10月开始,以国务院46号文件为代表的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以促进消费的相关政策相继发布,地方政府、社会、市场积极响应,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布局体育产业,健身休闲娱乐业作为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供给侧角度引导,扩大健身行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以满足多元与个性化发展趋势的需求,“互联网+健身”将是一个有效的路径。作为一种新生业态,国内目前在“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已开始了初步的研究。但对 “互联网+健身”的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如何从产业演进和成长的角度去认识互联网和健身产业的不断融合,进而探究“互联网+健身”基本内涵、发展模式、发展条件和理论基础这些都是当下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理论,梳理了“互联网+健身”的发展脉络,分析了我国“互联网+健身”产业的成长逻辑,并据此提出未来发展的变化趋势,以期推动我国“互联网+健身”的发展。

1互联网+健身:内涵与模式

我国的“互联网+健身”最早可追溯到2013年年初, Fittime等app开始出现,主要模式以健身社交、健身咨询为主。但是目前关于“互联网+健身”的内涵,国内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义。“互联网+”是个产业界的概念。腾讯马化腾最早指出“互联网+”就是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从而带动相关各行各业产业发展。

“互联网+健身”实质是互联网技术深入传统健身产业,基于市场需求所进行的商业模式的改变和创新,呈现的状态是跟健身相关的移动app的应用。依托最新的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指标[2],对业已出现的互联网健身的形态或模式进行适当的归类。可以发现已出现的“互联网+健身”业务主要有以下几类:①互联网与传统体育教育培训融合形成的教练O2O/uber模式,以“初炼”、“叫练”、“约教练”等app为代表。②互联网与传统体育场馆服务融合形成的“场馆O2O /Classpass模式 ,以“全程热炼”、“小熊快跑”、“燃”等app为代表。③互联网与其他体育相关服务融合形成的“健身教学+社交”模式,以 “Fittime” “火辣健身”等app为代表[3]。

表1 互联网+健身模式

从新兴产业产生的概念范畴来说,“互联网+健身”指的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健身app产生发展,改变了健身产业产业链、商业模式和市场业态,成为新的健身业态和新的产业增长点。但是目前还有一种理解,从产业革新概念范畴来说“互联网+健身”也可以指传统健身俱乐部采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智能健身中心,来推动传统健身俱乐部的转型升级。大体看来,我们可以对“互联网+健身”的概念作出如下判断:从概念和内容看,“互联网+健身”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互联网+健身”,是不包括传统健身俱乐部互联网化,即“健身+互联网”。宽泛意义上的“互联网+健身”则包含 “健身+互联网”的部分。本文所研究的“互联网+健身”指的是宽泛意义上的“互联网+健身”。

2互联网+健身:发展的态势

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健身”呈井喷式发展。出现了大量的“互联网+健身”类app。目前,在苹果应用商店就可以搜索到200多款“互联网+健身”app。

按出现时间和融资时间目前“互联网+健身”大致可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4年的1月之前,“互联网+健身”市场出现,以健身社交、计步软件为主的Fittime、动动、乐动力开始相继出现并顺利获得投资完成天使轮; 第二个阶段是2014年1月—2015年1月,“互联网+健身”市场初步发展,以健身课程和社交为主打的火辣健身、柠檬运动、练练、Keep等项目相继出现并完成天使轮融资;第三个阶段,2015年1月-2015年8月,伴随着股市的利好,资本的大量涌入,“互联网+健身”市场迎来短暂春天,众多的创业项目获得融资,这阶段有代表性的是类似教练O2O以及Classpass模式的全城热炼、小熊快跑、燃等开始出现并完成天使和A轮,同时火辣健身、初炼等相续启动B轮融资[3]。第4阶段是,2015年8月之后,伴随股市暴跌,“互联网+健身”在困境中转型发展,同时伴随着优胜劣汰。

从市场结构上看,“互联网+健身”目前是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买方和卖方众多②产品差别③进入和退出障碍低④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非价格竞争[4]。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健身”企业数量众多,由于庞大的健身市场加上不同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的用户有着不同的健身需求,即使小企业也占据一份市场份额,正如“长尾理论”中的80%的长尾产品、滞销产品、小众产品在虚拟空间里面由于消费者数量的无限扩大而具备生产的规模效益[5]。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一方面,每个“互联网+健身”app都存在差别,另一方面,每个有差别的app彼此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每个app都会遇到大量其他相似产品的竞争。“互联网+健身”进入退出的障碍也低。由于互联网产品无形化、零制造成本、成长性、冲击性等特点,“互联网+健身”app几乎都采用免费策略,导致存在激烈的非价格竞争。

3互联网+健身:成长的逻辑分析

产业的成长往往表现为新技术的产生——推广应用,资本在某一领域中形成——集中,规模和市场容量由小——大。“互联网+健身”也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市场的扩大和投资的拉动。

3.1互联网+健身:技术的创新

新技术推广应用是产业形成的关键力量,分析互联网技术对健身的冲击,探讨“互联网+健身”的成长逻辑。就必须研究互联网是如何渗透进其他产业领域进而颠覆传统产业的商业模式的。

陈禹安(2014)认为传统商业模式受制于其所立基的时空秩序。即时空约束、时空枯竭、时空闲置上。互联网的核心本质就是通过不断地突破时空的约束而达成对旧有时空的消融,并在这一消解过程中重构新的时空运行秩序[6]。吴消求(2015)认为互联网最基础的功能是对信息的整合,实现了信息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整合,进而对已有产业进行重构[7]。李海舰、田跃新等(2014)同样认为互联网打通虚拟实体,打破时空约束[8]。概况起来,互联网技术的本质在于消解时空。

互联网技术在攻克了一个个传统产业后,对健身产业的只是时间的问题,健身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健身场所和时间,这就是时空的约束。除了时空约束之外,健身行业之所以会受到互联网冲击还体现在时空枯竭上,一个再大的健身俱乐部,好的私教有限、器械有限、受欢迎的课程数量有限,往往不能在固定的营业时间内满足所有的健身需求。此外,传统的健身房还会出现时空闲置。上午跟下午的时间段健身房往往客流量稀疏。因此当以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渗透到健身行业中,从移动应用、智能硬件两条路径迅速跟健身产业产生化学反应,让传统健身行业已经形成的结构发生了再造与改变,从而萌生出一种全新的事物,即“互联网+健身”。目前几乎所有的移动app都能实现实时匹配最近距离的场馆、实时查看健身场馆空余容量、实时预约最近距离的教练、线上视频健身教学、定制个人健身计划等功能。借助智能硬件能够监测运动能耗、心率、睡眠,甚至已经具备判断运动模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疲劳提醒、根据之前运动量和身体状况调整健身计划等功能。

3.2互联网+健身:市场的扩大

市场的形成是新产业核心和最首要的因素。从产业角度来说,互联网所要进入的市场一定是“商业帝国”:市场规模大、利润丰厚,服务面广、受众人群多,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9]。健身产业大的市场存在是毋庸置疑的。

第一,以46号文件为代表的体育产业新政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第二,“互联网+健身”消费需求不断上涨。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48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万元人民币,一般根据国外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居民消费结构将转向精神文化消费为主,对运动健身消费需求迅速上升。事实也证明了,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共有4.1亿20岁及以上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为33.9%(含儿童青少年)。另外,健身的百度指数也在连年上涨,2015、2014年都比往年增加了将近一倍。这也说明对健身感兴趣或对健身有需求的人在上升。

图1 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健身百度指数变化

3.3互联网+健身:投资的拉动

通过投资活动,可以使产业各要素得以组合,从而为新产业形成提供可能。投资规模和时点选择对产业形成的规模和发展趋向起很大导向作用[10]。从2014年开始。先后成立了近20家体育专项基金,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创投公司对“互联网+体育的”投资热度持续增高,资本市场的投资拉动为“互联网+健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基础。

图1 体育基金名称、时间、规模注:资料来源于易观智库-《体育产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

4“互联网+健身”未来展望

我国“互联网+健身”虽然在2015年下半年因为股市受创,二级市场上的低迷,遭到沉重打击。但是随着2015年11月之后,柠檬健身、全城热炼等相继完成数千万元的融资,“互联网+健身”又重新回到正轨,未来“互联网+健身”存在三大趋势和变化,从技术创新角度,结合智能硬件提高健身效率;从“互联网+健身”的业务角度,个性化定制会成为主流;从市场角度,“互联网+健身”将会重新回归线下。可能出现的变化有:

4.1技术融合趋势:软硬件综合发展

国外互联网健身产品数量前三名分别是视频课程类、智能硬件类和健身计划类,饮食定制、信息聚合、社交网络以及健身O2O类产品相对较少,仅占总数的4.5%左右[11]。相比国外,我国的“互联网+健身”的智能硬件产品还相对较少。目前绝大多数APP软件只是把LBS,地理位置系统、场馆和教练链接起来。内容生产模式很容易被复制模仿。要想在“互联网+健身”产业中生存,必须要结合智能硬件技术。目前“互联网+健身”可以发展的有:利用体感技术为在线教学提供互动支持,实现训练动作的实时反馈,获得真实的训练数据;建立数据为依托的训练体系,这将解决我国健身人群由于此前接触健身少导致各类视频教学健身效果差的困境。此外,引入硬件,可以根据智能硬件反馈制定训练方案,使得训练方案更加精准化个性化。

4.2业务融合趋势:个性化定制健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健康会越来越重视。根据长尾理论,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倾向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小众商品。46号文件明确的提出了一个“运动处方”这一个概念,不同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的人群适合他的健身方案是不同的。“互联网+健身”未来可能不单单跟健身房合作,还需要拓展跟医疗结构合作,建立“医疗机构——互联网平台——健身房”三方合作机制。这将大大提高平台的竞争壁垒,让用户有机会接触到最科学且服务良好的整体健康服务。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医疗机构出具客户健身状况的评估报告以及简单建议,客户依据评估报告选择平台上一家健身机构,专业健身教练根据其报告定制属于个人的健身计划。同时定期向医疗机构问诊,跟踪健身效果。通过健身房私人教练的授课训练和医疗机构的顾问,将会大大提高用户的健康效益,将用户留在平台上。

4.3市场融合:重新回归线下

“互联网+健身”实质上比拼的是教练跟场馆的资源,最终还是需要线下资源。目前小熊快跑、全程热炼都开始在开始线下实体店。光猪圈健身更是一方面在线下开设 “小而精”的健身房,一方面线上推光猪圈 App,将会员付费、健身房课程表、会员预约教练以及视频教学课程等功能都放到App上。未来,线下“互联网+健身”可能还会有酒店健身房合作,2015年,柠檬健身在和传统健身房合作不顺后另辟蹊径,选择从闲置的五星级酒店健身房切入取得了成功。酒店健身房其实是一块闲置的、未被开发的资源。此外,大型健身俱乐部特别是些连锁的俱乐部以后可能也会切入到“互联网+健身”市场中,他们有教练和场馆的优势,一方面采用互联网手扩大影响,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调动客户健身热情,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类似“Classpass”或者“健身+社交”模式的APP。“互联网+健身”或转化成“健身+互联网”。

参考文献

[1]佟力强. “互联网+”带来时代变革[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5/27/c_127848403,2015-05-27.

[2]网易财经.《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发布实施?[EB/OL].http://money.163.com/15/1011/10/B5KV8RCF00254TI5.html,2015-10-11.

[3]搜狐.互联网健身这一年,谁将脱引而出?[EB/OL].http://mt.sohu.com/20150820/n419330503.shtml,2015-08-20.

[4]郑芳,丛湖平.体育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40.

[5]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乔江涛,石晓燕,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53.

[6]陈禹安.互联网思想的本质[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34-35.

[7]吴晓求.互联网金融:成长的逻辑[J].财贸经济,2015(2):5-15.

[8]李海舰,田跃新,等.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9]沈桂龙.产业融合及其对产业组织的影响[J].上海经济研究,2008(8):38-43.

[10]周新生.产业分析和产业策划的方法及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1]虎嗅网.互联网健身市场产品模式纵览(外国篇)[EB/OL].http://www.huxiu.com/article/100688/1.html,2014-11-05.

收稿日期:2016-03-28

作者简介:徐伟康(1994-),男,浙江台州人,体育经济专业学生.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4-0014-04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Fitness in China

XU Wei-kang,ZHENG Fang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Education,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The Internet + Fitness is a new form of fitness industry. Internet + Fitness began to appear at the beginning of 2013 in our country. Nowadays it comes to a monopoly market situation. Based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Internet + Fitness mode, I make a definition of what the Internet + Fitness is. The innovation of technology, the growing market demand and investment are the main reas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 Fitness.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market situation, the future of Internet + Fitness is full of challenges,may ne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ctivities below the line,individual health programs and intelligent hardware.

Key words:Internet + Fitness; fitness market; industry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健身产业发展互联网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互联网健身”背景下从业者现状、问题及建议
以游戏为主打造趣味体育课堂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