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双,旷云祥
(遂宁市中心医院,遂宁 629000)
中药坐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观察
杨 双,旷云祥*
(遂宁市中心医院,遂宁 629000)
目的:观察中药坐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9月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取中药坐熏治疗,1次/d,40 min/次;对照组予爱普列特5 mg/次口服,2次/d,餐前服用,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评分、残余尿量测定、前列腺体积。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前后IPSS、QOL、前列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IPSS、QOL、前列腺体积有明显差异(P<0.01),残余尿量测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
中药,坐熏,良性前列腺增生,爱普列特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一种常见男性老年疾病,临床症状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资料统计,50岁以上男性发病几率超过50%,而80岁后可达90%[1]。传统中医并无此病名,现代中医医家多以“癃闭”、“淋证”论治。2012年12月—2014年9月,本院采用中药坐熏治疗BPH 40例,并与单纯口服爱普列特患者40例进行对照,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年龄50~81岁,平均(60.33±6.70)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7.05±3.66)年。对照组:年龄50~78岁,平均(60.11±7.10)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6.99±3.75)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前列腺体积及残余尿测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第四届国际BPH咨询委员会推荐意见”[2]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确诊。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中药坐熏治疗,将中药大黄20 g、桃仁20 g、红花20 g、丹参20 g、王不留行20 g、泽泻20 g、黄柏20 g、苍术20 g、丹皮20 g加入水500 ml煎至250 ml,将药液置于多功能熏蒸治疗仪(富源)加热,待蒸汽排出时患者取坐位熏蒸,温度控制在(45±1)℃左右,40 min/次,1次/d。治疗后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对照组予爱普列特口服,5 mg/次,2次/d,餐前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2]、前列腺体积测定、残余尿量测定。
1.5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显效:IPSS评分≤7分,QOL评分降低≥90%,前列腺体积缩小≥40%,残余尿量减少≥80%,具备其中2项即可;有效:IPSS评分≤13,QOL评分降低≥60%,前列腺体积缩小≥20%,残余尿量减少≥50%,具备1项即可。无效:未达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珋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治疗组 1 8 ( 4 5.0 ) 1 7 ( 4 2.5 ) 5 ( 1 2.5 ) 3 5 ( 8 7.5 )对照组 1 3 ( 3 2.5 ) 1 4 ( 3 5.0 ) 1 3 ( 3 7.5 ) 2 7 ( 6 7.5 )
2.2 治疗前后客观指标比较 治疗前后治疗组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腺体积有显著差异(P<0.01),残余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腺体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残余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IPSS评分、QOL评分、前列腺体 积、残余尿量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遗溺则补之,闭癃则泻之。”《素问·宣明五气篇》谓:“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现代中医医家认为BPH病位在肝肾,病机“一虚一实”,一为正气不足,鼓动乏力;一为阴实有形之邪阻滞。其治疗上以温补阳气、破血消癥、滋补肝肾、清热除湿等为主[4];西医认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平滑肌张力、性激素水平、前列腺体积、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有关。本次试验方中大黄行瘀破积,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王不留行活血通淋,泽泻利水渗湿,黄柏清热燥湿,苍术祛风燥湿,丹皮活血清热,诸药同用,共凑活血除湿,利水通淋之效。现代药理试验证明,苍术、黄柏、王不留行等药物组成复方可降低大、小鼠的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提高血清雌二醇(E2)的活性[5],降低前列腺指数、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及血清睾酮水平[6,7],丹参、红花、泽泻等药物所组复方能抑制腺上皮增生及分泌,对良性前列腺组织增生有抑制作用[8-10]。
中药熏蒸具有加热、传导双重功效,其温热理疗作用可改善血管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加快前列腺血流速度,缓解平滑肌痉挛,减轻梗阻性症状,缩小腺体的体积,排尿阻力减小。同时适当的温热作用可以降低组织黏着力,使药物易于导入组织;中药的分子量在270~388之间,比常用西药分子量小,易于穿过前列腺包膜到达前列腺组织。本研究采用中药熏蒸给药方式,减少了药物在肝脏的化学变化,使药物直达患处;药物通过含肾、膀胱、任脉、督脉等经络循行,可起到平衡阴阳、温固肾气、调节膀胱开合的作用。因此中医熏蒸法治疗前列腺具有方便、副作用较小、患者接受度高的优势,尤其适合高龄患者,符合BPH患者年龄特点。
本次试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较对照组患者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到87.5%,中药坐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有效、无创、副作用小、易于推广的中医治疗方式。
1 杨文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外科治疗[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6,26(2):155-157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240-1241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19
4 孙成力,高建东,陆文,等.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病机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8):1428-1429
5 侯士良,崔瑛,马爱莲,等.三妙胶囊治疗前列腺增生药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5(2):110-114
6 刘敏,张士勇.三妙散对大小鼠前列腺增生模型作用的实验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1,16(4):3-7
7 刘会亚,张静,宋延平,等.复方贝龙灌肠液对前列腺增生的实验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2002,17(6):255-256
8 黄小波,李宗信,李斌,等.消癃合剂对丙酸睾丸酮诱发小鼠前列腺增生作用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5(6):37-39
9 马清钧,李宏杰,孙曙光,等.乾列安胶囊对肾阳亏虚型前列腺增生症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4):530-531
10 廖泽云,邓丽群,黄德彬,等.前列冲剂对大鼠前列腺增生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4,21(3):16-18
R277.5
A
1006-5687(2016)03-0029-02
2016-02-14
*通讯作者:旷云祥,E-mail:7278135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