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

2016-07-23 09:20罗才庆
中国动物保健 2016年4期
关键词:嗜血猪群猪舍

罗才庆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成为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猪场的生产。在猪场疾病防治工作中,根据临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等方法作出快速诊治,在最短的时间内对猪群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迅速控制和治愈该病,从而降低猪场的经济损失。现将龙岩市某猪场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体会与大家共享。

1材料

1.1临床症状

2016年1月龙岩某规模化猪场一个单元保育舍内的仔猪出现了采食量下降、不食,发热喘气,体温41℃左右,有部分仔猪拉稀及关节肿大,走路摇摆等临诊表现。现场调查情况:从产房转到保育舍有14d,转入头数166头,转入时仔猪健康度好,平均体重7.8 kg,本单元的饲料采食量由5d前的65kg降到现在的40kg,现有存栏163头,出生42日龄左右,体重10kg左右,发病5d,采食量由5d前的0.4kg/d/头降到现在的0.25kg/d/头,发病仔猪主要集中在靠近门边、窗边的4栏内,其中发热、喘气拉稀的个体有26头,关节肿大、皮毛粗乱、皮肤苍白4头,已经死亡淘汰3头,由于连日低温下雨,日平均气温在1~10℃左右,舍内温度15℃,卫生状况差,栏内潮湿。剖检以胸腔、腹腔、关节腔的“三腔”炎症为特征,打开胸腔、腹腔见到心、肺、肝等脏器的表面、腹膜、胸膜、及其关节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

1.2病料采集

使用一次性医用注射器和采样瓶无菌采集发病猪的胸腔液、腹腔液、心包液、关节液等病料及时送专业的实验室检测。

2检测结果

2.1结果显示

经细菌分离培养和PCR检测为副猪嗜血杆菌阳性,链球菌、传染性胸膜肺炎、巴氏杆菌阴性。

2.2药敏试验显示

本菌对头孢类抗生素、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但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抗药性。

3诊断

根据临诊表现、现场剖检的眼观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的结果,与现场几位同事共同讨论认为是由于连日低温下雨,舍内低温潮湿,保温工作不好,猪群免疫力下降导致以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为主的疾病。

4处理措施

以加强饲养管理为主的综合措施来控制该病。

4.1加强卫生消毒

及时清理粪便污物,保持舍内干燥卫生,栏内喷撒“密思砣”干粉消毒剂,舍内每天用“过氧乙酸”消毒剂熏蒸。

4.2加强用药管理

全群用阿莫西林钠拌料饲喂,每天的添加药量按仔猪重量计算加药剂量,即按仔猪每公斤体重添加10mg计算,连用7d,在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黄芪多糖,仔猪全群肌注阿莫西林钠,每次10mg/(kg.bw),1d/次,连用2 d;发病仔猪按同样的剂量2次/d,连续治疗5d。

4.3加强保温工作

猪舍的卷帘外再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贼风,舍内加点保温灯,想方设法使猪舍内的温度升到25℃左右。

5结论与讨论

一周后随访已基本康复,除了几头关节肿大的没有恢复正常外,其余都已恢复健康,饲料采食量也上升到83 kg,平均每头达到0.51kg。近年来,该菌在我国猪群普遍存在,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临床症状又与链球菌、巴氏杆菌、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相类似,确诊需要根据临诊症状、疾病流行情况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确诊,避免因误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副猪嗜血杆菌抗药性日渐增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疾病发生的早期,使用敏感的抗菌素治疗或保健效果明显。这次药敏试验表明该猪场流行的副猪嗜血杆对头孢类抗生素、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抗菌素菌敏感有效,但对红霉素、氨基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抗药性。

副猪嗜血杆菌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不同血清型菌株之间的交叉保护率相对较低,因此,疫苗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局限性,一定要有血清型的针对性才能取得良好的防疫效果。从当地分离的菌株制备灭活苗,可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同时做好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口蹄疫等预防免疫工作,有利于减少本病的发生。

本病的发生多以猪场设施设备差、管理粗放、舍内温度低、冬季阴冷潮湿、夏季酷热闷闭等恶劣条件有关,并且常常是病毒性疾病发生后的继发性疾病,如猪流感、猪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在猪场的流行后导致猪群免疫力降低,从而使得该病在猪场呈地方性流行,为此要控制该病的流行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制措施,特别是通风保温干燥及猪舍内的卫生和日常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嗜血猪群猪舍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饲养密度对猪群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住口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花脚蚊
冬春季御寒猪舍的选建、检修与应急保暖措施
规模化猪场疾病防疫的对策分析
中国猪文化与国人健康(甲篇)
浅谈影响小型猪场猪舍环境的因素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