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人文化的基础影响因素调查

2016-07-22 03:45张代治刘海涵张晓梅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调查研究影响因素对策

张代治, 刘海涵,张晓梅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聋人文化的基础影响因素调查

张代治, 刘海涵,张晓梅

(长春大学 特殊教育学院,长春 130022)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艺术类专业二、三年级聋人大学生为对象,对其成长环境、手语习得、现代资讯获取、课余生活及社交范围等问题展开调查,阐述了上述因素对聋人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水平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聋人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聋人文化;影响因素;调查研究;对策

由于主要依赖视觉认知和通过手语沟通交流,聋人群体在社会活动中形成了有别于健听人的文化现象——聋人文化,主要表现为聋人有独特的身份认同、认知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行为模式、互动关系和生活态度。

国外学者对聋人文化研究较深。J.G.KYLE早在1988年就对文化差异状态下聋人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进行了探讨,强调应当重新审视如何对待聋人[1];ALEXISC.HAMILL在2011年通过对416篇聋人网络博文的梳理,展示了聋人文化的内容及表现形式[2];NEALCONAN和DESPOWER均认为科技进步正对美国的聋人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而聋人也非常欢迎通过互联网的视觉通信方式的出现[3-4]。

国内对聋人文化的研究很少也很浅,且呈争鸣状态。黄昭鸣认为“聋人文化”观是一把双刃剑,大力倡导聋人文化将对我国聋儿康复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负面影响[5];张宁生认为聋人文化是存在的,对西方的聋人文化观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全盘接受[6];申仁洪认为聋人文化应得到充分肯定,发展聋人文化对于保护聋人权利、促进聋人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7]。值得关注的是,梅芙生、文龙两位聋人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和发展聋人文化,从而提高聋人的文化水平,增强聋人平等参与社会活动和生活的能力[8-9]。

聋人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是不争的事实。与其争论“聋人文化观”对否,不如深入研讨中国聋人文化的产生基础和发展水平,进而促进聋人文化的发展和其与主流文化的融合,使聋人真正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平等的一员。基于此,笔者就中国聋人文化的基础影响因素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对聋人文化的成因、发展水平和重要影响因素有所揭示,对聋人文化的发展、聋人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1调查对象

2015年9月,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艺术类本科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73份。该学生群体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调查内容

2.1成长环境

2.1.1进入聋校学习、住宿的年龄

问题:你进入聋校学习及住宿的年龄?

问卷中列出不同的年龄选项,由学生选择回答,统计结果见表1。在173名接受调查学生中,有171人进入过聋校学习,有168人在聋校住宿过。

表1 各年龄段进入聋校学习、住宿的人数

由表1可以看出,在聋校接受过幼儿教育(5岁及以前)的学生为27人,占被问卷调查学生总数的15.6%;在聋校接受过小学教育(13岁前)的学生为154人,占总数的89%;初中以后进入聋校学习的学生为17人,占总数的9.8%。5岁前在聋校开始住宿的学生为16人,占总数的9.2%;13岁前在聋校住宿的学生为126人,占总数的72.9%;中学以后开始在聋校住宿的学生为42人,占总数的24.3%。

2.1.2上学期间的班级人数

问题:你在聋校学习期间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

对应小学、初中及高中三个学段,问卷设置了5个回答选项,供学生选答,调查统计见表2。

表2 在聋校学习期间各学段的班级人数

由表2可以看出,在小学阶段,在6-15名学生班级学习的人数为118人,占总数的68.2%;在初中阶段,在6-15名学生班级学习的人数为110人,占总数的63.6%;在高中阶段,在6-15名学生班级学习的人数为97人,占总数的56.1%。

结合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进入聋校时间早,在聋校住宿时年龄小,在聋校学习时班上的同学少,早早地进入了一个圈子很小的聋童世界。

2.2手语的习得

2.2.1父母对手语学习的帮助

问题:跟你相比,父母的手语水平如何?

选项:很好、一般、不好

173份问卷中有171人回答了这个问题,认为父母手语很好的仅占6.4%,而不好的占到了54.9%。由此可见,在手语的学习过程中,父母的帮助作用很小。

2.2.2周围人群对手语学习的帮助

问题:聋校的聋人老师、聋校的听人老师、聋校的同班同学、聋校的聋人学长、大学的聋人同学、大学的聋人学长、社会聋人、社会听人对你的手语学习帮助大吗?

选项:很大、一般、基本没有

调查统计结果见表3。

表3 周围人群对手语学习的帮助

注:“未回答”指学生没有回答该问题,下同。

由表3可见,对个人手语学习帮助最大的是聋人同学,在聋校时有“很大”帮助的比例达到52.6%,在大学时达到49.7%;其次是聋人学长,在聋校时有“很大”帮助的比例达到46.8%,在大学时达到43.4%;第三是聋校的聋人老师,有“很大”帮助的比例达到41%;聋校的听人老师和社会聋人的帮助作用相当,排到了倒数第二位,而社会听人的帮助作用很小,位列最后。

语言文字的学习从来都是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相伴而行。由表3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聋人学生的手语和其他知识主要是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中和大孩子对小孩子的传授中获取;就教师的作用而言,聋人老师明显高于听人老师,听人老师所发挥的作用不大,甚至没能很好地起到促进聋人文化与主流文化交融的作用。

2.2.3手语的主动性与研究性学习

问题1:你是否从电视、网络和手语类书籍上学习手语知识?

选项:经常学、很少学、从未学过

调查统计结果见表4。

表4 跟电视、网络、书籍学习手语情况

就电视、网络而言,“很少学”和“从未学过”的人数占到总数的93.1%;就手语类书籍而言,选择“很少学”和“从未学过”的人数占到总数的87.9%。表明电视、网络和手语类书籍对聋生学习手语的帮助作用很微小。

问题2:当遇到不会用手语表述的新事物、新名词时,你会怎样做?

选项:A.跟同学一起研究如何用手语表示

B.自己创造一种新的手语表示方法

C.先不管它,等别人创造了手语表示方法再去学习

调查统计结果见表5。

表5 用手语表达新事物的态度情况

选择“A.跟同学一起研究如何用手语表示这个新事物、新名词”和“B.自己创造一种新的手语表示方法”的人数合计达到133人,占76.8%,表明聋人学生对手语的主动性、研究性学习意愿很强。

问题3:当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手语表示时,你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进行统一?

选项:A.谁表示的更形象、更简洁就采用谁的表示

B.谁更有知识就采用谁的表示

C.谁更有权威就采用谁的表示

D.谁与我更亲近就采用谁的表示

E.坚持我自己的理解和表示

调查统计结果见表6。

表6 对不同手语表达的态度情况

选择“A.谁表示的更形象、更简洁就采用谁的表示”的有107人,占61.8%;选择“E.坚持我自己的理解和表示”的有34人,占19.6%。表明多数聋人学生有共同、正确的认知准则,少数学生能坚持己见。

2.2.4手语的发展水平

问题1:在生活、学习中,是否有用手语表达不清本人想要表达含义的情况?

选项:经常有、很少、没有

问题2:你是否对手语的构词、语法等问题进行过研究?

选项:研究很多、很少研究、没有研究

选择“研究很多”的有28人,占16.2%,比例虽然不高,但看到了手语发展的希望。

2.3现代资讯获取

2.3.1电视节目

问题1:你是否经常看电视?

选项:经常看、不经常看、不看

选择“经常看”的有123人,占71.1%;选择“不常看”的有49人,占28.3%;选择“不看”的1人,占0.6%。

问题2:你看电视的原因是什么?

选项:听得懂、看得懂、有字幕、有手语翻译,可以多项选择。

研究组患者的术后休克纠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乳酸清除时间、PT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162人选择“有字幕”,排在第一位;109人选择“看得懂”,排在第二位;16人选择“听得懂”,排第三位;11人选择“有手语翻译”,排在最后;2人没有回答问题。

问题3:你喜欢的电视节目有哪些?

设置了10个回答选项,可以多选。

141人选择了“影视类”,排在第一位;117人选择了“新闻类”,排在第二位;109人选择了“娱乐类”,排第三位;“动画片”和“文艺类”并列第四位,都有77人选取;10个选项中被最少选择的是“百家讲坛”,仅有38人。

问题4:你看得懂电视节目中的手语吗?

选项:看得懂、看不懂

63人选择“看得懂”,占36.4%;108人选择“看不懂”,占62.4%;2人未回答。

通过以上问题的调查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聋人大学生喜欢看电视,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影视类,喜欢看电视的最主要原因是有字幕。

令人尴尬的是大多数人看不懂电视上的手语。

2.3.2互联网

问题1:你是否经常上网?

153人选择“经常上网”,占88.4%。

问题2:你上网主要干什么?

设置了9个回答选项,可以多选。

147人选择“浏览新闻”,排第一位;140人选择“看影视”,排第二位;133人选择“搜寻学习资料”,排第三位;127人选择“交友聊天”,排第四位;107人选择“网购”,排第五位;选择“阅读博文”“读书”等选项的人数均不超过半数。

调查结果说明,互联网已成为聋人大学生获取资讯、知识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生活、交友、娱乐的重要平台。

2.3.3读书看报

112人选择“不经常看报”,占64.7%。32名学生选择每年能读“1本”课外书,占18.6%;85名学生选择“2-3本”,占49.1%;30名学生选择“4-5本”,占17.3%;26名学生选择“6本以上”,占15%。

结果显示聋人大学生对平面媒体的阅读量较少。

2.4课余生活

问题1:在校期间的课余生活?

设置了12个问题选项,可多选。

145人选择“学习专业知识”,排第一位;139人选择“QQ聊天或微信”,排第二位;113人选择“上网”,排第三位;109人选择“与朋友聚会”,排第四位;108人选择“看电视”,排第五位;有87人选择“参加社会活动”和“读书”,并列第六位;“参加文体活动”等其他选项不过半数。

问题2:假期生活的主要内容?

设置了14个问题选项,可多选。

141人选择“QQ聊天或微信”,排第一位;136人选择“做家务”,排第二位;115人选择“看电视”和“会朋友”,并列第三位;114人选择“上网”,排第四位;96人选择“旅游”,排第五位;95人选择“学习专业”,排第六位;有92人选择“打工”,排第七位;“参加社会活动”“读书”等其他选项不过半数。

结果显示,在聋人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中,QQ聊天或微信占有明显重要的位置,而文体活动及社会活动数量不足。

2.5社交范围

2.5.1联系聋人的数量

通过QQ、微信联系聋人的情况见表7。

表7 通过QQ、微信联系聋人情况

对表7内通过QQ联系的聋人数据进行粗略统计,每名聋人学生平均联系约100名聋人。

2.5.2联系对象的身份

联系对象的身份统计见表8。数据显示,有81.5%的人与大学同学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有65.3%的人与高中同学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而联系初中同学、小学同学和社会聋人的人数均不超过三分之一。

表8 联系对象的身份

大学里每个教学班的人数平均约25人。在聋人学生联系的100人中,除去本班同学和相近学友,联系的校外聋人寥寥无几。

3调查总结

3.1结论

通过以上调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绝大多数聋人学生在很小的年龄完全进入到了一个封闭、很小的聋童世界,且他们的手语和其他知识主要来自于伙伴间的相互交流或从学长处学习,群体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他们的身上,聋人文化是客观存在的。

(2)聋人大学生对手语知识的主动性和研究性学习意愿很强,对推动手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听人学者对手语的研究不能被大多数聋人学生接受,而聋人学生自身的学识水平还有待提高,表现为聋人的实用手语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3)就教师而言,聋人老师所发挥的作用明显高于听人老师,因而提高聋人老师的文化水平对推动聋人文化的进步至关重要。

(4)聋人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但他们主要与相同文化层次的聋人交往,这种交往方式阻碍了高层次文化在聋人中的传播,也阻碍了聋人文化水平的提高。

(5)聋人大学生非常喜欢现代资讯传播技术和乐于利用现代传媒平台,使得这些技术和平台成为提高聋人文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促进聋人文化与主流文化交融的纽带,应当格外关注并加以利用。

3.2对策

(1)要正视聋人文化的存在。健听人应深入到聋人中去,与聋人一起加强聋人文化建设,促进聋人文化的发展和与主流文化的交融。

(2)聋人大学生是推动聋人文化进步的主体。在加强聋人大学生专业素养教育的同时,要刻意加强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提高聋人大学生的文化水平;要充分发挥聋人大学生的作用,注重选拔他们出任各级教育机构的教师和企业、事业、社会组织等单位的管理者、工作者。

(3)要格外关注现代传媒技术和平台的利用。加强线上资源建设,改革教育教学方式,促进聋人文化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JGKYLE,GPULLEN.CulturesinContact:deafandhearingpeople[J].Disability,Handicap&Society,1988(1): 49-61.

[2]ALEXISCHAMILL,CATHERINEHSTEIN.CultureandEmpowermentintheDeafCommunity:AnAnalysisofInternetWeblogs[J].JournalofCommunity&AppliedSocialPsychology, 2011(21): 388-406.

[3]NEALCONAN.Analysis:Deafculture.TalkoftheNation(NPR),2005-02-02(1).

[4]DesPower,MaryRPower.Communicationandculture:SigningDeafpeopleonlineinEurope[J].TechnologyandDisability, 2009(21): 127-134.

[5]黄昭鸣. “聋人文化”观之辨析[J]. 中国特殊教育, 2004(10): 41-45.

[6]张宁生. 我看聋人文化[J]. 中国残疾人, 2012(2): 65.

[7]申仁洪, 顾俊朴. 聋人文化及其对聋人教育的影响[J]. 现代特殊教育, 2014(2): 58-60.

[8]梅芙生. 手语族与聋人文化[J]. 中国残疾人, 2000(5): 34.

[9]文龙. 手语族与学文化[J]. 中国残疾人, 2000(5): 35.

责任编辑:李凤英

A Survey on Bas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af Culture

ZHANG Daizhi, LIU Haihan, ZHANG Xiaomei

(SpecialEducationCollege,ChangchunUniversity,Changchun13002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by taking deaf sophomores and juniors majoring in art as objects to investigat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ir growth environment, s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rn information obtaining, extracurricular life and social contact circle. It discusses influences of the factors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deaf culture and gives the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deaf culture.

Keywords:deaf culture; influencing factors; survey; countermeasures

收稿日期:2016-05-20

作者简介:张代治(1963-),男,山东莱西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特殊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7-0098-05

猜你喜欢
调查研究影响因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西安市体育旅游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