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武术的可视化翻译探究
——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

2016-07-22 03:40
长春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卢 欣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外语系,福州 350017)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武术的可视化翻译探究
——以《书剑恩仇录》英译本为例

卢欣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外语系,福州 350017)

摘要:以目的论及文本类型理论为框架,探究“可视化+美感”原则下武术术语及语篇的翻译。鉴于术语的简洁、抽象的语言特征和与哲学、医学相结合的文化特征,译者应秉持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并兼顾译入语接受能力的原则,灵活选择译法。鉴于语篇的语境及衔接连贯性,译者应注重保持美感,有取有舍,构建相似的武侠世界。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语言与文化;武术术语翻译;武术语篇翻译

国家体育总局将武术定义为:“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形式的传统体育”。植根于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华武术,对于西方读者来说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武术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纸质媒体、电子媒体以及人际传播,翻译则是各类形式的桥梁和纽带。近几年,武术译介研究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武术翻译研究的热点仍聚焦于术语的翻译,二是武术的翻译更侧重于关注文化层面[1]。鉴于此,笔者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思想,重新梳理并归纳武术术语的语言及文化特征与翻译方法,并进一步探究武术语篇的翻译。

1理论基础

汉斯·弗米尔提出的翻译目的论(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手段)是功能性翻译的奠基理论,认为译者应从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根据译文的预期目的来选取翻译策略,并遵从“语内连贯法则”和“语际连贯法则”。武术翻译的目的在于传播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使目的语读者理解并接收相应的术语和语篇信息[2]。纽马克在卡塔琳娜·赖斯的影响下,进一步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类、呼唤型三类。笔者认为,本文研究对象兼具表达和呼唤两种功能,可以在宏观上遵循语义翻译法*即在目的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再现源文本意义。为主、交际翻译法*即重新组织源文结构,为译文读者创造出与源语读者所获得的尽可能接近的效果。为辅的原则。武术术语和语篇的译文应准确传递源文信息并努力保持武术文化的民族特色,兼顾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采取相应的翻译技巧,使译本在目的语中被理解和接受,努力保持目的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反应一致[3]86-88。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定“可视化+美感”翻译原则,挖掘武术术语和语篇背后的文本信息和文化信息,综合各类翻译方法。

2武术术语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英国语言学翻译理论家卡特福德认为,语言“不可译性”在本质上是可译的,人们只是缺乏一种相应的表达方法,这是相对不可译性。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武术文化与哲学、医学、兵法、舞蹈相结合,武术语言是武术文化的载体,亦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武术语言的相对不可译性。因此,译者需要根据拟定的翻译要求和翻译目的,将武术术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解码,结合“可视化+美感”原则选取语义和交际翻译法,得出最优译文。

2.1语言特征

2.1.1高度的概括性

武术术语通常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为主,简洁明了。武术术语的英译也应尽量保持这一特征。对于内涵浅显易懂的拳法和技击动作,通常采用直译法,保留源文的内容、语言形式和修辞手段。如拳法和掌法的翻译,源文结构为“名词+名词”或“动词+名词”,在译入语中若有相似结构则可采用直译法,如八卦掌(BaGuapalm)和崩拳(bursting fist)。又如技击动作和招式,武术的起源本就和“武舞”有关,许多武术动作就是防御和搏斗动作,即具有直观性的象形动作,只要译者准确地把握源文动作要领,即可采用对等直译的方式输出源文内涵。例如,武术动作“‘燕子三抄水’,提气跃起,借力发力”,译作“Swallow Gliding over Water leap”,武术招式“金刚伏虎”译作“Buddha Ambushing the Tiger stroke”,武术招式“提膝腕打”译作“knee lift with wrist attack”。

2.1.2抽象、模糊

受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文化的影响,许多武术术语晦涩难懂,加之文化信息鸿沟,这类术语往往是翻译的难点,也是译文混乱的原因之一。倘若片面追求形式对等,忽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就会造成翻译中的文化信息欠额,文化传播就会停滞[3]97。为了避免造成歧义,译者应该灵活地阐释源文内涵,尽可能保留中国元素和民族文化意义,不可望文生义。例如术语“内外兼修、形神合一”(integrating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ultivation, uniting body and mind)的翻译,“内外”和“形神”属于语义抽象词,对于此类抽象词汇或文化负载词,应采用意译法或直译加注法。

2.1.3专业性

不同风格的武术流派,纷繁复杂的拳种掌法,天马行空的套路招式,蕴含文化内涵的武谚和武训,无一不体现着武术的系统性、复杂性与专业性。基于这一特征,笔者认为解释法是最常用的翻译方法:具体描述武术动作,保证武术术语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例如:武术常见步法“上步”(step up),即“根据时机后脚向前迈一步”;“盖步”(forward-inserting step: move one leg sideways before the other),即“后腿绕过前腿转体进绊的步法,也称为前插步”。另外,中西方文化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译者可用套用法,借用西方专业术语来增强译文的表达能力。例如“燕式平衡”(swallow balance),可借用体操术语译作“balance stand”。

2.1.4借用修辞方法

随着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词汇也不断衍化,许多武术术语借用修辞方法来传达创作者“话语”,修辞格的使用使武术术语和句子充满趣味性,译者应注重保持译文的一致性。例如:明喻修辞的使用,少林拳拳法讲究“秀如猫,抖如虎,动如电”,译为“elegant like a cat, vibrant like a tiger, fast like a bolt of lightning”[4]285;平行对照修辞格的使用,武谚“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译作“External exercise is aimed at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bones and skin, and internal exercise atqi”。

2.2文化特征

武术从萌芽到发展、到完善,不仅经历了各朝各代的更迭,更受到各种传统文化形式的影响。从文化和交际的审视视角来看,翻译的实质和目的是通过传递独具个性的文化来实现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融合的[5]。鉴于此,译者应仔细研究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了解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在译入语文化中如实地展现源语文化的风貌,才能不偏离翻译的实质。基于此类文化负载词,意译法和音译加注法应为最常用的翻译方法。

2.2.1与哲学相关

武术术语常借用中国古典哲学理念(如八卦、五行、太极等)以揭示其渊源和内在机理。就“五行”一词而言,译法大致有“five phases”“five elements”“wuxing”3种。笔者认为,当术语第一次出现时,采用音译加注法为最佳,保留文化特色,让目的语读者靠近作者。例如:“五行”译为“Wuxing: Five Elements(men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五行相生”译为“WuxingXiangSheng: inner promotion of the five elements(gold generates water, water generates wood, wood generates fire, fire generates earth, earth generates gold)”[4]162。

2.2.2与中医相关

传统武术与修身养性都是在相同的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武术的形成和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医学的影响。武术界甚至流传有这样一种说法,“拳起于易,理成于医”,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阴阳”思想和“精、气、神”理念。就“精、气、神”而言,译法大致有“vigor, moral, spirit”、“essence, energy, mind”和“jing,qi,shen”3种,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语境选取不同的翻译形式。又如“点穴”,有的译为“acupoint stabbing with finger”, “DimMak”,“dianxue-to touch vital points”,“DIANXUETechnique/art”,笔者认为,这一普遍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词可以采用音译加注法,译为“DianXue: to attack the opponent by deliberately hitting on his acupressure points with a finger, elbow or knee, thus causing blockage of energy or blockage of blood flow”,再次出现时仅使用音译名称。

2.2.3与宗教相关

武林界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一般认为中国佛教禅宗菩提达摩创少林,而武当内家功夫也为道教人物张三丰所创[6]。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给武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提出了习武之人应具备的武德。不少武术词汇也着色于宗教语言,如“朝天三炷香”(Worship Heaven with Three Joss Sticks),“大悲拳”(Great-Mercy Boxing/DabeiQuan)。

当下,西方友人对中国文化的兴趣越发浓厚,更有甚者喜爱并开始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文化交融的必然趋势。因此,译者可以适当考虑译入语读者接受能力得到提高这一因素,结合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尽可能地保持源语文化特色。

3武术语篇的特征及翻译策略

中国武侠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更为后人构建了一个神秘奇幻的“江湖”世界。这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武侠世界里,有着栩栩如生的侠客好汉,跌宕起伏的情节内容,诡谲多变的招式套路,更有着扣人心弦的武打场面。如何将这些中国元素传递给译入语读者,这是武侠小说英译的难点。不同于武术术语,武术语篇更具有连贯性、衔接性和语境性,是一个结构完整的语义统一体[7]。基于此,译者首先应处理源文信息,揣摩作者意图与语篇意义,再进行语际转化,考虑源文语境和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有取有舍,使译文同样达到语义连贯、衔接得当的效果。武术语篇,大多指代武侠小说,在译介此类文学作品时,译者通常需要处理以下几个难点。

3.1古风古韵的特色词汇

虽然武侠小说大多是现当代作品,但故事背景皆设置在古代,“古旧的中国元素”遍布所有作品,包括人名地名、武器兵器、诗歌典故、官号头衔、江湖世界的独特语言等。源语读者可以联想与认知的事物,译入语读者却难以探究其“潜在含义”并形成文化认同,这要求译者考虑“可视化”要求,解读具体信息,化抽象为具体,把读者带到日常生活。例如时间的表达,古代把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在翻译时应该采取具体化原则使抽象时辰“可视化”,如“申牌时分”译为afternoon,“酉时三刻”译为at about eight o’clock[8]195。再如官职头衔的表达,古时各朝各代官职不尽相同,种类繁多,添加注释也稍显累赘,不如简化处理,也可借用译入语词汇来表达,如“钦差大臣”译为imperial inspector-general,“布政司”译为civil administrator,“水陆提督”译为commander-in-chief[8]380。此外,江湖世界的俚语白话也需要译者了解双语文化。如“切口”(secret code)[8]400一词,指代帮会或某些行业里的暗语;如“顿首”一词,指磕头(用于书信、名帖中的敬辞),表示致敬,常用于结尾,无实质意义,可不译。又如出自文学作品、诗歌礼乐的话语,陈家洛拒绝官场时说的“与其残民以逞,不如曳尾于泥涂耳”可译为“I would prefer to live in seclusion than oppress the common people”[8]283。对待这类词汇应遵循具体化的翻译原则,虽然看似丢失了民族色彩,但是小说属于表达型文本,准确传递源文信息是第一原则,译者应有取有舍。

3.2棘手复杂的武术术语

庞大且复杂的武术世界里,有着各种招数、轻功、暗器等,如何向读者译介这一体系,一直困扰着翻译界。倘若完全直译,晦涩难懂;倘若完全音译,略显笨拙。考虑到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和可视化原则,由作者自创的功夫招式可适当采取省略法或解释性翻译策略。另外,考虑到译文的美感与连贯性,笔者建议常见的武术术语在译本里尽量精简,采取在译本附录中添加文字或图片注释的方法,以弥补文化信息缺失。如“轻功”(lightnesskungfu: a type of kung fu that makes extra-fast running and super-human leaps possible)[9]、“嵩阳派”(Songyangmartial arts school: represented byBaiZhen, owning the stunt ‘Great Eagle's Clawkungfu’)等。又如暗器毒蒺藜(spiked balls),可添加图片注解,如图1。

图1 蒺藜

3.3精彩绝伦的打斗场面

中国武侠小说作者往往采用具体生动且可视化词汇将武术动作投射到读者脑中,创设出令人窒息、精彩绝伦、生死攸关的武打场面,常用一整页或者几页的篇幅来描述。倘若完全直译,反而会给目的语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障碍,少了几分身临其境的感受。闵福德也曾说过,“武打场面虽然只存在于纸上,但翻译的关键在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是否相信甚至真实地联想到打斗场景”[10]。因此,译者既要考虑语内连贯,又要考虑语际连贯,更要考虑译入语读者的接受能力,使用编译法,重组源文单位,保留武打场面的紧张风格,必要时对源文进行大幅度的改写,引起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例如《书剑恩仇录》中红花会二当家无尘和御林军骁骑营佐领张召重的打斗场景,金庸先生用了556个单词来描写,译者Graham Earnshaw仅用126个单词勾勒出打斗场面。又如《书剑恩仇录》第九回王维扬和张召重扣人心弦的打斗场面描述:

语声未毕,左掌向外一穿,右掌“游空探爪”斜劈他右肩,左掌同时翻上,“猛虎伏桩”,横切对方右臂,跟着右掌变拳,直击他前胸,转眼之间,连发三招。张召重连退三步,以无极玄功拳化开。突然间招式一变,掌不离肘,肘不离胸,一掌护身,一掌应敌,右掌往左臂一贴,脚下按着先天八卦图式,绕着张召重疾奔,正是他平生绝技“游身八卦掌”。张召重见他脚下踏着九宫八卦,知他是走坎宫奔离位,双掌挥动,抢进干位。两人这般转了七八个圈,点到即收,手掌不交。

译文:As he spoke, his left fist shot out and his right hand sliced across towards Zhang's right shoulder. Then in a flash, his left fist flipped over and aimed for the right shoulder while the right hand went for the chest. Zhang retreated three paces and fended off the blows. So he quickly changed his style, and with one hand protecting his body and the other facing outwards, he raced round Zhang, his feet following the pattern of the Eight Diagrams.[8]256

译者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接受能力,省略了部分武功招式“游空探爪”“猛虎伏桩”和部分描述内容,如省略原文最后一句,但依旧保持了武侠小说的精华——用精准的动词保持了紧凑的打斗场面,传递这虚虚实实的场景。

由于文化差异,在武侠小说的翻译中,译者不可避免地综合使用意译法、编译法、省略法等翻译方法,这不是简单地简化或抹掉源语文化,而是为了在信息传播的基础上更好地传播源语文化。

4结语

总而言之,武术英译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华武术的文化传播交流,为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该熟悉译入语文化,考虑译文的可接受性,又要充分认识武术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译入语文化中引入武术的原有风貌与民族文化特色,推介别具特色的中国元素。必须承认,武术术语和语篇英译很难使译入语读者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的联想和效果,但倘若译入语读者愿意走进源语文化,必定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动态对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安,陈威.中华武术在外宣中的英译现状与研究趋势[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17.

[2]谢应喜.武术的语体特征与翻译:目的论视角[J].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7(4):22.

[3]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蒋剑民,黄一棉.武术[M].合肥:黄山书社,2012.

[5]张振华,田兰波.保持民族文化特色:武术英译的重要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6(5):42.

[6]赵国庆,张克俭,张淦昌.中国武术史话[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26-128.

[7]吴伟.从语篇分析角度浅析语篇和语篇翻译[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8):122.

[8]金庸.书剑恩仇录[M].Earnshaw Graham,译.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9]段平,郑守志.汉英英汉武术词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186.

[10]Minford John.Kungfu i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s Kungfu[C]//Liu Ching-chih.The Question of Reception: Martial Arts Fiction in English Translation.Hongkong:Centre for Literature and Translation Lingnan College,1997:12.

责任编辑:柳克

On Visualiz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Martial Arts from the Scope of Skopos Theory—A Case Study of The Book and the Sword

LU Xi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Dongfang College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17, China)

Abstract:Based on Skopos theory and text typology,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for Wushu terms and discourse under the principle of “visualization plus sense of beauty”. It is concluded that Wushu terms are featured linguistically as conciseness, abstractness and culturally as relating to philosophy and medicine, thus translators should put such translation methods to use flexibly on the basis of retaining Chinese-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acceptability of target readers. For another, in consideration of such features of Wushu discourse as context, coherence and cohesion, translators should play methods like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compiling translation into full play in order to build a similar Wuxia world for target-readers.

Keywords: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eory; language and culture; translation of Wushu terms; translation of Wushu discourse

收稿日期:2016-02-02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BS14417)

作者简介:卢欣(1989-),女,福建三明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英语翻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907(2016)07-0044-04

猜你喜欢
功能翻译理论
植物学术语从英语到中文和再翻译到其他语言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功能翻译理论下的高校英语教学创新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广告英译中探析
目的论指导下的化妆品广告翻译策略研究
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浅谈商务英语翻译研究
论功能翻译理论在景点解说词韩语翻译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