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
——以真实校园商贸流通活动为载体

2016-07-22 04:11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马洁马骏
中国商论 2016年1期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马洁 马骏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①
——以真实校园商贸流通活动为载体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马洁 马骏

摘 要:校企合作对高职院校实现“准职业人”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尤其是经管类专业更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创造从业环境。本文基于对目前高职院校多种校企合作模式的优劣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以真实校园商贸流通为活动载体、以校内镜像公司为组织载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并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设计。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校园商贸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人才为己任,在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经管类专业而言,单纯的、在教学场所设计的虚拟工作场景很难反映经营管理类工作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有必要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提供校内外的职业环境熏染,研究真实、复杂的教学载体和方案。当前已有不少高职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实践,本文在分析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教学合作为条件,开放校园市场,将真实的商贸流通活动引入校园,以镜像公司的组织形式,设计经管类专业通用的、常规的教学载体,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 高职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有模式分析

1.1实习就业模式

比较松散的校企合作模式是企业支持校方的参观、见习、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校方向企业输出毕业生。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较易达成合作,可以联结多家学校和企业,缺点是互不深入,校方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需求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1.2兼职教师或项目委托模式

有的校企双方在实习就业合作的基础上,校方还会聘请企方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支持实训教学或开展专业讲座,以弥补学校教师在实践经验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企方也可能将一些研究性项目或内训课程委托给学校,由学校教师提供智力支持。这种模式下,校企双方进一步进行优势互补,但合作面仍然较窄,企方对于人才培养的参与度不足,企方委托项目也难以进行教学转化,校方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仍可能存在差异。

1.3校园网点模式

有的院校通过较为深度的校企合作,将连锁超市、快递公司、呼叫中心等经营网点或职能部门引入校园,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的场所。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展现真实企业的运作,帮助学生获得真正的操作技能,与就业关联度高。缺点是受个体企业经营模式的影响大,进入及退出的成本高,教学点设计受网点经营阶段的约束,学生仅能经历或训练某些运作环节,体验不完整。

1.4订单培养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校方为企业量身定制,从招生到就业,均按照企业用人规格和岗位标准进行。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的一致程度最高,校方实现高就业率和对口率,企业节省新员工培训时间,学生能较快进入职业状态,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较强。但是,这种模式受众有限,学生出路窄,系统学习有时会让位于职业培训,实习实训有时会沦为简单顶岗,学生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均受限于合作企业(甚至目标岗位)的特定性。

2 校企合作将真实商贸流通活动引入校园的意义

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要么程度浅,不足以平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差异,有时虽然程度深,却牺牲了人才培养的宽口径。所以,有必要研究一种新的模式,以满足系统培养与企业需求双方面的要求,真正培养具备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的“准职业人”。基于校企合作,通过开放校园市场引入真实商贸流通活动,以镜像公司为组织形式,全息模拟真实企业的经营,在此环境中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企业推广盈利、学生成长创业的多赢。

2.1有利于校方构建经管类专业的通用、常规教学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真实的商贸流通活动是活动载体,由学生为主成立的镜像公司是组织载体,面向校园及其周边消费群体的日常需求进行采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经营活动。这将形成覆盖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文秘等经管类专业的通用实践教学载体。基于校园市场日常需求品消费的持续性,可以吸引企业的持续投入,支持镜像公司经营的常规化、周期化,从而持续支持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实现教学过程与经营过程对接。

2.2有利于企方开拓校园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校园市场规模巨大,仅就笔者所在的学校来看,在校生超过1万人,教职工超过1000人;就全国来看,高职在校生超过千万,这是一块极具潜力和活力的市场蛋糕,且分布集中,消费结构清晰,需求量稳定,特别适合日用快消品的集中推广,不仅能实现短期盈利,还能够培养消费习惯和忠诚度,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但是,学校的相对封闭性使得企业进行市场推广的难度大、壁垒高,单纯的商业活动难以在校园内持续进行。因而,通过校企合作以教学支持换取市场开放,是开拓校园市场的必由之路。

2.3有利于盘活学校教学资源,支撑学生勤工俭学和创业

高职院校在近十年的大力投入下高速发展,积累了较多的教学资源,如实训场地(如模拟库房、模拟办公室、模拟谈判室、机房)、供实训用的真实商业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货架、打包机、点钞机等)、信息管理系统(如进销存系统、仓储管理系统),这些资源若只用于课内实践教学,其实际利用率不高,产生使用价值的浪费。而且,在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生有借助互联网及社交平台等进行小微创业的愿望或行动。引入面向校园市场的真实商贸流通活动,鼓励学生成立镜像公司,将实践教学延伸至课外,有利于盘活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支持和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或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使得学生学以致用,变被动为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职业能力。

3 校园商贸的经营模式设计

3.1参与主体与组织体系设计

要将真实商贸流通引入校园市场,支持学生的镜像公司进行经营活动,需要构建一个多主体的合作链条。参与主体包括商品厂商、综合经销商、外部物流商(可能与综合经销商合二为一)、学校、镜像公司。其中最核心的经营主体应该是综合经销商和镜像公司。综合经销商是校企合作的企方代表,一方面有意愿开拓校园市场,有能力组织不同厂商的货源;另一方面有意愿参与人才培养,有能力带动商品厂商企业共同支持教学设计和实施。综合经销商对外承担校园商贸的经营风险,负责统一采购、外部物流和对外结算,校内则以镜像公司为经营主体,扮演一家真实分销企业,向综合经销商采购,面向校内学生、教师及周边社区客户进行销售,在校园市场范围内承担经营风险。校方一方面需适当开放内部环境与资源,允许镜像公司利用校内多种渠道进行市场推广,使用实训场所和设备;另一方面要以专业教学系部为主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与管理,联合合作企业共同实施教学活动。必要时还可以成立学生社团,辅助人力资源储备及相关教学活动的组织。

3.2经营模式的发展阶段设计

随着市场成熟度及业务规模的发展,可以设计不同发展阶段的镜像公司经营模式。经营初期,镜像公司接受合作企业的委托进行销售活动,不承担经营风险,赚取销售提成或佣金。对参与学生可以采用聘任制,签订镜像公司员工聘用协议,鼓励通过轮班轮岗的方式参与不同职能性工作。达到一定业务规模后,镜像公司可转变为分销代理模式,在校园市场内自担经营风险,赚取差额利润。随着商品种类的增加或市场范围的扩大(如辐射周边社区),鼓励横向项目组通过投标承包销售任务或其他项目类研究课题。业务规模继续扩大后,可发展为平台公司,鼓励和孵化学生团队基于该平台进行创业或拓展性、研究性学习,还可支持经营竞赛等教学活动。

3.3核心业务流程设计

校园商贸流通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销售流程、采购流程和配送流程。根据市场的成熟度和校内资源的可用性,可以设计现货销售、预售和团购、会员制销售三种模式。现货销售包括针对节庆的集中展卖形式和超市形式,需要先行采购备货;预售和团购模式则可周期性进行,需先进行订单统计再拉动采购进货与校内配送;会员制销售则是在市场成熟度提升到一定阶段后,基于对消费需求数据的分析,对VIP会员客户定期推送特定商品,进而形成持续可预期销售。

4 配套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机制的设计

4.1增加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

引入真实载体后,对学生的培养从课上延伸到课下,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增加对第二课堂的设计。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它比第一课堂更灵活,其组织可以打乱班级和专业建制,更能针对学生个体兴趣因材施教,以培养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和职业技能等基本素质为目标。教学内容上更多设计职业心态、企业实战、工具与方法应用等更需要在环境的熏染和企业指导下习得的内容。教学形式上要求围绕问题中心,设计讲座、参观、专题研讨会、工作会议、实战训练、导师指导等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积极解决问题。教学计划上一方面按学期和学年进行常规性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以支持学生的阶梯式职业成长;另一方面鼓励专业教学系部结合镜像公司短期经营活动的需要,灵活设计教学活动。为了增加学生受众,针对第二课堂的内容设计学分兑换制度,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实践,积累经验。

4.2明确校企合作的权利义务

校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校方应允许企方在校园市场借助镜像公司进行经营,保证基本经营场所,适度开放校内资源和信息渠道等;企方应承担经营风险,参与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指导并规范化镜像公司经营运作,参与第二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贡献部分盈利作为学生奖学金。

4.3建设多元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包括教师、合作企业管理人员、物流企业管理人员、货物供应商管理人员等。其中教师侧重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学生的日常指导和评价;合作企业管理人员侧重进行真实载体管理制度、流程、表单等教学资料的规范化,考核镜像公司员工的经营绩效,辅助进行职业心态和企业行为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物流企业管理人员辅助规范物流职能相关运作制度、流程和表单及进行职业心态、企业行为、工具方法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供应商管理人员侧重指导商品信息管理、营销策略与渠道管理、价格管理等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

5 结语

校企合作需要以双方的真实需要为出发点,以校园商贸活动为载体支持职业人才培养,既符合企方开拓校园市场的利益需要,又符合校方在真实环境下组织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需要,还能支持学生的职业成长与创新创业的需要,可谓多赢。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要达成这种合作需要对双方利益进行深层次挖掘,更需要双方的跨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耀相.准职业人视域下高职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05).

[2]屠明亮,陈平生,金炯.高职第二课堂新载体的实践路径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3(3).

[3]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4]赵志群.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J].职教论坛,2003(04).

作者简介:马洁(1979-),女,汉族,河北人,副教授,硕士,就职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管理系,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职业能力标准方面的研究;马骏(1972-),男,汉族,山东人,副教授,硕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管理系主任,主要从事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物流职业能力标准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①“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6)01(a)-190-03

猜你喜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