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分析

2016-07-22 01:49:00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6期
关键词:主观领域老年人

赵 蒙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00)



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应用健康教育的分析

赵蒙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000)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5亿人[1]。随着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社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提升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采取连续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两组社区老年人,一组未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对比结果发现,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现详细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选取160例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排除精神障碍、认知障碍、重症、疾病晚期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65~93岁,平均(73.5±6.4)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29例,高中18例,大学及以上12例。观察组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65~95岁,平均(73.7±6.6)岁;文化程度中、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28例,高中19例,大学及以上13例。比较两组社区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

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健康教育小组:通过家庭保健员培养及慢性病自我管理小组的形式,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的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连续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方案,合理安排并指导小组成员进行学习。

2.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制健康教育宣传单、宣传册,一方面结合疾病宣传日进行主题宣讲、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另一方面,结合不同患者,通过慢性病规范化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资料发放,对不识字的老年人给予简单的面对面直接宣教,定期召开交流会,让老年人一起学习健康保健知识。

3.疾病防治指导:对老年人常见的疾病进行知识宣教,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等,教会老年人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病信号,指导其正确的就医方法,如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何处理突发性疾病的发生,同时发放慢性病药物盒协助服药,帮助老年人规范服药。

4.生活内容指导:定期同居委会联系,关心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状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区文娱活动,以培养老年人自娱自乐、老有所乐的生活娱乐情趣。

5.饮食健康指导:饮食方面,老年人应该以低盐、低脂、低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为主,同时适当补充微量元素,提倡少吃多餐的合理饮食习惯,在每次就诊、咨询时进行提醒。

6.身体锻炼指导:鼓励社区老年人进行适量的运动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组织太极拳、八段锦、健步行等活动,丰富老年人健康锻炼形式。

7.生活起居指导:应穿宽松舒适的纯棉衣物,并依据天气变化适量增减衣物,以防感冒,同时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居住环境应保持干燥整洁,定时开窗通风。

8.心理健康指导:尊重社区老年人,给予充分的关心与精神慰藉,以获得老年人的信任,进而正确指导他们宣泄情绪的方法,让老年人能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疾病。

9.安排定期体检:每年进行老年人免费体检工作,通过健康自助小屋开展免费测血压、血糖、心电图、身高、体重、人体成分分析等常规检查,提高老年人防病意识。

生存质量评估标准

参照WS/T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分别对两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价,测量内容包括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6个方面的24个项目,评分越高表明生存质量越好[2]。

结果

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教育前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差异不明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观察组健康教育后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表明,观察组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后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评分±s,分)

讨论

人口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新世纪我国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目前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约占总人口数的10%[3],并且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发展与卫生安全都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给老年人自身带来了身心健康安全隐患。

社区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较小,获取卫生保健知识的途径有限,使其健康无法得到保障,再加上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较差,本身就容易受疾病困扰,这都大大影响了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给我国卫生体系造成了空前的压力。

维持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是保证“健康老龄化”的基本条件,因此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4]。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都较不合理,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助其养成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生活能力,进而提升其生存质量。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可以让老年人对健康保健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从日常生活中预防疾病的发生;通过心理健康指导,可以让老年人用积极正面的态度面对生活压力,并建立信心与疾病做斗争;通过生活内容指导,可以养成老年人良好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通过饮食健康指导,可以确保老年人身体最基本的体力保障与营养支持;通过身体锻炼指导,可以让老年人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进而改善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通过生活起居指导,可以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通过疾病防治指导,可以有效防治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骨关节病等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生,同时为其就医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方案;通过安排定期体检,可以充分了解社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本研究为了分析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对160例社区老年人进行平均分组,一组未进行健康教育,另一组进行健康教育,对比结果显示:进行健康教育后,社区老年人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领域、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受评分均较优。

综上所述,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助其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娟,刘俊杰,张敏,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3):1137-1139.

[2]程丽萍.非连续性教育方法在提高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和预防跌倒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29-31.

[3]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6):575-578.

[4]权苑,查艳景.中医保健按摩对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的研究[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680-681.

(收稿日期2015-09-14)

猜你喜欢
主观领域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保健医苑(2022年1期)2022-08-30 08:40:44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保健医苑(2022年6期)2022-07-08 01:25:16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20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领域·对峙
青年生活(2019年23期)2019-09-10 12:55:43
刑法主观解释论的提倡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06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 06:44:24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