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鹏“借船出海”

2016-07-21 02:01贾文佳
齐鲁周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大洋海藻企业

贾文佳

投身海藻业30余年,自主创业15年,从最初的30人团队白手起家,从小作坊到大工厂,再到现在的海洋高科技工业园,吴仕鹏一手创建的青岛聚大洋集团是目前国内首家集海藻育苗、养殖、加工、综合利用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月25日下午,聚大洋集团董事长吴仕鹏作为典型企业代表在“一带一路”战略高层对接洽谈会上发言,并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

“一带一路”上的“西行漫记”

记者面前的吴仕鹏风度儒雅,谈吐斯文,让人很难把眼前这个沉稳的中年男人,跟一个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联系起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散发着书生意气的董事长,一手创建的“聚大洋”集团占居了中国海藻工业的半壁江山。

“我们企业是海洋经济特色企业。近年来,海藻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认可,海藻越来越多的被当做食材直接食用,作为以藻类为生产原料的企业则遭遇了成本大幅提升、原料紧缺的困境。”针对这种状况,吴仕鹏跟记者谈起了他近年来的得意之作——“借船出海”。

采用“借船出海”的做法,就是要创立“聚大洋”的自主品牌,赚洋钱。吴仕鹏表示,“海藻工业加工目前是化工法提取,能耗高、水耗大,可以说,借船本身,就实现了企业产学研的换代升级。”

2013年2月,聚大洋与澳洲福林德斯大学建立了产学研联盟,双方在南澳洲和青岛分别共建了先进的海藻生物联合实验室。在此基础上,“2014年,我公司出资500万澳元完成了对澳大利亚海藻公司(简称AKP公司)的并购工作”。

“澳大利亚的AKP海藻公司,是南澳洲唯一具有海藻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通过这次投资并购,我们拥有了大片的厂区、成套的厂房、生产线和150公里海岸线的海藻采集权,为集团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由于澳大利亚海藻资源消化利用量比较小,很多海藻的腐烂也造成了海边环境的污染,此次并购,对开发利用澳大利亚海藻资源,提升他们的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了澳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吴仕鹏这样评价此次海外并购。

通过并购,聚大洋成为国内首家掌握南澳洲海藻开采权的企业,突破了资源瓶颈,并实现了原材料的就地加工。同时,也为聚大洋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促进新成果转化奠定了更大的平台和基础。

沿着海上“一带一路”继续西行,聚大洋再次将目光定在了“海上支点”印度尼西亚,与印度尼西亚林氏集团实施年产6000吨红藻多糖项目,在印尼建立起了大型红藻加工基地,具备年产4000吨红藻多糖卡拉胶生产线和年产2000吨红藻多糖琼胶生产线的能力。目前,聚大洋已建立澳大利亚、印尼、智利三个国外原料基地,正着手建立南非、爱尔兰新原料基地。

一片海藻的价值发掘史

从餐桌上的一盘家常菜,到粉末状的海藻酸钠,从卡拉胶到海藻蛋白饲料再到高档的土壤改良剂,一片海藻的价值发掘史,也是聚大洋藻业集团的奋斗发展史。

“我们通过延伸‘龙头,打造国内一流的海藻养殖基地;再通过‘龙身,生产褐藻胶、卡拉胶、琼胶产品,打造世界首家同时生产三大海藻胶产品;再经‘龙尾,将海藻渣这一副产物作为原料生产海藻肥、海藻饲料、海藻膳食3个综合功能产品,从而将海藻‘吃干榨净、一滴不剩,全能转化,形成‘一条龙式全产业链模式。”吴仕鹏这样诠释他的“一条龙”。

“依托联合实验室和海外并购的技术优势,聚大洋正在从工业级产品向食品级产品跨越,下一步将向医药级产品迈进。在实现产品转型、升级换代的同时,开发利用新技术代替传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吴仕鹏表示。

2013年,聚大洋申报了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团队支撑计划项目,即新一代绿色海藻生物精炼技术开发与产业化示范项目。该项目投资7800万元,拟突破生物技术、密集微波消化技术、光能脱色技术、生物发酵技术实现对传统海藻加工产业的升级改造,实现节水、节能、高值化开发的清洁生产,解决制约海藻生物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一个没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最终是养不大的儿子。”吴仕鹏说。在融入“一带一路”的战略中,这位热爱诗歌和摄影的董事长也同时打造了自身的企业文化,“以文化开路,用最真诚的语言讲述聚大洋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打造自主品牌。”

聚大洋已形成“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那就是通过创新经营、转型升级,建立五个海外原料基地,实施已储备好的十二个高新技术项目,销售收入、利税二年翻一番,实现世界一流海洋生物工程强企业。用吴仕鹏的话说就是:“立足海洋,向深蓝发展,成就‘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百年名企。”

猜你喜欢
大洋海藻企业
海藻保鲜膜:来自海洋的天然“塑料”
企业
企业
企业
悬浮屋
海藻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藻与岩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