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轩,张会芝,乔红梅,崔现杰,尚艳春,李佳佳,李佩涛
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临床应用效果观察1)
李宇轩,张会芝,乔红梅,崔现杰,尚艳春,李佳佳,李佩涛
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冲洗擦洗法,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齿科清洁护理包擦洗法,观察、记录两组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用物准备及操作时间、口腔卫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准备用物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0),但口腔护理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0);同时口腔破溃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预防和减少口腔异味不存在差异(P=0.280)。[结论]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的应用,不仅能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还大大缩短了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操作的时间。
关键词:口腔护理;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护理用时;口腔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已经成为改善病人呼吸、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手段。然而危重病人因需机械通气治疗,经口气管插管使口腔处于开放状态,从而缺乏正常的口腔摄入,易产生体液失衡,这些也导致口腔黏膜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发生口干症[1]。同时插管的存在,影响护士对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易导致该类病人继发口腔感染[2]。为了做好经口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卫生,提高病人的口腔护理效果,减少口腔护理用时,降低口腔护理风险,我院于2014年10月开始在危重症监护室选取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的病人120例,采用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和传统的一次性齿科清洁器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3月入住我院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病人120例,均为入室前24 h内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且入室前无口腔疾病、意识清楚的病人,其中男56例,女64例。所有病人转入危重症监护室后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意识状态、病种及气管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口腔护理方法两组病人的口腔护理工作均由两名护士共同完成,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分别为晨起口腔护理和睡前口腔护理,连续3 d。操作开始前,护士首先应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取得其配合。鼻饲病人选择在鼻饲前完成。操作前先将床头抬高30°~45°,再用气囊测压表监测气囊压力,保持气囊内压力在25cmH2O~30cmH2O(1cmH2O=0.098kPa)[3],以保证气囊与气管壁密封。记录外露气管插管至门齿的长度,吸净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解除口腔固定器。由一名护士负责固定病人的头部及气管插管,病人头偏向一侧,取出牙垫,将插管移至一侧口角,检查口腔,观察并记录操作时间及口腔黏膜有无溃疡、破溃、假膜、口腔异味等情况。做完一侧口腔护理后将气管插管移至清洁侧,再完成对侧操作。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必要时停止操作,同时动作应轻柔、快速,避免误伤病人,尽量减轻病人的痛苦。
1.2.1对照组按照口腔护理操作常规,使用浸有0.02%醋酸氯己定溶液的一次性齿科清洁护理包,依次擦洗口腔,按顺序擦洗口唇、牙齿、颊部、舌苔及上颚。
1.2.2观察组准备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0.02%醋酸氯己定溶液、20 mL注射器1支(去除针头)、负压吸引装置。用注射器抽取0.02%醋酸氯己定溶液40 mL注入水囊。冲洗时床头抬高30°~45°,保持病人头偏向一侧,从不同方向对病人口腔进行冲洗,边擦拭口腔、边冲洗、边吸引,将口腔内液体吸净,调节负压在0.04 MPa~0.06 MPa[4]。一侧冲洗干净后,将气管插管移至另一侧口角,同时进行对侧口腔冲洗擦洗,直至吸出液澄清为止。
1.3观察项目①两组口腔护理用物准备、护理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本实验护理用物准备时间为护士在操作前准备用物的时间;护理操作时间为从打开病人口腔固定器进行口腔护理操作到再次固定好气管插管的时间,其中不包括护理用物准备及处理时间;总用时为准备用物时间加护理操作时间。②口腔评估:由同一名护士检查完成,每天07:30于口腔护理前评估并记录口腔异味、口腔黏膜破溃、假膜、误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2结果
2.1两组病人口腔护理准备用物时间、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准备用物时间、护理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比较 s
2.2两组病人口腔护理后口腔并发症及口腔异味情况比较两组病人均未发现误吸;对照组出现口腔黏膜破溃情况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无一例病人口腔形成假膜,对照组出现3例;两组病人口腔异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病人口腔破溃、假膜形成及口腔异味发生率比较 例(%)
3讨论
3.1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是一种实用新型研发用具应用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能及时有效清理口腔污物,特别适合口腔分泌物较多的病人。其护理器具利用回路结构将水囊及负压结合在一起,操作中1名护士能够完成口腔冲洗、擦洗及吸引工作,另一名护士能安全有效地协助固定病人气管插管及头部,降低病人脱管的风险,减轻护士心理压力。本研究可简化口腔护理工作流程,使操作更安全、有效,降低病人脱管的风险。目前,虽然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是由于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重,护士往往倾向于采取快速擦洗口腔的护理方法,忽略了口腔护理的效果。同时,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由于口腔分泌物较多,加上气管插管的妨碍,传统口腔护理法中使用的海绵棒很难将口腔内牙间隙、齿龈擦洗干净。观察组采用的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先利用水流惯性在口腔内不断冲洗,再对口腔、牙缝、舌苔等进行彻底擦洗,并应用吸水腔及时吸引出口腔内积水,这样不仅能够将口腔各部位及口腔深部的污垢清除,提高口腔清洁度,还能使吸附在口腔黏膜、口咽部及气管插管管璧的细菌的吸附能力显著下降;抽吸能将口腔内的液体及时通过吸水腔吸走,明显降低异物的下滑及流入肺的几率,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3],对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将冲洗法、擦洗法与负压吸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实现冲、擦、吸一体化完成,方便对经口气插管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工作。
3.2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的应用可缩短口腔护理时间,提高口腔护理质量
3.2.1缩短口腔护理用时本研究护理操作时间指打开口腔固定器开始计时,表1显示:观察组口腔护理操作时间及总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0),说明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在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应用,能有效缩短口腔护理时间,减少气管插管的暴露状态。由于目前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需要护士注入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将准备用物时间延长,使得观察组的准备用物时间高于对照组(P=0.000),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就水囊提前注入口腔护理液的方案与厂家商讨,使得器具在出厂前水囊预先注好所需溶液,从而减少新器具在用物准备上的时间。
3.2.2正确的口腔护理方式能提高护理质量,有效减少和预防常见口腔并发症的发生表2显示:两组病人口腔黏膜破损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考虑一次性齿科清洁护理包中海绵棒吸水有限,摩擦力相对大,对病人口腔黏膜影响大;而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外有水囊,可以时刻保证擦洗刷的水分,有效降低与口腔黏膜的摩擦力。因此,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口腔护理器对预防口腔并发症有一定作用。本研究显示两种口腔护理方法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护理后口腔异味发生率影响不存在差异(P>0.05),这与赵益等[5]研究结果相似。可能与本研究的样本量少有关。但某种程度上已说明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有较好的口腔卫生效果。接下来在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深入研究中,可加大样本量,同时研究不同的口腔护理频次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卫生状况的预防和影响,以探讨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状态的口腔护理频次。
3.2.3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能防止误吸、预防VAP的发生操作开始前先为病人吸痰,并抬高床头30°~45°,确认气管导管气囊的充盈度,维持气囊内压力在25 cmH2O~30 cmH2O,以密闭插管与气管的间隙,避免冲洗液流入气管,再确保病人头偏向一侧,这样便可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误吸。同时,由于观察组用物自身具有带负压的一次性口腔吸痰器的特点,使得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操作的同时便能及时将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出,这也减少了病人误吸的可能。Emo等[6]研究表明:运用包括口腔护理在内的VAP集束化管理,可以使VAP的发病率从每1 000个机械通气日平均4.08例的发病率下降至1.16例。因此,良好的口腔卫生是预防VAP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中两组病人均无误吸发生,进而说明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在有效改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卫生同时,还能有效保证口腔护理质量。
4小结
采用自主研发的一次性带水囊负压式口腔护理器是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该用具具备的冲洗、吸引和擦洗功能,能及时有效吸出口腔污物,大大减少污垢残留,正确的操作方式和预防措施可有效防止口腔护理液体流入气道,还能缩短护士操作时间,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Munro CL,Grap MJ,Elswick RK JT,etal.Oral health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descriptive study[J].Am J Crit Care,2006,15(5):453-460.
[2]吴件姿,郑益娇,齐苏丽.带负压式刷牙口腔护理法在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0):1865-1867.
[3]黄苑玲,邓少军,马爱平,等.冲吸式吸痰管应用于气管插管危重病人口腔护理的效果[J].全科护理,2014,6(12):1557-1559.
[4]金仙妹,赵建江,王海燕.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两种口腔护理方法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6-18.
[5]赵益,彭巧君,周文华.不同护理方法预防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口腔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4,28(7A):2322-2326.
[6]Emo JS,Lee MS,Chun HK,etal.The impact of a ventilator bundle on preventing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 multi-center study[J].Am J Infect Control,2014,42(1):34-37.
(本文编辑李亚琴)
Effect observation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sposable negative pressure type oral nursing device with water bladders
Li Yuxuan,Zhang Huizhi,Qiao Hongmei,et al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Beijing 100191 China)
基金项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金项目,编号:63499-02。
作者简介李宇轩,护师,本科,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会芝(通讯作者)、乔红梅、崔现杰、尚艳春、李佳佳、李佩涛单位:10019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中图分类号:R472.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9.03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7A-2424-03
(收稿日期:2015-08-17;修回日期:2016-06-14)
1) 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利号:ZL 2011 2 026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