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轻松步入写话之门

2016-07-20 04:09刘喜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7期
关键词:拼音讲故事汉字

刘喜

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努力用课标新理念做指导,从培养学生兴趣抓起,从引导学生积累内化语言入手,通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搭设说话平台,降低难度,取消门槛,激发学生写话热情,使学生轻松步入写话之门,让学生在一种快乐、轻松的积极状态下尽情地说,自由地写,有创意地表达,为中高年级的习作练习助力。

一、多看书籍,积累内化语言

有人把“读”比作蜜蜂采蜜,把“写”称作蜜蜂酿蜜,这个比喻不仅说明了读和写的关系,还说明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一个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低段起就应该“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还规定了第一学段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从一年级开始,注意引导学生阅读积累是提高学生说话写话能力的重要途径。从学生入学那天起,每个学生每天“听”家长读课外书不少于20分钟。拼音学完后,每个学生每天借助拼音看30分钟的课外书(注音读物),看完后把自己所看内容讲给父母听。为促使学生养成习惯,家长每天在课外阅读本上如实签字,老师每两周检查一次课外阅读本,对坚持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

二、多讲故事,提高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对讲故事、听故事十分喜爱,用“讲故事”引导学生说话入门,可以促进说话的积极性。故事中曲折的情节、美好的心灵、生动的语言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由于学生经常听故事,常有新的知识在增长;有新的思考在产生;有很多词汇在增加。如果只听故事,不会表达也不行。我启发学生把自己听的故事试着讲给他人听。起初,孩子每天在家借助拼音读熟一个故事后将故事复述给家长听,并且要求家长在课外阅读本上做个评价,鼓励孩子。之后,我给孩子们提供交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可能。如:利用中午读报的时间进行全班内展示;利用班会开展讲故事比赛,并把讲得最棒的故事录下来,最后评出“故事大王”。

三、活用教材,激发说话欲望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会教书的教师应把书教“厚”,即能抓住每一个契机,丰富教材外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一年级的课文浅显易懂,贴近孩子生活,孩子易于理解、易于模仿。运用得当,以文引文,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既能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还可以扩展孩子们说话的范围。

四、降低难度,激发写话兴趣

教师要在学生充分说话的基础上,再将他们的热情转向写话。教学中要为学生搭建写话平台,激发学生的写话愿望,调动学生的写话激情。

为消除学生对写话的畏难情绪,我鼓励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如果有的孩子暂时写不出,老师也不必强求,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学会写话。学生每天试着在写话本上写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写话时,会写的、学过的字一定要使用汉字,不会写的字则用拼音代替。这种拼音夹汉字、汉字带拼音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写话的劲头很大。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想方设法挖掘着写话资源,让学生在接受表象时,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智慧的火花,拓展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写话内容更宽泛,时刻体验到写话的趣味性。我对学生的每一次写作会加以鼓励、表扬,我不会去修改他们的语言──我要保留学生童趣的语言,但我会要求学生改正每一个错误的汉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的一句话内容变得更丰富、更精彩、更完整了,学生读起来时总是津津乐道,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写话兴趣。养成每天写一句话的习惯,既培养了写话能力,又达到巩固识字效果的目的,可谓一举两得。

五、赏识鼓励,享受写话乐趣

写话训练刚进行时,孩子们没有经验,写不出东西,有的写成流水账,有的只写了一两句话,错字却很多。我尽量挖掘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尽量多的孩子受到表扬,让他们明白“我能行”。孩子写完话,我总是让孩子大声朗读他们的“杰作”,孩子特别高兴。然后,师生从不同的角度共同给予评价,送给他们一句赞美、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体验写话成功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喜悦感,这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作者单位:湖北孝感市孝南区三里棚学校)

猜你喜欢
拼音讲故事汉字
听冬神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