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根本,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情怀

2016-07-20 04:09张胜全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7期
关键词:情怀化学德育

张胜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课程要求老师能够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其自身的德育情怀、思想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一定的发展。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变更思想,在化学授课中渗透德育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唯物主义思想以及环保意识等。

一、穿插历史,升华爱国情怀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地渗透一些与化学相关的著名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化学发展史,认识到前辈科学家的辛苦付出以及感人事迹,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从而提升民族自尊心以及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奋斗。

化学课程由于都是比较抽象难懂的知识,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对化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学习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进行化学史穿插,不仅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除去学生心中的厌烦感,有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当在教授金属的冶炼时,我都会提及到商王朝的“司母戊大方鼎”,它是当今世界发现最早的青铜器。而当我们在学习碱的相关知识时,我都会同同学们分享侯德榜的事迹。他是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曾在美国生活居住,怀着建设祖国的美好愿望,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美国,并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激励下,忘我工作,终于研制出了“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外国垄断制碱的局面,使我国的制碱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中华民族争了光。在课堂上讲授这些故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也能够激起他们的民族自尊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奋斗终生。

通过化学历史的简介以及我国化学科学家相关事迹的说明,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得自身的爱国情怀得到升华,转化为学习向上的动力。

二、探索规律,培养唯物思想

化学的学习是有技巧的,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一味地死学才能够将知识融会贯通。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和同学们分享化学知识的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精神,提升自身思想觉悟,这也是德育的一种体现形式。

化学中的很多课程,都能够体现唯物思想。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这样的章节引起注意,适当地向同学们渗透辩证规律,让学生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化学变化就是一个吸引与排斥的矛盾过程,当二者达到平衡时,就会成为一个统一体,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例如,当我在讲化学等效平衡相关知识时,我都会将知识进行拓展,进而形成知识间的对比,使得学生认识到对立统一的自然规律。化学平衡的移动是重点知识,只有在可逆反应中才会出现。化学反应的进行与变化是相对的,达到平衡是绝对的,二者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对立统一的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有得必有失,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有氧化剂则必然存在还原剂,而这也是同时存在的。如原电池与电解池的电极反应、化学键的断裂与新键的形成等知识,这些都是不错的教学素材,是我们向同学们传授对立统一规律的最佳途径。

化学的知识虽然庞杂,但是也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老师要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才能够让学生拥有正确的学习心态,为自己将来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三、链接生活,彰显环保理念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极其紧密的学科,我们在各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将知识引向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人口、能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我们在教学中也可以结合所讲授的知识适时穿插一些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让学生对当今世界环境污染的情况有所了解。例如,当我在讲授“氮族元素”这一节内容时,会向同学们介绍大气污染的情况。氮气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氮氧化合物却是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它所带来的大气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当氮氧化合物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就会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同时也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污染,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知识只有与生活相联系才会体现它的实际价值,化学学习更是如此,通过相关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德育的一种体现。

当然,老师在进行德育时,不要将课堂知识抛诸脑后,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不高。化学教学与德育的结合,会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化学素养得到提高,并加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

(作者单位:甘肃张掖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情怀化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五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