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赛红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湖南 益阳 413000)
体育与健康教育应如何进行
姚赛红
(湖南省益阳市益师艺术实验学校,湖南益阳413000)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放羊”活动,也不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展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魅力和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是一个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在持续发展,所以体育教育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但有一点却是必须坚持的,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教育;专业素养;生成性
1.1体育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
体育教师对待教学的态度是教风、教纪、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通过语言和行为,反映教学工作态度、表现教学能力、展示业务水平。所以,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对教学成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必须是体育项目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成绩的判定者和绝对的权威者,而且,总是千篇一律地把自己的要求“格式化”,根据自己的思路来教学。最常见的就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纠正错误动作这一传统的“格式化”的教学方式。
1.2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支持
近些年来,各级体育工作者不断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地推动了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仍有些学校和地方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依然存在,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依然过重,而体育工作就一直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位置,经常被挤占课时,很难满足学生的运动时间。
1.3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认识
总体来看,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对学习情况及智力发展普遍非常关心,但明显存在“重智轻体”现象。一般家长在重视学生文化课成绩的同时,也希望他们能有健康的身体,但很少与体育与健康教育联系起来,也就是说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意识性差。大多数家长没有过问过子女体育课的感受、收获及体育兴趣爱好,对学校体育教学知情度也较低。当然,能做到言传身教的家长就更少了,一般仅能为孩子提供现有设施等,不会积极创造条件,更不能用身体力行来带动影响孩子,求表而非本。对体育能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很少有家长能够真正认识到,而对体育能培养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也没有正确的认识。家长的这些错误态度、观念、行为必然会影响孩子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可见,转变家长的教育态度、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同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同样重要。
1.4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理解
教育实践证明,使学生觉得有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根本动力。然而当前,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确实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对体育锻炼的价值、意义缺乏认识。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也会对体育缺乏信心,但这在其他科目也存在。更少数的个别学生,因为心理和身体等因素,对体育类活动有厌烦、恐惧和逃避现象。所以,体育与健康教育需要对学习兴趣方面加大力度。
1.5社会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需要
在当下的社会中,体育活动早已不单纯的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行为,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行为、政治和经济行为的结合。体育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离不开体育,也会积极加入体育锻炼的行列,而体育作为一种社会必需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能对学校在组织学生体育活动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提供很多便利,而这些必不可少的社会因素对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质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1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
学生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离不开体育活动,使学生认识体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十分迫切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主要途径,其根本就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加强学生对体育的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所以,在施教和培养兴趣的过程中,如何正确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使其加深对体育锻炼的理解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是体育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其实,体育教育也是一个有艺术、有魅力的过程。
2.2魅力在哪里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必然不能是个一成不变的过程,“发展”就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谁都无法预见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境和各种教学因素。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魅力往往就在这个生成性的动态之中,它也是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慢慢走进我们视野的新的教学形态,它强调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和个性化,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要做到能互动、开放又多元的教学过程才是一种智慧,它具有情境性、复杂性、实践性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运用自身各方面条件,去面对来自于课堂的各种挑战,在复杂多变的过程中生成新的教学智慧,彰显出教学智慧的魅力所在。
投稿日期:2016-07-05
2.3体育教师如何表现它的魅力
作为体育教师,怎样才能表现好教学的魅力所在呢?相信发挥好体育课堂教学的魅力,完成教学任务,做好素质教育,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都在探索和追寻的方向。有的时候,优美、巧妙的动作示范可以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气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时候,赞美表扬是学生更出色表现的奠基石,他们在听到夸奖赞叹后更加积极努力;有的时候,批评教育又是总结教训、改正错误的良师益友。总之,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灯塔,等待着它指明人生的方向;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目中的彩笔,指引着描绘出灿烂的图画。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都离不开优秀教师的不懈努力,在教育这个大舞台上教师如何饰演好自已的角色将直接影响一代人的成长。
3.1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开放化
当今社会,各门课程逐步深入、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也应该突破陈旧模式,追求更加能提高学生素质教育成效、更加面向社会和未来的方法。要改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身心发展特征和水平、目标等来设计内容,配合协调性、互助性、趣味性,重视能力培养,再根据本课内容的需要来选择场地、器材等。教学时不能强求一律,不应只是让学生去获得某些知识、技能和具备某些能力,而应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要不断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要让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有选择地加强某一方面的训练,从而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强项。体育课要开放,这不仅是体育教学的需要,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方面,不光是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的开放,而更应是体育活动内容的设置要多样化、适应化、趣味化、强身益智化,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进素质。
3.2了解学生的心理,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初中生正处在人类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在这个时期,身体成长较快,骨骼肌肉发育迅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在飞快发育完善,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的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运动的持续能力较差,易疲劳。尤其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男女生差别更为突出。男生声带变粗,突出喉结,出现胡须,体形纵向发展;女生出现月经,声带变细,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变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等。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常引起或伴随心理、行为上的相应变化:第一,因为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所以充满朝气,活泼爱动,喜欢体育运动和竞赛活动以表现自己。第二,因为身体发育的不均衡,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并不完善,所以动作显得笨拙、不够灵活,且容易头晕和疲劳等。第三,因为性机能开始慢慢成熟,性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在好奇心的作用下注意异性,有意识地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第四,成人感的产生并开始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进行评价别人和自我评价,心理矛盾也更为突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矛盾,强烈自尊与自卑感相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相矛盾,理想与挫折感相矛盾等,这些矛盾都可能会造成学生的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教学中应主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坚决不可打击其自尊和挫伤其人格,按学生此阶段的心理意识进行引导提高。
3.3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
由于体育与健康教育涵盖太广,所以体育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项目的技能和专业理论,但必需是一专多能和有融会贯通的教学、训练能力。教师的专业素养是让学生产生共鸣并接受的基础,而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不同年龄、性别、个性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有条不紊的教学就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专业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对运动训练和各种活动与竞赛的综合能力等。这种综合能力就是业务水平,从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比专业素养更重要。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加深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而且还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吸取各方面的营养,积累经验,才能使自己的体育课堂真正对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与成绩都起到促进作用。
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人们的广泛参与,而这也是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社会在不断进步,人类在持续发展,所以体育教育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有一点却是必须坚持的,那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这要求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队伍是一支综合素质强、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师队伍,要求我们了解目前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各种影响,要求我们清楚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明白体育的魅力所在和掌握充分展现这一魅力到淋漓尽致的方式方法,要求我们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了解学生的复杂心理,要求我们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不断学习、不断变化。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放羊”活动,也不是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真正展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魅力和达到素质教育的效果是一个需要我们群策群力、不断摸索、不断进步的过程,多少教育工作者为此做着不懈的努力和深入的研究,不断深化的体育教育改革必然会使教育成果越来越优秀和先进,使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真正达到全员高素质、全民健康体魄的目的。
[1]王冰.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8).
[2]裴海泓.体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傅辉沮,张恩光,等.体育与健康[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G807.0
A
1674-151X(2016)08-10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6.15.055
姚赛红(1983—),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