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杨庆祥
那迟到者必将领先——序朱涛诗集《半轮黄日》
北京 杨庆祥
朱涛在2014年到2015年短短一年时间里,几乎以一种喷薄的状态写出了近一百首左右的诗歌。这些诗歌构成了一个自足的存在体系,它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形式美学补充了当代诗歌写作的贫瘠。朱涛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他的诗歌,已经不是一个代际的概念所能覆盖,他的诗歌是直接面对整个当代。
朱涛 诗歌 《半轮黄日》
一
当代诗歌正日益放弃自身的准则。我们当然可以狡辩说,当代诗歌本身的准则就是没有准则,并在一种当下性中不断校正自己的准则。但这种狡辩不能掩盖当代诗歌媚俗的事实,它正在走向巴丢所担心的一种情况:当代诗歌变成了一种世界报告文学式的语言形式。技术传播的便利导致了诗歌走向一种“繁荣”,更多的分行体被自动敲打出来,并在手指和电子屏幕的触碰中获得存在感。但这是虚假的。诗歌因此丧失了它更内在化的质地。诗歌成为事件,成为话语,成为疗愈的小药丸,中产阶级在沙龙和客厅里面朗诵这些蓝色药片,却把真正的心灵抛弃在了豪华厕所的抽水马桶里。或者说,有一种新的闭合在虚假的开放中重新出现了,诗歌失去纸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心灵——孤独倔强的个体对这个世界不屈不挠的对话以及由此产生的他思和自思。真正的诗人和真正的诗歌一定属于那些不合时宜的人,那些迟到者和早退者,在喧嚣的觥筹中,他突然抽身而出,又像一道闪电一样划开人群的铁幕伤疤,在众人陶醉的美酒佳肴中——我们时代的廉价诗歌完全与之等价——捧出一副白热的心肠。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可以讨论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心灵形式和精神愿景。
第一次见到朱涛的时候,我差点把他归入那些媚俗者的行列,他稍微凌乱的长头发和发旧的牛仔裤让人有一种乱入20世纪80年代的时空错置感,那个时代的文艺青年虚构了一种醉酒的诗歌状态,并毫无历史感地将那些浮华的词语海藻视作黄金时代的铭牌,然后在多年以后,假借改革的十里春风,企图在今日继续换取文化的硬通货币。所以当我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说想过来聊聊,我有一点稍微的错愕。难道不应该是果戈理敲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房间,热情拥抱这位癫痫病患者,感谢他写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吗?事物在历史中一再颠倒。而当我在福建永定的那个夜晚读到朱涛的诗歌时,在刹那间震惊了。我甚至一度怀疑我们这个时代的遴选原则,怎么可以错过这些真正的有创造力的诗歌!那个夜晚我没有更多的语言,除了不停地惊叹,窗外的土楼沉默无声,而真正的诗歌,创造着沉默。朱涛并没有自我雄辩的意愿或者欲望,他将一切埋葬进了他的诗歌。我甚至都回忆不起来我具体读到了哪几首诗歌,因为每一首诗歌都无法简单地用文字复述或者转述,它以一种直接性产生了震惊和错觉,以至于我在深夜真以为自己再造了一个文学史上的偶然时刻:与一位真正的诗人和一些真正的诗歌相遇。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再也没有和朱涛交流诗歌,虽然在旅途中他总是坐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我们习惯于一种更本质化的交流方式,那些词语的味道、芳香和节奏就围绕在我们周围。当我从旅途的疲惫中苏醒,试图寻找某些蛛丝马迹时,我发现朱涛已经狡猾地遁身而去。我在百度里面输入朱涛并特意加上诗人来进行检索时,发现了无数个朱涛和无数的文字,但是没有找到那个作为真正通灵者的诗人朱涛。他果然是这个时代的“匿名者”。他在词语的海洋中小心翼翼地将自己潜藏起来,只是在一个风暴涌动的时刻,他才好奇地探出头,将触角伸向虚空,说:“翅膀飞走了,半个身子在挣扎。”
二
朱涛肯定有一个漫长的写作前史。但我无意追问这种时间性的写作发生学。我仅仅关注一个事实,就是从2014年到2015年,短短一年时间,朱涛几乎以一种喷薄的状态写出了近100首左右的诗歌。这些诗歌构成了一个自足的存在体系,它以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和形式美学补充了当代诗歌写作的贫瘠。朱涛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他的诗歌,已经不是一个代际的概念所能覆盖,他的诗歌直接面对整个当代。
这场诗歌的纵深之旅开始于死亡场景,在《失手打碎花瓶》中,他这么写道:
红玫瑰、白玫瑰、黄玫瑰终将染成压箱的紫
玫瑰。与熟透的骨灰/结盟/护航天空
这首诗有一种诡异的凄美,玫瑰与骨灰相伴,半个身子在挣扎,同时又在天空结盟航行。在由低到高的空间层叠中,似乎能听到一声蒙克式的尖叫!当一个人试图挣扎着逃离某一处境,但却发现肉体已成骨灰。在尘埃的飘散中,精神的形式似乎得到自由的解放。这里面有一种强烈的撕裂感,并由此生出了朱涛诗歌中的紧张气氛。在另外一首诗里,他直接描述了一场血案:
习惯从枝叶下手。一把刀/反复擦亮自己。这次/用力过猛。伤及了根部/下午的耳朵流血不止。烧黑了/被雾霾笼罩的天空。他喊痛/但喉咙被猛虎扼住。阻拦他/眼中的寄生虫/对他的最后施救//泊在血中。一把刀成就了/木偶梦想的使命//“一个木偶制造了血案”/次日,被更大的流言颠覆
这是木偶对自我的处刑?还是一个更大的存在对人类整体的处刑?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何在?无论如何,在具有恐怖场景的营造中,朱涛发现的是人类生存的荒谬,不仅是整体性存在的荒谬,而且是个人化存在的荒谬,那个多愁善感的哈姆莱特王子发现了人的美,而在朱涛的诗歌中,他在镜中看到的不过是:
尸体喜欢的我们也喜欢/我重新长出牙齿//下午的秃鹫加入送葬的队列/我被雨点的蝙蝠围攻/很快我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和镜框里的笑
朱涛简直就是坐在死亡的醉舟上,他像兰波一样在这条河流上漂流。这使得他的诗歌带有强烈的存在主义的特点。在某种意义上,选择何种方式与诗歌以及这个世界共处,构成了朱涛写作的全部哲学。
在一个短的写作历史中来考究这种哲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依然发现了隐隐的痕迹。在2014年的诗歌中,朱涛诗歌中反复出现“火焰”和“体内的火焰”之类的词语,这是一个充满内爆力的主体自我,他以一种紧张感奔波在自我和世界之间,并试图在两者之间架构存在的桥梁。但是它显然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时空,以至于他的自我不过是变成了一个存在的收纳箱:“炉火正旺。树木、苹果、肥皂、管风琴、书、剃须刀、旗帜、眼镜、手表、垃圾箱、灯盏、塑料花//加入到我体内奔跑的火焰。”(《你们真柔软》)但是在2015年,他突然出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这个自我似乎找到了一个观察和站立的历史位置,在这一年的几首诗歌里面,出现了“广场”,大量的景观和人群开始在诗歌中聚集,这让诗歌的密度急剧增加——当密度成为诗歌的度量衡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存在的洞开。比如《纽扣里的风暴眼》:
夏日闷热/纽扣里的风暴眼挤出水滴//她说不要等我/在窗下/我已是冰雪情人//巨兽并未离去/扔在地上的麻袋/随时收紧触摸它皮肤的胳膊/像率性哭闹的婴儿/上足发条/攥住驶往未来灵车的玩具//田野上的沙/迎接苍蝇的香熏检阅/掘墓人不再起身/半夜浇灭幽灵的质问//当哼唱的时代敞开衣衫/我们同时看见了对方烧焦的胸毛/那轰然倒塌的蜡像
这首诗歌隐晦不明,语义闪烁,缺乏历史经验的人完全不能确定它的意义的位置。这正是朱涛诗歌极其可贵的品质:在这一类诗歌里面,他将个人的痛感和历史的痛感高度熔铸在一起,在撬开词语的缝隙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飓风!朱涛试图将这一风暴点化为词语的亡灵。由此我们看到,在巨兽、枪声、广场、倒塌的蜡像和爱人的呢喃中,那个高度紧张的自我松弛下来——注意!他曾经是多么高度的紧张和焦虑的存在。他现在找到了一种后置的视角,试图真正打量这个存在着的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存在于当下,同时也存在于过去和未来,这是一个真正有维度的历史之物。对话的语调在这些诗歌中缓慢升起,不再是骨灰飘过天空这种带有哥特色彩的感伤行程,而是螺旋式的、具有高度形式和对位特征的个人在穿越历史之后重新回到历史,并在现场观察一切——同时包括那个一直躲在黑暗之中的自我。我想说的是,黑暗构成了朱涛这整部诗歌的底色和特质,他因为醉心于死亡而醉心于黑暗。他歌颂黑暗,他向黑暗致敬,他甚至一度要和黑暗生活在一起。如《向黑暗致敬》:
角铁瞬息获取的平/被天才摧毁/用倒立的头走路//天空结满虫眼的歌声/烧掳它/要添加成捆过冬的旗帜//霜冻提前到来/黑暗黄蜂般的火药/在冰河粗犷的白色骨头里/尽情开花//灰烬温暖/舞蹈的明日之星
但是,在这个对话的诗歌时刻,他不仅审判了大他者——那个噩梦一般存在的救世主,不断再生和存在的救世主。他同时也审判了自我。他由此超越了黑暗——历史的黑暗和自我的黑暗,并和诗歌一起新生了,虽然是以一种古老的方式:年轻的巫婆喜欢他!
三
最后让我以朱涛的一首诗歌来结束我的这篇序言,《迟到者》:
废纸般的时间/举着冬天的碎骨头/凝视/永不愈合的咒语// 蝴蝶斑的太阳还给你// 曾是热情的夏天/ 舌头敲醒鼓荡的溪流/ 瓶中的钟声被释放/ 孔雀蓝的种子/ 一次次飞向深眼窝的天空// 仿佛不像自己的夏天/ 戴假发的夜徘徊不肯离去/ 似乎托住心脏才能阻止墓穴/ 把白日放出来/ 像迟到者驱逐站台/ 挽救残存的旅程// 谎言成为自己的污点证人/ 蝴蝶斑的太阳还给你//废纸般的时间绳索一样袭来/ 解开他们层层包裹的语言/ 须携带词语的病毒/ 克服刽子手苍白的手指/ 在一切盲目的车站/ 停靠
纷繁复杂的意象填满了时间和空间——诗歌中的时空和历史中的时空。刽子手站在历史和词语的尽头,他试图绞杀一切,甚至包括太阳!但一种大克服出现了,即使带着病毒戴着假发,这个大克服的执行者也试图校正方向,挽救残存的旅程。一首诗歌终结了,但旅程永远在继续。或者说,正是因为有了一首诗歌的存在,旅程才变得和人生一样值得铭记并书写。
朱涛,中国公民,20世纪60年代生,浙人而混迹于岭南之野。一度为文青,曾裸泳于舟山之海滨,欲博诗名而不得,弃文从商,几经沉浮,有所蓄积。乙酉年秋,突魔症附体,文思泉涌而落笔如风。自后一发而不可收,两年而得诗百首。又乙未年秋,遇江左杨公,知其诗而终不知其人。断语曰:
在真正的诗歌写作中,那迟到者必将领先。是为序。
作 者: 杨庆祥,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现代文学馆首批客座研究员。出版著作《“重写”的限度——重写文学史的想象与实践》《分裂的想象》《现场的角力》等。
编辑: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