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 张今慧
《莲池》与莫言
河北 张今慧
20世纪70年代末,我担任保定市文化局副局长。1979年,市委组织部找我谈话,说市文联在“文革”中解散了,现在要恢复,需要一位领导人,我们一时想不出合适的人选,大家说你合适,你一直在文化艺术部门工作,有几位在省、市文联工作过的同志也几次要求让你去。我推辞不过,就调到保定市文联当了负责人。
当时一个新单位白手起家,连个立足之地都没有。我找莲池公园管理处主任借了一间房、一张桌子、几个凳子。又向财政局打报告,要了一千多元办公费,买了些办公用品。原来市文联的四个工作人员韩放、苑纪久、毛兆晃、夏昊归队,我和他们围着一张桌子,商量怎么开展工作。他们提了不少建议。我见他们四个人有三位当过编辑,另一位擅长戏剧和书画,于是提出,咱们可以先办个刊物,让喜欢文艺的人有个园地,也可以培养新作者,再说你们几位都是内行。大家一致同意,当即商量刊物叫什么名字,最后夏昊提议叫“莲池”。保定莲池始建于元代,是北方名园,我们又借房在此办公,大家都同意了。之后便投入工作,有的组稿,有的设计封面,很快印出第一期,社会反应不错,编辑们拿到车站、广场,一销而空。当时申请正式刊号不难,因此便很快办成了文学双月刊。
莫言当时在离保定不远的狼牙山下当兵,开始给《莲池》投稿。他最初的稿子毛兆晃不满意,写了些鼓励的话,提了些修改意见,退了回去。没过多久,莫言又把修改稿寄来,毛兆晃看了还是不满意,提了修改意见,再次退回。就这么来回反复三次,毛兆晃被莫言的顽强精神所感动,加上作品本身也达到了期望的要求,于是在1981年第5期上发了出来。这就是短篇小说《春夜雨菲菲》。紧接着,莫言又在《莲池》上发表了《售棉大道》和《民间音乐》。我的女儿研究当代文学,我还让她给《民间音乐》写了一篇评论,也在《莲池》上发表了。当时,在《莲池》上连发三篇的作者并不多。
记不得是第二篇还是第三篇,编辑们认为写得不错,但有几处需要修改,需要莫言来一趟,面谈一下,迅速修改,以便赶上当期发表,于是和莫言本人联系。他说,身在部队,没法请假。我们又以市文联名义和部队联系,部队回答,该同志是即将退役人员,不能外出。我们再给部队发去公函,说莫言的小说写得不错,是很有前途的作者,部队有责任为他创造条件,成全他的发展,希望贵部领导准他几天假,让他来编辑部修改稿件。
之后莫言请假获准,来到保定市文联。当时他穿一身军装,见人就敬礼,样子很腼腆,谈话很有礼貌。他进了编辑部,我们给他安排了吃住的地方,让他安心改稿子。不料他改稿时突然生病,我们送他住进医院。编辑钟恪民的女朋友是医院护士,也是我们的业余作者。我们请她对莫言给予关照。莫言病愈,对我们的安排很感激,对那位护士也很感谢。
莫言在《莲池》上发表的小说得到了孙犁的好评。他后来怎么从即将退役的战士,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学员,我就不太清楚了。当时文学在社会上很受关注,部队也以培养青年作家为荣。
莫言到北京后,名气越来越大。后来不知谁传来一种说法,说莫言在一次会上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在不出名的小刊物上发表的。”编辑部有人对我说,莫言成了大作家,看不起咱们啦,连《莲池》的名字都不愿意提。我说:他说的也对,咱们就是小刊物,和国家级的刊物差距很大。但在小刊物上发稿的知名作家也不少,孙犁、李英儒、刘绍棠,都在这里发过稿,也不觉得掉价。作家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发表在什么刊物上,而在于是不是得到读者的喜爱。顺便说一句,铁凝当时刚刚出道,《莲池》也是她初试身手的地方。
现在看来,关于莫言看不起《莲池》的传闻不真实,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还把自己收藏的《莲池》拿出来展示,把封面贴在网上。
后来,《莲池》更名《小说创作》。随着文学热降温,杂志销路下降,经营亏损。我提议办一个通俗性的文摘小报《大千世界》,以报养刊。《大千世界》挣了钱,也养了刊。但很快《大千世界》被上级部门叫停。保定市文联的刊物也无疾而终。这时,我已经离休了。
作 者: 张今慧,曾任河北省保定市文联主任。
编辑:赵斌mzxsz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