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东
(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广西壮族龙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刘海东
(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自古以来龙文化就象征着我们民族高度的凝聚力与伟大的创造力,其地位在东方文化体系中十分重要,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广西壮族的地区的龙舟文化就是我国的龙文化的一个代表,它不仅结合了比赛、健身、娱乐、文化等多个功能,还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与集体智慧得到充分体现,有助于促进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因此,本文分析了广西壮族龙舟文化的内涵,探讨了龙舟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及策略。
广西壮族;龙舟文化;内涵;重要性;对策
1.1 图腾崇拜
龙舟竞渡的一个起源就是古代荆楚、吴越地区对龙进行祭祀、崇拜和模仿的仪式,人们将龙当作图腾,以龙的子孙的身份祈求得到龙的保护。每年在五月初五进行图腾祭祀,声势浩大,而将独木舟刻成龙形,并在击鼓声的伴随下于水面进行竞渡比赛,使图腾神喜悦。龙是宗教概念的一种,其起源与形成过程是我国古人逐渐发展与变化宗教信仰的过程的反映。而且古代许多竞渡者为了更像龙还会纹身,取悦神灵。人们崇拜图腾,并被图腾所影响和震撼,因此传承了龙舟文化。
1.2 礼仪教化
象征中华民族力量的事物就是龙,而龙舟文化的内涵则对我国民众有感染与教育作用,使其热爱同胞和国家,能够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大多数说法认为祭祀沅江流域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的起源,为了对屈原进行纪念而产生的活动就是龙舟竞渡,因此礼仪是龙舟文化的内涵之一。人们在龙舟竞渡中也会严格遵守礼仪教化,遵循古老的体育理念,而紧张欢快的龙舟竞渡也因屈原的精神而与庄重肃穆的祭祀相结合,使活动形式的趋势更加表演化、大型化与多样化。因此,龙舟文化的内涵可以加强民众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思想,使大学生具有勇敢高尚、无私无畏的品质。
1.3 娱乐休闲
协作性、娱乐性与观赏性都是龙舟文化的特性,使其具有娱乐休闲的内涵。作为文化形式的一种,龙舟竞渡能够使民众积极参与其中、尽情享受,其参与性十分广泛。参与者在龙舟竞渡中可以获得身心上的愉悦,体会龙舟文化的独特魅力。
1.4 生态和谐
良好的生态文化环境是龙舟竞技运动的必要前提,龙舟竞技运动通常在一些平原之乡盛行,当地滨湖沿水网、江河密布。例如黄惠煜教授(民族学家)在《从越人到泰人》中曾将这些地区称作“百越文化区”,其中临水地居住的民族是进行龙舟竞赛的主力军,而开展竞赛的主要地区就是水域平坝,提供了孕育、发展与传播龙舟文化的先决条件,因此其内涵之一就是“水文化”。如果没有水域或水域条件较差是无法顺利进行龙舟竞赛的,龙舟文化得以发展和延续的基础就是和谐的生态环境。
2.1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龙舟文化使我国人民的优良习惯、积极态度、科学观念与崇高理想得到集中体现,能够培养参与者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团结奋斗的品质,使其具有足够毅力,不畏艰难。虽然现在是新的时代和新的社会,但屈原的伟大人格、忧民思想与爱国情怀仍然是我们需要提倡和宣传的,可以感染民众。对龙舟文化的发掘也是对屈原品格的学习,可以使我国的民族凝聚力增强,培养爱国思想。另外,还可以培养我国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的和谐思想,使其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有可持续发展意识。
2.2 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我国具有许多民族,因此形成了具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如今因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文化不断受到冲击,民族文化逐渐呈现趋同的趋势,但是没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国家也是难以在世界中发展的。我国人民凝聚力的动力之一就是龙舟文化,因此传承龙舟文化可以使民族关系改善、各民族更加团结,并促进我国在国际上的合作交流,可以使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增强。
2.3 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团结、拼搏的品格
作为运动项目的一种,龙舟竞渡是需要不同集体共同参加的,他们在舵手的指挥和鼓手的呐喊下互相合作,团结奋进,使龙舟不断前进,队员在完成技术动作时,为了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必须整齐地划桨。龙舟竞渡获胜的关键因素就是队员们奋勇向前、齐心协力、相互协作、勇争第一的精神,因此可以对群体关系进行协调,使参与者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增强,同时还能加强人们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
投稿日期:2015-11-18
3.1 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逐渐跳出地域限制
开始创办龙舟竞技活动时,通常规模较小,且为民众自发组织,大多是随意选择地点举办,只考虑能否竞渡,湖泊、港汉、河流都可以,并且不限制参加人数,民众在生活或生产之余,经常举办小型比赛,船的数量为2只或2只以上,胜者就是最先到达终点者。人们在祭祀期间为了助兴常会采取竞渡形式。例如,在壮族先人留下的壁画中就生动地描绘了这一场面,“前后排列着3条船,摆出竞争的架势,最前面的船好像挂着饰物,一个铜鼓挂在舷边,每条船上几个人,动作一致,都侧着身体,向前伸手,稍微弯腿。在岸边有许多人在为龙舟竞技而呐喊欢呼,场面十分隆重”。如今,很多地方都开展了龙舟竞渡活动,其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举办地点也渐渐靠拢到城市或村镇,活动参加者不应像过去一样只是某个自然村寨、部落或氏族的代表,而是逐渐转变为乡镇、县、市、省以及国家的代表。目前有许多欧美国家(如德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等)以及东南亚国家等都对我国的龙舟文化很有兴趣,并组队参与到竞渡之中。我们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将我国的龙舟文化充分开发利用,挖掘其文化内涵,不仅要在国内进行宣传推广,还应采用多元的形式与渠道在国际上加以宣传。我国应充分借鉴国际体育运动的优势,在国际上积极交流、推广龙舟竞赛,使我国广西壮族的龙舟文化跳出地域限制,逐渐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2 结合其他文化进行多元化发展
最初兴起龙舟文化时,是以凸显治病驱瘟与崇拜祭祀等思想诉求为主,壮族人民为了平安幸福来祈求神的保佑。当地居民在天气大旱之时经常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向龙舟跪拜,表示求雨并表达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祈盼。就是在这种祈盼中,广大民众对龙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使这项文化活动具有了精神寄托与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时代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也逐渐提高,许多民族已经将赛龙舟当作节庆日的固定活动,在端午节经常会组织龙舟竞赛,且声势浩大,每家每户都会吃龙舟饭和粽子,并挂上艾叶和钟馗像;或佩戴香囊,饮雄黄酒,准备牲醴等,展开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最近几年,为了使“节庆搭台、经贸唱戏”的文化活动更加突出,广西壮族地区的民众以端午节为主体,组织了丰富的经贸活动、学术研讨活动与文体活动等,无形之中增加了商贸活动与招商引资的机会。这种情况下可以将龙舟文化融入其中,综合多种文化主题共同宣传,向到来的宾客与商家进行推广,使龙舟被更多人所喜爱,利用“龙舟搭台,经贸唱戏”,可以加速传播龙舟运动,提高其知名度。
3.3 以经济形式取代自发的娱乐活动,提高民众参与的积极性
最初创办龙舟竞技时,其思想主题多是自发的祭祀,如今龙舟文化逐渐跳出当地区域,走向了全国甚至全球,为了对其进行传承和发展,应开展有规则、有组织的体育竞技运动。龙舟活动在1983年被我国列入了正式体育竞技项目中,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竞赛,在组织领导龙舟竞技活动的同时还成立了国际龙舟联合会与中国龙舟协会,以对竞赛规则进行规范、统一,参赛的所有队伍都需要遵守。因此应使龙舟竞技活动的规模更大、更加规范。另外,可以对竞赛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吸引民众积极主动地参与,许多感兴趣的群众也可以学习龙舟竞技的技巧,使我国的龙舟文化得以传承下去。通过举办多地区和国家的竞赛,可以提高龙舟竞技的知名度,使龙舟文化走向世界,拥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3.4 将龙舟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创造品牌效益
传承与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资金来源,因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与手段加以解决。首先,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可设置专项基金。其次,在开发与保护文化方面应鼓励社会投入资金,实行差别汇率,并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还在起步阶段,所以可以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最近几年我国的文化领域已经逐渐引入了大量形式多样的社会资金,虽然广西壮族的龙舟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其水平层次较低,人们也没有深入挖掘、开发和整理龙舟文化的资源;而且因为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使得民众观念落后,甚至没有建立龙舟文化的产业化概念,因此为了传承和发展龙舟文化,应当对已有经验进行总结,并加大宣传力度,相关部门与当地政府应对此加以关注,指导并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民众到广西地区旅游,领略少数民族的风情,甚至还有很多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人去当地旅游。因此当地政府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将龙舟文化融入发展的旅游业中。例如,广西的桂林与南宁就是十分流行的旅游胜地,可将其作为项目开发的重点区域。可以在旅游区举办龙舟竞赛,并积极邀请游客参加,使游客的兴致提高,并吸引更多人去当地旅游,加入龙舟竞赛,由此而获得的资金可以进一步发展龙舟文化。
广泛开展龙舟竞赛与弘扬龙舟文化可以使民众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并养成奋勇争先、团结拼搏、共同奋进的品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广泛开展龙舟竞技,使龙舟文化得到推广、普及、传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也能永葆活力,展露新的生机。相关部门可以将龙舟文化与广西壮族的旅游业相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并积极挖掘其龙舟文化的资源,在国内宣传的同时还可以在国际上交流,使其走向世界,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另外,也可以组织一些带有奖励的竞赛,激励民众参与,传承传统文化,或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使龙舟文化多元发展。
[ 1 ] 曹红敏.广东“舞龙”历史文化与发展对策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8.
[ 2 ] 杨世如,韦佳.原始礼仪竞技的体育人类学研究——苗族独木龙舟竞技文化调查[ J ].贵州民族研究,2010(5).
[ 3 ] 倪依克,孙慧.中国龙舟文化的社会品格[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3).
[ 4 ] 张丽萍.中国业余龙舟竞渡运动的发展现状调查研究[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12.
G85
A
1674-151X(2016)01-153-02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学(休闲体育产业)重点研究基地(编号:XXTYCY2014C11);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人文社科)(编号:15SA015)。
刘海东 (1985 ~),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6.0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