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张颂认为:“所谓朗读,指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新课标高度关注朗读教学,要求高中生“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朗读教学是一种基本课型,抓好朗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运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和语文素养。然而,朗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朗读教学流于形式,尤其是年级越高,朗读越被边缘化,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对朗读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朗读。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朗读水平
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特别是方言区的教师,要掌握好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儿化的正确发音和普通话音变规则,注意普通话和自己方言在语音上的差异。教师要不断总结,发现规律,并反复练习。
教师要提高朗读水平,还要掌握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停顿一般分为语法停顿、逻辑停顿、情感停顿三种。重音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感情重音三种类型。句调一般分为升调、降调、平调、曲调四种类型。节奏指朗读过程中由声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形成的回环交替的声音形式,常见的节奏类型有轻快型、沉稳型、舒缓型、强疾型等。朗读时必须做到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语气刚柔相济,语意褒贬分明,体态自然得体。
2.教师要做好朗读示范
教师范读时,要深刻体味作品并恰当运用各种技巧,准确、鲜明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对学生的朗读要具体评价,评价态度要实事求是,如朗读得不好,要指出哪个方面处理得不当,并指出如何具体处理,还可以说一说为什么不能这样读的理由。
3.朗读教学设计要循序渐进
朗读受书面语言制约,朗读之前必须对作品本身进行认真研究,透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精神实质。只有透彻地理解,才能有深切的感受,准确传达作者的心声。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描述作者离开英国剑桥大学时的复杂内心感受,把握好淡淡的哀愁的感情基调。
朗读同时是一种技能,同任何技能训练一样,朗读训练要循序渐进,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理解文本并根据学生已有水平、文本风格制定梯度性教学目标,要在“感知性朗读”的基础上进行“理解性朗读”,最后达到深层朗读程度。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一文教学,教师首先纠正学生的读音和断句,在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后,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品读,如怀念母亲的两句问话“儿寒乎?欲食乎?”,语言很平淡,但要读出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呵护之情。
再如怀念祖母这一段,祖母的话十分感人,特别朗读“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展开联想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读出祖母对孙子的殷切期望,同时读出作者的思念伤心之情,归有光在祖母去世时仍未中第,有负祖母的重托,种种伤心涌上头,自然要“长号不自禁”了。通过具体的朗读指导,学生自然能体味本文借平淡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情感的写作特点,朗读教学效果自然比教师烦琐的分析要好。
4.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朗读教学要求教师组织得法,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空,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如朗读杜甫的《登高》,可以选择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忧伤氛围,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随之拨动,情不自禁地吟诵诗句。
5.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
教师要教给学生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朗读技巧,还要教给学生根据不同体裁作品,采用不同朗读方法。一般来说,诗歌、散文等抒情性比较强的作品,朗读者要在理解、感受诗歌表达的深厚情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并准确将诗歌表达的感情和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听众,努力引起听众情感的共鸣。
记叙文朗读,必须准确把握事件和人物之间的关系,朗读时,要对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和叙事的脉络层次做清楚交代。记叙文一般采用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顺序,朗读时处理好前后内容的衔接。以插叙为例,在插叙与上文之间有意识地做一个停顿,插叙部分的语气语调要与上文区别开,提醒听者注意。
状物写景类记叙文描绘的是物体和景物的具体特征,朗读时把握住景物的特征,一般来说,状物可以采用重音、停连等表达技巧,强调、突出有关词语、句子朗读时,一般节奏舒缓、语调流畅。
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解说事物,通过对实体事物的解说或对抽象道理的阐释,使人们获得有关知识。说明文朗读时必须持严谨客观的态度,客观呈现被说明的事物,表达应朴实自然,节奏舒缓从容,语速较慢,语调平实。
6.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
引导学生多聆听诸如优秀的电影对白、话剧作品、经典朗诵等,让学生模仿名家朗读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朗读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和提高学生朗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