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
(新郑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 河南 郑州 45110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彦宏
(新郑市人民医院 心内科河南 郑州4511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来新郑市人民医院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32例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如静脉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口服类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次加用低分子肝素钙0.4 ml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含化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8.7%(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具有发展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
不稳定性心绞痛介于急性心肌梗死和稳定型心绞痛之间。一般情况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加剧,导致斑块破裂出血、栓塞,形成血栓,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1]。患病早期医生会采取抗血小板凝集、溶解血栓等方法治疗。但该病病情不好控制,预后较差,发作时患者会有剧烈疼痛[2]。低分子肝素钙有很强的抗凝作用,而且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少。本研究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9月至2013年10月新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2例。其中对照组男69例,女63例,年龄35~76岁,平均(57.7±3.5)岁,其中自发性心绞痛40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45例,初发型心绞痛患者29例,混合型心绞痛患者18例。观察组患者男65例,女67例,年龄38~79岁,平均(60.7±3.1)岁,其中自发性心绞痛35例,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患者50例,初发型心绞痛患者32例,混合型心绞痛患者15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目前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静脉注射硝酸酯类药物,口服阿司匹林、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受体阻滞剂、ACE转换酶抑制剂等。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每次注射0.4 ml的低分子肝素钙,12 h/次,7 d为1个疗程,用以抗血栓形成,加强机体抗凝作用。2个疗程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硝酸甘油含化用量等情况,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
1.3观察指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的相关标准可以分为痊愈、好转和无效[3]。痊愈:心绞痛完全不再发作或发作次数降低80%以上,患者休息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或是明显改善,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由阳性转为阴性。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变短,患者休息时心电图或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ST段下降但未完全正常。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频率并未减少,甚至有加重迹象,患者休息时心电图或运动试验与治疗前基本相同。统计总有效率的同时,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频率,对比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以及硝酸甘油含化用量的变化。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对本次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总有效率对照组治疗后痊愈59例,好转38例,无效35例,总有效率为73.48%;观察组经治疗后痊愈79例,好转4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3.18%。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2.2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组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硝酸甘油含化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用药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s)
3讨论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血管破裂,形成血栓,严重者会大量出血,甚至危及生命。血液中有形成分的凝集和溶解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健康人体中,凝集和溶解有着一个动态平衡,当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时,这个平衡状态被打破[4]。低分子肝素钙虽然不能直接溶解血栓,但是它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以抑制血液中有形物质凝集,间接的加快血栓溶解,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继续恶化,抑制出血,防止血小板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总有效率(73.48%)低于观察组(93.18%),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疗效要更好,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心绞痛发病次数,降低发病频率,减少硝酸甘油含化用量,总有效率要比常规治疗高。
综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好,安全性高,具有发展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静萍,田青,苗文清.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25):29-30.
[2]郭建浩,陈若峰,周立尧,等.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5):98-99.
[3]张超.低分子肝素治疗国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Meta分析[D].山西:山西医科大学,2008.
[4]李婷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21):2707-2708,2711.
【中图分类号】R 541.4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65
(收稿日期:2015-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