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误区

2016-07-17 07:19邓文圣
人民教育 2016年22期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

邓文圣

当下,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是热词,但热闹的背后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笔者将教育.线之所见——反思,希望能为后来者提供更多参考和提醒。

片面性认知导致方向偏移

如何更有效地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贵在全面理解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贵在坚持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贵在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掘与当代转换。如果認识不到这一点,传统文化教育很容易走进死胡同。认识问题反映到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表现为三种误解:

把传统文化教育窄化为“德育”。这关系到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界定。中国历史悠久,上下几千年,传统文化丰富精深,它包括:传统技艺,可以通过实际操练掌握要领以至学会;文化智慧,可以通过活动、体验、认知的方式达成目标;经典文本教学则注重引导帮助学生口诵心惟,学以致用,以实现修身养德、完善人格的教育目标……

但一些办学者把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画等号,在教学上也归入有“德育任务”的语文教师和专职“德育教师”的工作范畴,走向“德育化”的单一胡同。传统文化教育有教化的功能,但德育远非传统文化的全部。窄化传统文化,就不能全面立体地认识传统文化,这样的传承是片面的,狭隘的。

把诗词解读等同于单纯的“知识灌输”。文学经典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引起了中小学的普遍重视。在现有的中小学教材中,古诗文也占了很大比重,近几年配套读本又有所增加,如果讲授者能做到文字、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五“文”统一,掌握其文化“背景”及其文化渊源,带领学生穿越时空进入作者为文的时代和情境,文化理解就产生了

但或是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急于赶教学进度,或是由于教师认知不够,不少古诗文课堂上的文化、文学和文章都不见了。很多教师讲文言文就是串讲,也就是把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文,有的甚至快速推进只重点讲考点。学生学古诗文的胃口被破坏,传统文化教育丧失了古诗文这重要阵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不是考点,而是要让学生在“亲切”的体验课方式中,更多地了解古老的东方智慧和先贤名人;引导孩子的认识、感悟,培养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学校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本校、本阶段学生特点,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发掘中华精神内核,强调共鸣。

把传统文化教育与读经画等号。这种理解在校内外教育机构中并不罕见。有些学校直接翻印《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用于校本课程教材,让学生早晨读,阅读课读,集会时还要读。孩子们虽记住了原文,理解却非常肤浅,入脑不入心。某女生从小喜爱经典,上五年级时就已熟读蒙学经典和四书,但她在学校对老师不敬、与同学不睦,在家违逆父母甚至常常出言不逊,常以能背诵经典而自傲于人。家长宴请有学问的朋友开导她,谁知才上桌,孩子似乎已意识到父母的意图,先发制人地抛出一句:“食不言、寝不语哈”(语出《论语·乡党》),然后就自顾自地拿出手机边吃边看网络小说。

“礼”的本质“恭俭庄敬”说的是恭敬他人、约束自己,态度庄、做事敬;“礼”的大用更在于和谐人事、环境,此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也。然而,小女孩虽熟读经书却不明其意,更无法通其用。不仅未能长其善救其失,反将经典沦为伤人之矛和护己之盾,岂是传统文化之过哉?!

校本课程是育人的重要阵地,同样要关注4个核心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学目标?二是提供哪些教育经验可以实现这些目标?三是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四是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如果我们用蒙学和经典作为校本教材,然而只读不解,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如何达成呢?

功利思维诱发质表分离

传统文化教育要通过.定的形式来实现,但必须基于教育目的需要。如果过于功利化,不能以正确的理念处理好需要与形式的关系,势必带来实施过程中教育本质与表象的分离。

传统文化教育工具化。在当前的教育新闻报道中,各地传统文化教育,有上千人的大型方阵表演,有五彩斑斓的文艺演出,有大场馆的作品展览,称得上“轰轰烈烈”“盛况空前”。酒香也怕巷子深,校园借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扩大影响当然无可厚非。但有些地方的传统文化教育才开始短短一两年时间,充其量只是传统文化的“形”进了校门,而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在大门之外,活动就已多次见诸大小报刊、电视台和网络。传统文化教育沦为摆门面的工具,误己误人。

挂挂贴贴表面化。有些学校不想在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实践上下太多功夫,又不甘于表现落伍,于是想到了做表面文章,“过得去就行”。

苏霍姆林斯基不是说过“跟人相关的一切都应当是美的,一个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吗?因此,“让墙壁说话”成为一些学校最廉价选择的“理论基础”:教学楼走廊上不加选择地挂满《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等标牌。既不去讨论思考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界定,也缺少相应的活动创设和对学生的引导。

好的文化环境当然能陶冶性情,适当的挂与贴是必要的,但从“一道风景”到“一个认识”,还需要教育者做好延伸文章,把墙上的画变成故事送到学生的耳朵里,化为言行影响他们的习惯和生活。

简单加量极端化。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在量上做简单的增加,而是要在深度上下功夫。要领会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中小学语文、数学、历史、德育、艺术等学科教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健全人格。

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本源,《礼记·中庸》中说“可以赞天地之化育”,《易·贲卦·象传》讲“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要通过活动,服务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让校园充满芳香,让师生激情荡漾……因此,不要将推进活动等同于功利化工具、器物,否则就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随意行为效果难保证

教育如果不设定目标,不有计划地进行,落实就会大打折扣。但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有些做法随意性强,效果难以保证。

随意性强,不能长久。教育需要持久关注,耐心等待,需要的是潜滋暗长和潜移默化,“立竿见影”往往是有害的。当前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轰轰烈烈”的行为多,耐心长久的等待少:出去参观发现一个传统文化教育的新做法,回来立马匆匆“放样式”地移植到本校;上级要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赶紧来几次应付性、象征性动作……

计划目标缺失,走到哪算哪。某地有多种地方戏剧流行,名伶辈出,民间舞蹈盛行龙舞、狮舞、采茶灯、踩马灯等。当地一所学校要求每班每学期自主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或地方乡土传统文化节作为主题,一班一品,独自或联合开展一次校园传统文化活动。他们的推传活动多样且热闹,但仔细了解下来发现,这样的教育活动还处于“散在”状态,无论内容选择、时段安排、呈现形式、量与度的拿捏等方面都缺乏整体设计。如果满足于此,没有进一步的整体设计、近期目标和远景规划作支撑,这种“散在”格局之下的活动,会不会演变成在原地打转转的“表面繁华”?

只管空洞说教,不问学生是否认同。某校的办学经验中,重点强调了用传统文化教育感化学生,做到周周有讲话,月月有主题。打开他们的档案记录:x年x月主题为何?围绕主题的x月x日在什么地方讲了什么?复印、下载打印的讲话内容丰富翔实,印证资料归集整理井然有序。可仔细翻阅这些资料,发现他们的确是坚持‘旧日在讲”,但搬出来全是官腔大话。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实践,注重真情感召、创新活动,才能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变成‘旧用而不觉”的习惯和行为方式。

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具体到学校层面,笔者基于教育一线长期作战的经历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设计可以从三点入手:一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界定上,要结合当今实际区分精华和糟粕,既保证选择的丰富性,又保证正确的方向。二是要与现有教学课程有效对接,强调传统文化与诸多学科各个层面的融通,克服传统文化教育与现有课程两张皮的误区。三是要区分记忆与理解、养正与益智、做事与穷理等不同发展期的侧重点,立体式建构,螺旋式展开。

猜你喜欢
德育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谁远谁近?
少年力斗传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