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芹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方法
秦芹
内蒙古赤峰市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社会经济文化也逐渐深入推进,人们对于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新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新闻采访的工作是要在当下海量的新闻信息当中选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编排与报道。而在当前新媒体的背景下,就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其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水平,创新采访的思维与路径,以适应当前新媒体下新闻发展的需求。文章拟从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的技巧与方法着手,创新新闻采访的多维视角,促进新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新媒体;新闻采访;技巧;方法
20世纪末,美国热心记者委员会(Committee of Concerned Journalists)曾就新闻的定义做过一项调查显示,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共识是:“新闻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为公民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使他们能够在自由的社会中进行生活并发挥作用。”这在当前新媒体的背景下,依然适用。新媒体背景下为新闻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如果想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依然提供优质的新闻资源,这就需要媒体新闻工作者能够有效地提高其采访的技巧与方法,创新采访的思维与路径,依靠新媒体的优势,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发掘更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保证新闻的质量。
1.1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维基百科(zh.wikipadia.org)对于新媒体的定义是:泛指利用电脑(计算及信息处理)及网路(传播及交换)等新科技,对传统媒体之形式、内容及类型所产生的质变。从其定义我们不难发现,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其形式、内容以及类型上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从介质来看,传统媒体的介质范围甚广,比如印刷的报纸、杂志,无线电广播以及电视。相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在其介质范畴方面没有传统媒体的那么清晰,其基本的形式主要以互联网络为载体,包括博客(weblog)、播客(podcast)、大型门户网站、搜索引擎、虚拟网络社区(BBS)等。
从其特性来看,新媒体的特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快速化、碎片化、交互性强。
1.2什么是新闻
新闻,在中国古代称为“新文”,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并不能了解,即最近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程栋新对于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但就如同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成为新闻。那么,什么才是决定一件事具有足以“广而告之”的呢?答案是需要很多因素。但对于一个新闻记者来说,判定一件事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1)时效性;2)影响力;3)近距离;4)争议性;5)显要性;6)现实性;7)奇特性。此外还取决于新闻的对象,这关乎于其价值观与导向。
1.3新媒体下的新闻
新媒体背景下首先发生转变的就是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因为互联网技术使任何拥有电脑的人都可以像大型新闻机构一样广泛散发信息,而事实上是,在这个信息已不再是稀有商品的时代,新闻也可以是由普通受众所传播的。
其次,网络的发展为新闻带来的一个重大改变是其作为新媒体能够处理更多的资讯。新媒体记者不只是收集充分资讯,撰写一篇倒金字塔结构的报道,还要考虑资讯的各种类型,将其纳入成套的新闻报道当中去。例如,一位知名的作家到一所当地的高校进行演讲,传统媒体记者将会到场,并写出有关演讲的报道;摄影记者也可能会出现,拍一张作家进行演讲时候的照片。而新媒体记者必须要思考超越这些简单的动作,其“产品”如下: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报道;演讲全文;演讲精彩部分的数码影像;该作家出版或社区网站的大事记;链接有关该作家著作的网络评论。这些才是新媒体下记者应该做到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大众选择浏览网络媒体是为了获取更为有用更为相关的资讯,而这些资讯未必符合传统的新闻的定义。
传统的纸媒体或者广播都属于线性媒体,当然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体也可以作为这种媒体。线性媒体的读者或者观众从头阅读或观看,直到结束,观众必须按照顺序进行观看。因而,由于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其又可以作为非线性媒体而存在。因而新媒体的采访人员必须明白,在撰写新闻的时候要能够以多种形式存在,以满足读者从多条路径获取资讯。
2.1对采访设备具有更高的依赖性
根据本文以上所述,新媒体背景的下的新闻提供给大众以报纸般的阅读体验与广播电视一样的观看体验。也就是说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受众既可以看到传统纸媒体的新闻内容,也同时可以观看直观的视频播放。因而,在这种前提与背景下,通常都需要借助摄影摄像设备进行辅助,在展现新闻内容的同时,给予网民以图像与声音的表达,使网络新闻受众能够获得更为直观的新闻体验与新闻感受。
2.2多元化的采访风格与形式
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进行新闻采访工作的时候,其具体的采访形式与采访方式对于新闻报道来说具有极为直接的影响。首先,在媒体新闻的采访过程当中,其素材形式主要包括有新闻的声音、图像与影像等资料形式,因而在进行报道的时候,可选择的形式非常多,可以利用其声音、图像、文字、影像等各种形式对新闻报道采取直接或者间接的处理,然后进行新闻报道的输出。因而,在展开采访工作的时候,选取何种的新闻采访方式与类型,对于新闻的展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3对于新闻工作者有着更高的要求
由于新媒体的背景下,新闻工作者不再是唯一的发声者,任何人都可能是新闻的发出者与新闻扩散者。因而,这就对新闻采访工作者在工作技能与技巧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能够获取及时、准确的新闻之外,还需要被访者能与采访者之间多一条新的互动路径,使新闻能够最大限度、最大容量的被获得,这就需要采访工作者能够及时与受访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3.1增强新闻敏感度,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从新闻伊始,新闻线索就是新闻信息的一切,因而只有获得了有效的可利用的新闻线索,新闻采访工作的展开才能够有意义。然而,同作家的创作灵感如出一辙,新闻线索也并不是想有就能有的,因而培养并增强新闻采访工作者对于新闻的敏感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并利用新闻线索,在进行新闻采访的同事,要积极对于已发现、未发现的新闻线索进行收集与整理,并要能够发现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并善加利用,深入地进行探求。
3.2培养新闻敏锐度,善于发现小新闻背后的大新闻
如果想要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就要善于培养新闻的敏锐度,拥有较强的新闻洞察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而从其中发现有价值的大新闻。另外,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特征与特性,善于从微博、微信等公众社交媒体当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从新闻工作者特有的视角发现其中有价值的新闻。
3.3善于倾听,注意提问方式与非语言符号的运用
新闻采访工作者除了要具备以上所提到的新闻敏感度、新闻敏锐度之外,还要拥有一定的耐心能够倾听新闻当事人对新闻事件的陈述,并能够在新闻采访的过程当中注意对新闻当时人进行适当方式的引导,并能够注意非语言符号,例如眼神、表情等方面的运用,并注意新闻当事人的性格等内在因素,选择合适的采访方式,使新闻当事人能够对新闻采访者保持倾诉,信任采访者,从而帮助采访者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1]王瑜.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探讨[J].新媒体研究,2016(5):108,115.
[2]徐恩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6(5):161-162.
[3]邢军.论新媒体背景下的电视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6(2):158.
[4]郑文晋.新媒体背景下的新闻采访的技巧与创新[J].新媒体研究,2015(1):130-131.
[5]吕明华.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04.
G2
A
2096-0360(2016)15-0145-02
秦芹,讲师,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