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师生压力可能会相互“传染”
近日,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倦怠与学生压力水平的提高可能存在直接关系,反之亦然。调查发现,当课堂上教师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或情绪衰竭水平较高时,学生的皮质醇(一种压力激素)水平也较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对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有很大影响,积极的课堂环境可以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情感发展和学习进步,而紧张的课堂氛围会加大学生的压力。
研究者同时指出,教师的压力也可能来自学生。教师在帮助焦虑水平较高、有行为问题以及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时,也会感到压力过大。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晁亚群 编译)
体育锻炼能提高学习成绩
一个研究学龄儿童体育锻炼意义的国际专家组建议,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首先要走出去锻炼身体。该专家组由24个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的研究者组成。
近日,专家组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布的新共识声明称,儿童和青少年放学前、上学期间和放学后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其学习成绩的提高,因为运动和健身有利于儿童大脑结构、功能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专家们发现,目标导向的活动对儿童的益处最大,能促进儿童的“生活技能”和诸如尊重、社会责任感等在内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晁亚群 编译)
女孩对上大学的态度更积极
英国教育慈善机构萨顿信托发表的新研究发现,相比男孩子,女孩子对“上大学”抱有更积极的态度。牛津大学的研究也发现,在中学9年级的13~15岁孩子中,几乎65%的女孩认为去上大学是“非常重要的”,相比之下,只有58%的男孩持有相同看法。
萨顿信托的这份报告数据是基于对3000余名学生从3岁开始的追踪调查,主要调查学生对大学的态度是否影响其中学阶段之后的学术成果。结果表明,学生对大学的态度(对上大学和获得学位的重要性认知)在他们的成长早期就已形成。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学习愿望对学生的学术表现有重要的刺激作用,女性在大学的优异表现与她们对大学的积极态度有关。
然而研究表明,后期的教育因素可以帮助塑造学生对学术的积极态度和自信认知,比如在一个学术资源充足的小学或中学接受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葛俏丽 编译)
改革
日本基础教育将走向“强劲化”
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网站2016年5月10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发布“教育的强劲化”决议。围绕当前正紧锣密鼓进行修订探讨的新一期《学习指导要领》,驰浩明确表示,在不削减学习内容的前提下,着重提升学习质量与学力水平。当天,文部科学省首次发表了教育的“去宽松化”宣言。
日本《学习指导要领》大约每10年修订一次。2008年的修订方案一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于对“填鸭式教育”反思下持续减少课堂学习内容的“宽松教育”理念,一度被称为“去宽松化”的修订改革。“教育强劲化”决议指出,新一版《学习指导要领》修订需紧紧围绕三大重点:一是不再进行“宽松教育”和“填鸭式教育”的对立探讨,不削减学习内容;二是全面引入基于对话探讨的“活力型学习”,通过对话型、主体性的深层次学习,在不削减知识量的同时提升深度理解、完善学习过程;三是改革学科构成,推进小学英语教育学科化改革,在高中新设“公共”科目。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教育信息中心 李冬梅 编译)
韩国:减轻课后作业负担
为回应社会对增加基础教育阶段平时作业的反对和质疑,韩国教育部近来陆续给各市、道教育厅发布《2016年度学校生活记录簿记载方法》,内容包括减少学生每天的课后作业,建议在各种各样的学校教育活动之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此前学校布置的平时作业往往需要耗费学生的巨大精力,有些甚至超出一般学生的能力,比如“栽种植物进行观察并形成报告”等实验作业,“做出与主题搭配的美术作品”等艺术作业。为了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这些作业,有些学生和家长甚至专门聘请课外辅导教师帮忙完成。
对此,教育部的新规定一方面为减轻平时课后作业的难度和给学生带来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为保护平时作业的存在,专门在2016年度学校生活记录簿记载方式里标明要取消对平时作业的评价和打分,并减少课后作业,这意味着教师将组织更多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校內平时作业和活动,并在这些作业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而不是完全依赖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韩国教育部并不是明令禁止学校布置课后作业,也没有完全禁止通过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李昕 编译)
英国:政府应平衡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
英国国会上议院一特别委员会指出,目前英国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存在一种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该委员会援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指出,在发达国家,选择职业教育道路并且最终从事相关工作的年轻人比例平均在50%左右,在德国这一比例高达75%,而在英国,这一比例只有30%,并且各种希望修正这种不平衡情况的努力都会很快失败。在政府即将发布的技能白皮书中,将要求所有16岁青少年在升入大学的“学术道路”和参加工作的“职业道路”之间做出选择。然而特别委员会对于这一政策表达了不满,他们认为16岁进行分流已经太晚,而且对学术道路和职业道路之间的划分太过简单粗糙。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赵博涵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