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劳动力分布与经济协调情况及人居环境影响

2016-07-16 06:01蓝满榆匡耀求王德辉
公共治理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人居环境一致性

蓝满榆,匡耀求,王德辉

(1.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3.华南理工大学,广东 广州 510641;4.赣南师范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广东劳动力分布与经济协调情况及人居环境影响

蓝满榆1,2,3,匡耀求1,2,王德辉4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4.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采用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偏离度指数及人居环境指数对广东各地市劳动力人口地理分布、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演变以及人居环境影响等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1)广东各地市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与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数值相约、所处类别相近,体现出人口地理分布及其素质二者与经济发展的相对一致性。(2)人口集聚及素质水平与经济集聚相一致情况偏少,而不一致情况有扩大趋势。经济发展带来劳动力人口分布及文化素质水平变化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呈现分异格局。(3)区域内部劳动力人口集聚、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偏离情况,珠三角地区先升后降,东西两翼则先降后升,而山区则持续升高。(4)计算人居环境指数表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各地市基本处于一般适宜地区,而山区各地市则全部处于临界适宜地区,自然环境决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

关键词:劳动力分布;一致性;偏离度;人居环境

近20年来,广东珠三角地区与东西两翼、山区发展差异在扩大,而在各区域地市中劳动力数量、素质及分布也在发生变化。当前,全省就业人口中智力型劳动者比例不高、就业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偏低,吸引高端人才入粤就业的优势不明显等问题备受关注。根据广东省统计局《2013年广东人口发展状况简析》,2013年末广东省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仅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偏低将制约到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品、服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对此进行考察并就广东各地市劳动力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演变情况、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以及人居环境影响等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相关文献综述

近年来有学者对上海、广东等地区劳动力人口分布、外来人口分布、职业人口分布等进行研究。如,张善余就上海人口再分布过程中出现的人户分离、中心城区“空心化”、市民通勤成本上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1]王桂新、魏星发现上海就业劳动力人口分布密度呈现自都心区由内向外依次降低的基本模式。[2]李若建分析了广州市外来人口在空间上的聚散问题,认为大量外来人口在城市聚集的深层次原因是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本地人口的职业流动和城市内部流动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的最直接因素。[3]赵文琛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的模式、特征、时序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广东外来劳动力分布存在着巨大的市际差异和大区域差异,而这一特征源自不同区域外来投资的悬殊差异。[4]

部分学者从人口与经济协调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角度对我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进行了考察和评价。[5]孟向京构建了人口潜力指数对我国人口合理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人口分布基本合理,人口潜力最大的省区是沿海发达省市以及东北和西北部分省市。[6]封志明、刘晓娜通过构建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和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等指标研究了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问题。[7]刘睿文、封志明、游珍认为在我国自然因素奠定了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而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城市化则成为人口集聚的动力。[8]廉晓梅指出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原因在于东部地区在生产集聚的同时未能对中西部地区人口进行有效吸纳,从而导致东部与中西部存在着生产与人口、就业分布高度失衡。[9]刘洁、王宇成、苏杨构造了评价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协调度的指标来评价人口分布的合理性,认为我国经济与人口的分布处于较不合理状态,并在财税体制、政绩评价体系和人口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对策。[10]

在研究劳动力数量分布、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关系中,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是其中的重要内容。秦贤宏、段学军、李慧等[11],程前昌、毛蒋兴[12],许燕、屈云龙[13],屈云龙、黄健元[14]等以全国或江苏、江西等省份为样本分析了我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全局自相关模型、人口文化素质指数模型、匹配分析模型、模糊ISODATA方法等。陈仲常、马红旗实证了我国人力资本离散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人力资本平均存量高的地区其人力资本离散度正向于经济增长,而在人力资本平均存量低的地区则负向于经济增长。[15]Alperovich在研究城市规模分布时发现,人口的集中度随经济发展呈倒U型变化趋势。[16]张晶祥对在业人口分布研究后表明在业人口与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经济因素之间调和性高,而与土地面积、水域面积以及综合影响因素的调和性低。[17]而周仲高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教育与经济的联动性,认为浙江省教育人口与经济分布之间存在“交叉而不重叠”的特征,浙江省区域教育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充分体现。[18]

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经济发展不均衡则导致人口发展不均衡,而人口发展不均衡又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尽管现有研究已较多,但是存在着统计口径不一致、数据连贯性和可比性差,对人居环境影响分析不到位等情况。本文针对广东劳动力人口进行考察来探讨两个问题:劳动力地理分布、文化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生态环境因素对劳动力分布影响如何?

二、劳动力分布、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协调问题

(一)评价模型。

为简捷地评价劳动力及其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本文参考封志明、刘晓娜[7],刘洁、王宇成、苏杨[10]等研究,以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进行测量。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使用某区域劳动力占比与本地区GDP占比的比值,反映某一地区劳动力分布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程度。公式如下:

(1)

其中,CPE为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n为地区数,pi为i地区的劳动力集聚水平,gi为i地区的经济集聚水平,Pi为i地区的劳动力总量,Gi为i地区的GDP。当CPE<1时,则表明该地区人口集聚水平低于经济集聚水平;而当CPE>1时,表明该地区人口集聚水平高于经济集聚水平。CPE越偏离1,表明人口经济分布一致性越差,反之则区域人口经济协调度越高。

类似地,构建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来衡量区域劳动力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程度,其中劳动力文化素质以受教育年限来衡量。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则使用某区域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总量占比与本地区GDP占比的比值。公式如下:

(2)

其中,CQE为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n为地区数,qi为i地区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gi为i地区的经济集聚水平,Qi为i地区的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总量,Gi为i地区的GDP。根据CPE、CQE值设置分类标准(见表1)。

表1.CPE、CQE分类标准

虽然CPE、CQE 能较好地刻画不同区域劳动力地理分布及其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但难以从相对比较角度反映这种偏离程度以及因偏离而对总体协调度的影响。因此,本文构建区域偏离度指数,用以衡量一个区域总体的劳动力人口分布、文化素质与经济发展的一致性程度。该指数通过计算其与完全理想一致性状态时的偏离程度表达,分别以CDpe,CDqe表示。

(3)

(4)

(3)式中,CDpe为人口经济偏离度指数,n为地区数,pi为i地区的劳动力集聚水平,CPEi为i 地区的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理论上,CDpe值越大,表明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越不一致; 反之,则表明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越协调。(4)式素质经济偏离度指数CDqe也如此(略)。

(二)数据来源及评价。

本文采用广东省第四、五、六人口普查数据及有关年度《广东统计年鉴》数据,对广东劳动适龄人口、文化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和偏离度进行研究。本文采取的人口数据为常住人口数据,以真实地反映区域人口分布与经济的协调状况。本文以劳动适龄人口(按国际标准使用15—64岁年龄人口)作为衡量劳动力的变量。1990、2000和2010年广东各地市CPE、CQE及各区域CDpe、CDqe计算结果见表2。

(三)结果说明。

从人口经济一致性系数(CPE)来看,劳动力分布与经济发展相对一致的地市1990年有6个(占28.6%),2000年有7个(占33.3%),2010年有2个(占9.5%)。而在不一致的地市中,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地市1990年有9个(占42.9%),2000年有11个(占52.4%),2010年有15个(占71.4%),大多位于东西两翼及山区;劳动力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的地市1990年有6个(占28.6%),2000年有3个(14.3%),2010年有4个(19%),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市。上述三种类型比例1990年约为3∶4∶3,2000年约为3∶5∶2,2010年约为1∶7∶2,其中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地市有扩大趋势。1990年CPE≥2的地市有汕头(2.674)、河源(2.429)、揭阳(2.071)、肇庆(2.027)、梅州(2.074)、汕尾(2.000),CPE≤0.5的地市有深圳(0.284)、珠海(0.385)、广州(0.498),反映东西两翼、山区等部分地市经济发展相对人口分布滞后,而在深圳、珠海、广州等经济基础好、发展迅速的地市,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2000年CPE≥2的地市有东莞(2.156)、河源(2.875)、梅州(2.375)、清远(2.286),没有CPE≤0.5的地市。东莞、中山、佛山等发展速度快的地市吸引大量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涌入而导致人口分布与经济结构发生改变,中山、佛山由1990年经济集聚高于人口集聚变为二者一致,而东莞则步入人口集聚高于经济集聚的行列,从中体现出因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人口急剧增加。2010年CPE≥2的地市有汕头(2.042)、汕尾(2.889)、湛江(2.179)、潮州(2.273)、揭阳(2.600)、河源(2.500)、梅州(3.167)、云浮(2.625),集中在东西两翼和山区(以梅州为著),没有CPE≤0.5的地市。汕头人口集聚由1990年低于经济集聚到2000年相一致,2010年重新回到低于经济集聚行列,其经济发展轨迹由此可见一斑。

表2.1990、2000及2010年广东各地市CPE、CQE及CDpe、CDqe值

年度区域地市劳动力聚集水平(p)文化素质水平(q)经济聚集水平(g)CPECQECDpeCDqe2010珠三角广州0.1330.1490.2160.6160.699深圳0.1110.1290.1930.5750.658珠海0.0160.0170.0240.6670.750惠州0.0450.0430.0351.2861.257东莞0.0790.0940.0860.9190.953中山0.0340.0330.0370.9190.919江门0.0440.0440.0321.3751.344佛山0.0760.0770.1140.6670.684肇庆0.0350.0320.0221.5911.4550.2700.229东西两翼汕头0.0490.0420.0242.0421.833汕尾0.0260.020.0092.8892.444阳江0.0220.0210.0131.6921.615湛江0.0610.0550.0282.1792.036茂名0.0480.0410.031.6001.467潮州0.0250.0220.0112.2732.091揭阳0.0520.0430.022.6002.3000.6570.496山区韶关0.0260.0250.0141.8571.786河源0.0250.0240.012.5002.400梅州0.0380.0370.0123.1673.000清远0.0340.0310.0221.5451.364云浮0.0210.0190.0082.6252.3750.5650.501 数据来源:根据第四、五、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广东各地市数据及《广东统计年鉴》等计算。

从素质经济一致性系数(CQE)来看,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之于经济发展无论在数字或所处类别上都表现出与劳动力人口分布之于经济发展相似之处。1990年素质水平高于经济集聚的地市有9个,二者相一致的有6个、低于经济集聚的地市有6个。而CQE高于CPE的地市有6个,CQE低于CPE的地市有11个,相等的有4个。较为突出的是,如汕尾劳动力素质水平之于经济集聚较人口集聚之于经济集聚低,而梅州虽然人口集聚远高于经济集聚但其人口素质显得略高。2000年在素质水平与经济集聚方面,除深圳外其他地市情况与人口分布之于经济集聚类似,深圳人口集聚低于经济集聚,而素质水平则与经济集聚相对一致,体现出人口素质较数量与经济发展更匹配些,人口素质更高。而CQE高于CPE的地市有5个,仍主要为发展较快地市;相等的有1个(中山);CQE低于CPE的地市有15个,数量有扩大趋势,体现出劳动力人口数量与素质的不协调关系。2010年素质水平之于经济集聚与人口集聚之于经济集聚一致,CQE高于、相等及低于CPE的地市与2000年情况相同。

从CDpe、CDqe数字看,1990年二者对应数值相近,珠三角地区人口、素质与经济偏离度最低(<0.4),东西两翼较高(>0.6),山区略高(≈0.4);2000年珠三角地区人口、素质与经济偏离度有增加(>0.4),而东西两翼则大幅下降处于低位(0.15~0.24),山区则轻微升高(>0.4),体现出东西两翼各地市发展差异在缩小,而珠三角、山区则维持略有扩大。2010年珠三角地区人口、素质与经济偏离度降低(<0.3),而东西两翼则大幅上升(0.5~0.7)处于高位,山区则轻微升高(0.5~0.6),体现出东西两翼及山区各地市发展差异在扩大,而珠三角则差距在缩小。其中,珠三角地区1990年CDpe(0.377)> CDqe(0.355),2000年CDpe(0.409)< CDqe(0.454),2010年CDpe(0.270)> CDqe(0.229),体现了人口经济偏离度与素质经济偏离度比较变化,从人口、素质与经济偏差相约,到人口增加、素质下降与经济偏差不协调,再到人口减少,素质提升与经济偏差缩小的变化情况,集中反映出近20年来流入珠三角地区外来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东西两翼地区1990年CDpe(0.678)> CDqe(0.623),2000年CDpe(0.240)> CDqe(0.155),2010年CDpe(0.657)> CDqe(0.496),尽管均为人口经济偏离度大于素质经济偏离度但变化量却迥异,1990、2000年人口、素质与经济偏离度相约,到2010年则人口经济偏离度则远大于素质经济偏离度。山区地区1990年CDpe(0.400)>CDqe(0.376),人口2000年CDpe(0.476)> CDqe(0.386),2010年CDpe(0.565)> CDqe(0.501),与东西两翼地区一样均为人口经济偏离度大于素质经济偏离度,二者变化量相去不远,但都持续增加。

1990~2010年劳动力人口地理分布、文化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情况有如下特点:(1)各地市CPE与CQE大多数值相约、类别相近,体现出人口及其素质与经济的相对一致性。(2)劳动力人口分布、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对一致、高于及低于经济集聚三类情况比例为从1990年3∶4∶3,到2000年3∶5∶2,再到2010年1∶7∶2。三者相一致情况偏少,而不一致情况有扩大趋势。由经济发展带来人口及其素质分布变化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呈现深刻的分异格局。(3)从CDpe、CDqe看区域内部劳动力人口集聚、素质水平与经济发展偏离情况,珠三角地区先升后降,东西两翼则先降后升,而山区则持续升高,从中体现出人口流动带来区域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三、人居环境对劳动力分布的影响

人口合理分布是政府追求的人口目标之一,也是当前人口发展区划中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人居环境适宜性则是人口发展与产业布局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可见人居环境之重要。除了经济发展因素对劳动力分布影响外,人居环境对劳动力分布又有着怎样的影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提高和交通网络覆盖面扩大、便利性增加的同时,人们对其工作生活地区的环境给予更多的重视,本文将进一步以人居环境为指标进行分析。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划分为人口限制区、人口疏散(收缩)区、人口稳定区、人口集聚区等4类。本文根据《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原则》第7条,就影响人居环境适宜性的主要因素(地形地貌特征、水热气候条件和水文状况,以及综合反映区域自然条件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特征),建立起基于GIS的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

HEI=αi×NRDLS+βi×NTHI+χi×NWRI+δi×NLCI

(5)

其中,HEI①为人居环境指数,NRDLS为标准化地形起伏度,NTHI为标准化温湿指数,NWRI为标准化水文指数,NLCI为标准化地被指数,α、β、χ、δ分别为地形起伏度、温湿指数、水文指数和地被指数对应的权重。

我们在地形起伏度、气候适宜度、水文指数与地被指数等单因素评价的基础上,对人居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考虑到广东的实际情况对HEI进行适当修正,在HEI基础上增加2个系数,分别为生态敏感性系数(s)和生态脆弱性系数(f)。修正后的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为:

HEI*=(1-s) ×(1-f) ×HEI

(6)

其中,s为生态敏感性系数,以自然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表示;f为生态脆弱性系数,以水土流失和干旱石灰岩区域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比重表示。

经对地貌特征、水热气候条件和水文状况等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市大多处于低丘陵和平原两类区域,无论人口密度还是经济密度均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目前我省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而河源、韶关等多处于高丘陵地区虽然人口密度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经济密度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高丘陵地区不利于人口集聚和经济发展。(2)广东气候相对舒适的地区位于北部,而南部沿海平原地区大部分时间闷热。(3)广东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各地水文条件差异大。珠三角西南、东南、北部相对较好,珠三角核心地区一般,云浮、韶关、梅州等大部分辖区水文条件较差。(4)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地被指数较高,而珠三角特别是佛山等市相对较低。计算2010年广东省各地市HEI及HEI*并根据指数高低分类(见表3)。(5)以2010年广东区域劳动力文化素质与人居环境适宜性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尽管Pearson相关系数0.292,双侧sig.=0.200,其二者直接线性相关不强。但是,通过定性、定类比较,可以看到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地市基本处于一般适宜地区(肇庆、茂名除外),而山区各地市则全部处于临界适宜地区。前者有着良好的地理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占据着区位、交通优势,因而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迁入,而后者在地理上处于劣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多为劳动力人口迁出地。这里只能说明人口分布特别是较高素质人口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然而人口偏移的机理较为复杂,单靠人居自然适宜性仍难以解释。[19]而经济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变化则往往对人口素质需求、数量分布等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影响着与二者的协调度(偏差度)。

表3.2010年广东省各地市HEI及HEI*数据

四、讨论及建议

人口素质、分布密度与人居环境指数相关,人口密度往往随人居环境指数的降低而降低。珠三角、东西两翼地市多处于一般适宜地区(肇庆、茂名除外),而山区各地市则全部处于临界适宜地区。人居环境差异奠定了广东人口分布疏密的基本格局,而区位交通、城市化、产业发展等经济社会因素又趋于改变这种格局并影响着人口迁移,乃至最终动态分布。人口素质、数量分布与经济发展三者在动态调整,在亦步亦趋中协调,人口流动带来区域文化素质和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而由经济发展带来人口、素质分布变化在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呈现深刻的分异格局。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的动力是人口流动和资本流动,人口流动体现在大量外来劳动力人口入粤,而资本流动主要体现为产业转移。当前广东人口发展区域不均衡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全省常住人口集聚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格局没有发生改变,并存在人口分布不够合理、文化程度整体较低与未来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人口迁移是趋利性动机的结果,省内欠发达地市人口及外省人口必然要涌入珠三角地区。根据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计算,2010年广州、深圳、中山、佛山劳动适龄人口密度分别较2000年增长37.82%、36.58%、40.78%、40.71%,从而使珠三角地区成为广东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人口过度涌入也造成城市承载力濒临极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教育资源匮乏、人口拥挤等问题。

新常态下的广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必须向纵深推进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发展战略。从广东目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来看,可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人口合理分布,实现区域功能定位与人口分布相协调。东西两翼和山区大部分地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也较大,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和投资,建议通过破除要素流动壁垒的方式来协助区域的均衡发展,促使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而对于河源、清远、云浮等地市中部分不适宜人居地区或者处于临界的地区特别是韶关、清远等地市的高山地带则以维护生态安全为主,宜采取通过鼓励劳动力就近转移以及跨区域生态移民等方式解决,降低人口密度,避免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对人口集聚区和人口稳定区(如珠三角地带)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策略,在兼顾环境保护的情况下提升人口承载能力,特别是吸收省内外素质较高劳动力,使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和素质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建议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通过产业差异化发展和错位发展建设合理的竞合关系。人口和经济在整个区域的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极化效应显著增强。发挥广州和深圳两个副省级城市作为增长极的核心地位,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等方面带动周边或边远地区发展。[20]通过建设多个区域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分散城市中心区的功能,形成多层次的区域都市体系。同时,扩大三大区域中心城市的规模,解决功能缺位的问题,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和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珠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拓展与粤东地区合作空间,辐射粤西北地区以点带面地进行合作。

注释:

① 《国家人口发展功能区工作技术原则》根据HEI高低将不同地区划分为5种类型区:(1)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受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等自然因子高度限制,HEI≤20,不适宜人类常年生活和居住;(2)临界适宜地区——受地形、气候、水文和地被等自然因子中度限制,20

参考文献:

[1] 张善余. 近年上海市人口分布态势的巨大变化 [J]. 人口研究,1999,(5).

[2] 王桂新,魏星. 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变动与城市空间重构 [J].人口研究,2006,(5).

[3] 李若建. 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分析 [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赵文琛. 广东省外来劳动力空间分布研究 [J]. 中国人口科学,2001,(5).

[5] 原华荣.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研究 [J]. 地理研究,1993,(1).

[6] 孟向京.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评价 [J].人口研究,2008,(3).

[7] 封志明,刘晓娜. 中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 [J]. 人口与经济,2013,(2).

[8] 刘睿文,封志明,游珍. 中国人口集疏格局与形成机制研究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3).

[9] 廉晓梅. 我国人口重心、就业重心与经济重心空间演变轨迹分析 [J]. 人口学刊,2007,(3).

[10]刘洁,王宇成,苏杨. 中国人口分布合理性研究——基于发展方式角度 [J]. 人口研究,2011,(1).

[11]秦贤宏, 段学军, 李慧等.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其影响 [J]. 经济地理,2008,(5).

[12]程前昌,毛蒋兴. 中国人口文化素质指数及其空间分异 [J]. 人文地理,2009,(3).

[13]许燕,屈云龙. 人口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江苏省为例 [J].人口与发展,2011,(1).

[14]屈云龙,黄健元. 基于模糊ISODATA方法的人口素质状况聚类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西北人口,2010,(1).[15]陈仲常, 马红旗. 人力资本的离散度、追赶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人力资本分布结构的异质性 [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6).

[16]Alperovich, G.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Concentration [J].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1992,(1).

[17]张晶祥. 中国在业人口区域分布研究 [D].杭州: 浙江大学, 2010.

[18]周仲高. 浙江省区域教育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变迁及关联模式(1964~2000) [J]. 浙江社会科学,2006,(7).

[19]张东海,任志远,刘焱序等. 基于人居自然适宜性的黄土高原地区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分析 [J]. 经济地理,2012,(11). [20]林先扬. 转型期粤北山区县域经济扩容提质策略探究 [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2,(6).

责任编辑:明加

收稿日期:2015—11—19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区域高等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编号:BIA130090)。

作者简介:蓝满榆(1977—),男,广东郁南人,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华南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教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匡耀求(1963—),男,湖南双峰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王德辉(1977—),男,吉林榆树人,赣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4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533(2016)02—0085—08

DOI:10.13975/j.cnki.gdxz.2016.02.014

猜你喜欢
人居环境一致性
关注减污降碳协同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注重教、学、评一致性 提高一轮复习效率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
IOl-master 700和Pentacam测量Kappa角一致性分析
ONVIF的全新主张:一致性及最访问控制的Profile A
基于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的人居环境优化探析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浅谈园林艺术
基于事件触发的多智能体输入饱和一致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