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琳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针对小学生班级管理问题展开了讨论,期望提高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 班级管理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注重应试教育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小学教师只注重应试教育,把分数视为班级管理的标准。
2.教师专业知识不足
通常小学班级最少有35人,学生人数过多,教师自身又肩负着教学任务,无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性格调查,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导致管理方法没有实效。由于教师仅具备传统的教育理念,无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以至于无法保证小学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3.规章制度不合理
教师通常的管理方式是制订班规,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制订的制度是否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仅依靠贴在学习墙上的制度条文来约束学生,强制要求学生被动地遵守班级管理制度,那么就无法有效管理班级,从而造成班级管理效率低下。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1.“以人为本”思想建立良好班风
(1)规章制度合理化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好说、好动、好奇心重,没有强烈的是非对错观念,所以教师要确立合理、有奖有罚的规章制度,才能起到约束和管理作用。
(2)教师的表率作用
教师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都应遵守班级管理制度。教师只有先遵守班规,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基于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言传身教地引导学生,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3)集体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集体意识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小学教师要经常宣扬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的集体概念,强调班级是一个集体,每位学生都是彼此的朋友,鼓励学生真诚待人。只有集体氛围融洽,学生间互帮互助,学生才能具备主人翁及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意识。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班风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必须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及风气,帮助学生养成爱学习、懂礼貌的良好品质。
2.“以人为本”思想组建班级管理小队
作为小学教师,自身精力毕竟有限,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所以教师可以培养班干部,组建班级管理小队,把管理权力分散。同时,教师要把选拔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争当班干部,在竞争中培养学生对班级管理的责任心及荣誉感。
对于选拔出的班干部,教师要一视同仁,充分信任,通过把权力分散给班干部,达到管理整个班级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并培养班干部的管理和组织才能,适度放权给班干部,帮助他们建立威信,以便更好地协助教师管理班级。
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沟通的艺术
1.教师与学生沟通
优秀的班主任应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不对任何学生有所偏袒,做到只对事不对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性格特质,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情绪,保护每位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只有多帮助、理解、宽容、鼓励学生,才能使学生尊敬、亲近教师,愿意配合教师的管理工作。
2.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要定期组织召开班会和家长会,让家长定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为家长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同时,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家长合理的建议,帮助学生心灵的成长,实现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管理的目标。
3.教师与教师的沟通
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共同参与班级课堂管理,互相沟通了解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
四、结语
小学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施以爱的教育,切记严厉批评,还要尊重每位学生的性格特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处理好班级管理与学校教学的关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佟瑛.以人为本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研究,2013,(9).
[2]李纪秋.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J].河南教育,2014,(9).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东庄镇韩庄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