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思想再思考
—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

2016-07-14 08:30:12曾宪刚袁福送曾成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教育美学

曾宪刚 袁福送 曾成



学校体育思想再思考
—以湖北美术学院为例

曾宪刚袁福送曾成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文史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近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学校体育思想成为主流,特色学校体育建设促进了多元化思想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趋势的大背景下,分析湖北美术学院学校体育教学理论内涵与实践,得出关于湖北美术学院学校体育思想的几点思考:构建“1+3+2”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立体化、校本资源最优化、提升教师素质“深度+宽度”、通识与专业教育结合、体育社团专业化。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思想;美学;体育教育

学校体育思想反映特定时期人们对学校体育价值的认识,它往往是我们学校体育实践工作的理论基础[1]。学校体育思想不仅是学校体育的灵魂,同时也是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我国近代,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大致可将学校体育思想发展分两个部分:一是改革开放前,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经历了军国民学校体育思想,新民主主义体育思想,照搬苏联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苏联体育模式本土化,学校体育思想严重扭曲等阶段;二是改革开放后,增强体质、健康第一,以及新世纪学校体育思想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等思想共同构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校体育思想。当然,也有把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细化为九个阶段的:军国民学校体育(1900年—1918年)、“自然主义”学校体育(1919年—1936年)、体育为战争服务(1937年—1948年)、体育为社会服务(1949年—1956年)、体育为社会与体质服务(1957年—1965年)、体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1966年—1977年)、增强体质服务(1977年—1992年)、健康第一(1993年—2000年)、以学生为本(2001年—)[2]。观察的视角不同,对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的分法就不同,高等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名词。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一定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在社会发展中,它的形势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职能也在不断丰富。因此,在当前国家提倡文化大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尊重大学之道,适应时代需求,是我们高等教育前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湖北美术学院的学校体育同样也会受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思想必然也会渗透到体育的目的当中去,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思想必然成为学校体育思想的主流意识。

湖北美术学院是我国华中地区唯一一所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的高等类美术学府,是教育部32所独立招生的艺术院校之一,也是八大美院之一。“崇德、笃学、敏行、致美”的校训,“兼收并蓄”的学术精神和“兼容互动”的教学理念,为湖北美术学院近百年的高等美术教育历史寻觅到了最为合适的载体。多学科门类与多学历层次在多元的文化艺术中得到解放。学校美术专业教育不仅在造型方法,在构图形式以及审美意趣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共生的文化艺术状态丰富了学校专业教学的表现空间。在这充满浓密的文化艺术氛围中,作为通识课程的体育思想观念融入其中,更好的为高等美术教育人才服务,学校体育中美育思想便油然而生。从美学视野思考学校体育是现阶段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同时也较好地诠释了湖北美术学院“艺美育廉”的教学理念。

一、构建“1+2+3”体育课程模式

随着我国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体育的全面推进,体育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已成为当今学校体育的普遍趋势。随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出台,拉开了又一轮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帷幕。《纲要》指出高校体育教学将学生个性发展放在重要位置,给学生自由参加体育锻炼、自主选修体育项目和体育教师的机会,《纲要》还要求课上课下的衔接,课上教学内容与课下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积极走出去与社会多接触,要把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课外体育锻炼、户外活动、高水平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合理优化校本课程资源,形成校内校外、课上课下无缝对接的课程模式。因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努力倡导交互式、探究式教学,对体育课程的多维度发展,以及课程模式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湖北美术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摸索,探索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1+2+3”体育课程模式:1.学期的体育基础教学;2.学期体育选项课;3.学期的体育专项课。其宗旨是通过强迫式教学与兴趣结合的教学模式解决兴趣的迎合与培养的问题;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教育亦如此,通过一学期体育基础课的强迫教育培养学生对某一项或者几项体育兴趣,再通过3学期的体育专项教学使学生的兴趣爱好真正转变成体育习惯,最后2学期的选项课便是为了迎合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夯实基础。因而学校体育中到底是迎合学生兴趣还是培养兴趣的问题迎刃而解。

二、体育课程教学创新——立体化教学

创新是教育改革永恒的话题,也是教育的终极指向,但是创新并不是一个时髦的口号。它应该是高于高等教育实践并令人信服的教育表达形态。湖北美术学院公共体育课程作为以基础学习为主的大学本科教育,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一种正确的观念上来认识并强调理解“创新”的完整概念。

立体化研究型教学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的新型教学模式,即我们说的终身受益的创新教育模式,想要做好立体化教学,就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起来。近年来,慕课由国外引进到了国内,2013年被称之为慕课本土化年,国内各大高校针对慕课建设了诸多专业教学平台,一时间慕课成为中国教育最热门的课程教学。公共体育课程是否也能很好地融合到这次由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的教育改革大潮是我们公共体育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要做到的是管理目标立体化。针对不同性别、年级、体育项目等要有不同的管理目标,管理要做到全方位的考究;其次做到学生素质的立体化教育。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构成的全方位学生发展素质纳入到体育教育的核心,在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体育审美欣赏能力等等方面的培养,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价值观;最后就是建立立体化的教材。立体化教材应该包括纸版教材、线上教材和多媒体教案三种不同形式的教材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面对教育信息技术高速的发展的今天,互联网+等对传统教育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对公共体育的教育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引来了最佳发展时机。我院与北京文化在线公司合作,自主编写了《大学体育》线上教材,并利用他们的线上学习平台,在2015级美术学系开始了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尝试。

三、优化校本资源

优化校本资源就是优化学校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是实现体育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多种客观条件的综合,它是按照体育教学活动中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组织起来的体育教学环境主要包括物理环境(时空条件体育设施等)和心理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两个面。作为后勤保障的场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原有资源为保证,以专业化体育教学需求及学生体育锻炼需要为目标,逐步向场馆设施、器材配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转变。在此基础上,体育中心向周边市民、行政单位开放,承接部分职业赛事和全民健身活动,不仅服务社会,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感,也让学生有机会免费观看精彩职业体育比赛,感受体育文化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四、提升教师的深度与宽度思想

学校体育思想的改革必然对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理念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学校应该秉承“走出去,引进来”的培养原则,实施分专业管理,结合教师的专业以及个人的教学爱好,努力使自己从单纯的技能教学型向多元化教学型发展。走出去应该做到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国内体育教学学术会议与培训进修活动,有计划分批次、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以及教学比赛。引进来要注重实施切实有效的改革激励机制,将学习到的先进经验带到学校的教学、科研、竞训当中去,针对改革成绩的好坏设立不同性质、不同等级的激励性制度和措施,这将有效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为湖北美术学院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动因。

五、体育课程与艺术专业课程密切结合

体育课程是培养目标在学校体育的具体化。课程是将宏观的教育理论落实到微观的体育教学实践当中的一座桥梁, 先进的教学思想、明确的教学目标、详细的教学计划等等最终都必须借助课程这座桥梁才能完成。外国文献资料显示国外高等教育课程改革趋势主要有加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没有人文教育的专业教育是不完整的,是会迷失方向的,没有专业教育的人文教育也是空洞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成为博学多才和拥有一技之长的人。

湖北美术学院作为美术专业院校,其艺术专业的大背景是非常特殊的。整个学院都笼罩在艺术的氛围中。体育是非常好的通识教育的素材,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等。而且体育包含有诸多美学因子,体育美所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艺术创作的良好题材,故而体育与美育结合相对其他学科便有了很好的契机。我们在以往的课程(体育舞蹈、武术、艺术体操)等体育课程中,蕴含有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在这些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和物质材料,运用各种绘画手段、绘画语言直观地塑造出所要表达的视觉形象,根据不同专业: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设计类以素描、速写为主,然后将学生描绘的各种体育动作作品,分别用绳索串联挂在体育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氛围,更多地体现出融合和结合。学生通过专业的绘画过程,既了解要学习体育动作技能的重难点,又熟练了所学专业,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从感知到实践,效果奇佳,深受学生欢迎。在艺术院校美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校体育当中美育功能在这个环境当中会被无限扩展,在美术院校肥沃的艺术土壤里,体育的美育一定会茁壮成长。因而,湖北美术学院的学校体育除了体育基本属性的通识教育还应该增强附属美育功能,也就是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经过一些年的课堂实践尝试,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体育课程结合艺术专业特点产出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艺术作品,每学年末都会在体育馆进行体育课程作业展,如图1所示,学生在学习体育舞蹈华尔兹课程之后,学期末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学习华尔兹的感受,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艺术也可以走出画室,放下画笔踏着优雅的舞步舞出出彩的青春。图2两位舞者的着装通过黑白两色搭配,黑中有白,白中又有黑二人身体融为一体,展现了默契的配合程度;从图3可以看出主角的背景是世界各地的标志性建筑物,代表着全世界,女孩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啦啦操的特点,体现啦啦操的国际化影响力。另外,学生课外活动还经常举办一些体育行为的艺术活动,如彩虹跑(图4),同学们出彩的瞬间,用色彩记录凝固了运动。

图1 

图2 

图3 

图4 

六、体育社团专业化的思想

学生的课余时间应该是体育课的一个延续,课外活动是学生增强体质的关键,是学校体育开展的基础。运动技能单靠课堂的90分钟是很难完成,学生的体质也不是在体育课堂上就能提升的。故而将课外活动中最活跃的体育社团必须纳入到体育课程的范畴内来,打通课内与课外学习的界线,进一步解放思想,全方位的放开学校体育、社团组织,放手让学生自我管理,运用到体育中。线上平台对课外活动实施监控,把鼓励学生业余爱好和专长培养的“创新学分”列入课程体系,由任课老师根据学生在线上表现给出一定的比例分数,记录到体育成绩中去,并由课部、教务、学工制定完整的实施和监控方案,以促进学生全面的身体素质能力。同时让体育教师下到体育社团指导开展活动,让学生能得到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具体方案如下:1.由校团委牵头组织、组建学生体育社团或协会,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单项群体活动与竞赛;2.分专业指派体育教师指导社团开展各类小型的体育社团竞赛活动;3.由体育教研室总体牵头协调各系部和体育社的学生部负责,以系部为单位定期开展全校性的大型体育竞赛活动,比如校篮球赛、田径运动会等;4.从社团中挑选优秀学生代表组成校队,由专项课教师组织辅导校队进行更高水平训练,制定年度、月度、周训练计划,并根据全国高校体育协会体育赛事的安排参加相关的省级及全国赛事,以提高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联络,以点带面提升体育教育工作的效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七、结语

综上所述,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经验,同时强调和协调专业院校与公共文化课的关系,使专业院校的公共文化课教学方法更具建设性。然而这种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不仅仅是需要一些设想和建议,更需要用责任心和爱国、爱校感,从思想观念上去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也有一个思想,我们交换一下,就都有了两个思想。”因此,广泛地进行思维创新,是促进教育创新,拓展教育视野最好的办法。

曾宪刚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主任

曾福送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讲师

曾 成 湖北美术学院公共课部教师

参考文献:

[1] 黄爱峰. 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95

[2] 范巍. 中国20世纪以来学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研究[J]. 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卢元镇. 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

[4] 唐炎. 社会学视角下体育课堂文化探究[J]. 体育学刊,2009,(6):54-59.

[5] 蔡睿. 中日国民体质联合调查报告[J]. 体育科学,2008,(3):3-13.

[6] 吴本连.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0):62-64.

[7] 何劲鹏.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生命化研究范式[J]. 体育学刊,2008,(3):58-60.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0(2016)02-0068-04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美术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理念与实践问题研究》(2014358)。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体育教育美学
仝仺美学馆
杭州(2023年3期)2023-04-03 07:22:36
盘中的意式美学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8
纯白美学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02:01:37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10:22:27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2:03:44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3:10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0:21:46
中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若干思考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3:13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42:30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6:22